田间 发表于 2023-4-24 11:23:59

十七田间——王保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以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司马相如《长门赋》
2、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司马相如《长门赋》
3、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风习习以轻柔,叶婆娑而悠扬。闻鸟啼觉其附近,眺云飞知其远方。
2、泉水曲折而淙淙,烟云缭绕以淡淡。欣来者心情舒畅,流连忘返,乃憩卧于山石之上。仰则观雄鹰翱翔,俯则察碧野连绵,悠悠若仙者也。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司马相如《上林赋》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我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3、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嵷 崔巍,——司马相如《上林赋》
4、尔乃桀黠构扇,冯陵畿甸。——庾信《哀江南赋》
5、若乃阴陵失路,钓台斜趣。——庾信《哀江南赋》

沐风 发表于 2023-4-24 20:28:54


唐韵书院第四期赋班
第四讲作业
02冰雪一 丁素梅
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出自屈原的《离骚》;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出自屈原的《鱼父》
(3) 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是出自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高唐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芒种之时节,辍耕之垄上;
(2)其:人生想有所作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于:现交通之便捷,不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以:期颐吾老父亲永远健康长寿,因以九十有二也;
(5)而:春来始发,春笋竹节而为之高长之势不可挡也;
(6)则:闲暇时然则邀友品茶,雅聚于此;
(7)乃:我的人生,此乃多受教于吾之家风;
(8)者:人当学会知足,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4、(1)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出自《古文观止》狱中上梁王书,邹阳 〔两汉〕;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出自苏轼《前赤壁赋》;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微风兰谷 发表于 2023-4-25 09:34:56

微风兰谷 发表于 2023-4-23 20:25
27-飞雪(魏凤兰)四讲作业

1、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多谢老师精心点评!不足之处修改如下:
(6)则:客来则置酒,人去即吟诗。
(7)乃:万物枯荣乃天意,花开花谢度春秋。
(8)者:来者都是客,去者祝平安。

澄水碧云 发表于 2023-4-25 15:42:50

澄水碧云 发表于 2023-4-23 21:23
作业练习:

09赵迎华作业


感谢老师指导。辛苦!

东华帝君 发表于 2023-4-25 19:03:36

澄水碧云 发表于 2023-4-25 15:42
感谢老师指导。辛苦!

加油,

微风兰谷 发表于 2023-4-25 20:43:43

微风兰谷 发表于 2023-4-25 09:34
多谢老师精心点评!不足之处修改如下:
(6)则:客来则置酒,人去即吟诗。
(7)乃:万物枯荣乃天意, ...

则:水则琤瑽作响,泉则铿锵成章。
乃:乃知存志太虚,安心玄妙。
者:临回风而细语,知其乐乎;倾美酒以长歌,解其忧者。
妙~多谢多谢!:handshake:handshake敬香茶~

江南一夜翁 发表于 2023-4-26 09:57:11

唐韵书院第四期赋班
第四讲作业
06江南一夜翁-余志国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秋霖赋》“问长沮与桀溺,逢汉阴与楚狂。”“泣故国之长楸,见元云之四起。”
(2)《奉和圣制喜雨赋》(唐·徐安贞)“拂瑶席兮列神座,藉白茅兮推圣心。”“听金石之克谐,知神人之合忭。”“效灵夔之鼓舞,联振鹭而飞翻。”
(3)《惜馀春赋》(唐·李白)“披卫情於淇水,结楚梦於阳云。”“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於东海。”“恨不得挂长绳於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1)之。汇聚渝水之俊,集呈云州之雄。
(2)其。当是时也,修其发而矍铄,抻其衣而笔挺。
(3)于。隆山成险,肇于亿年;建寨筑城,始于南宋。
(4)以。庭后落花以怀春,门前瘴雾则蔽日。
(5)而。凭借险关则贼寇胆寒,拱卫巴蜀而战绩卓著。
(6)则。路不通则货阻,人失信则友散。
(7)乃。国乃严其纲纪,强其武力,富其国民,振其精神。
(8)者。盘石城者,云阳古军寨也。
2、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春思赋(并序)》(唐·王勃)“若夫年临九域,韶光四极。”“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怀书去洛,抱剑辞秦。”
(2)《秋宵读书赋》(唐·王延龄)“若乃大夫西都之佳赏,公子南皮之胜瞩。”
(3)《霜降赋》(唐·崔损)“原夫日次於氏,月穷於戌。”“若乃林有击隼,野有祭豺。”

花儿朵朵 发表于 2023-4-26 23:36:05

03~朵朵作业
1.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风赋》宋玉

披罗衣之璀璨兮 ,珥瑶碧之华琚《洛神赋》曹植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前赤壁赋》苏轼
2.之:字习的多,书也读的多,有所之也。
其:其中滋味,唯余懂尔……
于:于深山中灼灼其华,而有农人识得,遂取之。
以:可怜离家几年子,于此一至情何止,以书托寄,胜于千金。
而:飞花流水,而不知春去也。
则:以心为镜,则知何为君子也。
乃:人间草木有本心,乃万物之源也。
者:观奇石成趣,山水称奇,乃造物者之智慧也。
3.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破窑赋》宋代,吕蒙正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苏轼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唐 杜牧

月荷 发表于 2023-4-27 17:42:35

本帖最后由 月荷 于 2023-4-29 13:33 编辑

21月荷--何平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视莲潭之变彩,睨松院之生凉(王勃,七夕賦)
拂花筵而惨恻,披叶序而徜徉《王勃,七夕賦》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璃螭。屈原,离骚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久闻龙藏寺法弘渊远,于癸卯仲春欣然前往。首见大悲阁内千手观音宝相庄严肃静,乃使人敬仰之。
过阁入院,飞檐角兽则掩映于古桃老槐之间。
旧址残堂中其烟香缭绕。
苍松翠柏间乃岁月剥蚀之隋碑矗立
往前有游廊连池间以竹离牡丹。
矮墙下百年紫藤缠绕于镂空架上,
枯桩石榴下其顽固之力重现新芽。
而残雕石柱间野草蔓藤于其间蜿蜒盘旋。
七步成诗者,建安曹植是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屈原《九章》
易·系辞下》: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好好" 发表于 2023-4-28 00:24:20

本帖最后由 好好" 于 2023-4-28 00:27 编辑

作业练习
07好好-王华登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饰华离以矜然,假倔强而攘臂。(左思《魏都赋》)
   ③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张衡《归田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谏不礼郑伯书
      臣闻陛下以先太子故,不礼郑伯,欲罢其职,窃以为不可。
      昔者,武王灭商,周公制礼乐,诸侯和睦,天下乃大治。幽王荒废朝政,专宠褒姒,为博一笑,竟滥用烽火,视诸候如戏子玩物。而后如是者再三,诸侯遂多不朝。于是,西戎始强,东侵镐京,以至关中动乱,王室衰矣。
       是时也,平王应诸侯之请,即天子位,迁都洛邑。然则天子已失宗周之师,力不能自保,诸侯乃聚兵护王驾至成周。论保驾之功,莫胜于郑伯掘突者。今之郑伯寤生,掘突之子也,苟有小过,荫功可免。先太子病于郑,而薨于归途,实非郑伯之过,乃因平王驾崩,先太子悲恸所致。
      夫天下诸侯,大抵武王所建。惟郑,宣王所立。故论宗室亲疏,莫胜于郑者。今远郑伯,久之,郑伯不朝,宗室不朝,天下亦不朝也。如此,则王室威严何在,陛下威仪所在?
      陛下诚能听臣下之言,善遇郑伯,复其卿士职,则郑伯必感怀陛下,岂有异心哉?郑伯亲,则宗室亲,宗室亲,则天下莫不亲也。
      陛下诚能善礼天下,收诸侯万民之心,而后内修政事,劝课农桑,屯粮蓄草,外备甲兵,操练士卒,一旦时成,可传诏关内,驱逐西戎,还都宗周,此王室之幸也。
      不礼郑伯,固可泄天子之愤,天下不朝,王室不可兴矣。厚遇郑伯,虽屈陛下之尊,王室可复兴也。故礼与礼,利害尽在其中矣,唯陛下察之。
      臣谨稽首再拜。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①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司马相如《上林赋》)
    ②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王褒《洞箫赋》)
    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第四讲作业帖 Ⅱ 点评老师: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