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黄滔秋色赋注译解析
秋色赋(以“雨作愁成,然知兴起”为韵)唐 黄滔白帝1承乾2,乾坤悄然3。潘岳4乃惊素发,感流年。抽彩笔,叠花笺。驱走群言5,写抑郁之怀矣;搜罗万象,赋萧条之景焉。于时凄凄漠漠6,零露7蒙作;杳杳冥冥8,劲风9吹成。或青山兮薄暮,或绿水兮新晴。昨日金舆10,天子自西郊而迎入;此时火旆11,祝融12指南极13以遄征14。于是踆乌减赫,顾兔添明。地上落红蕖之态,烟中吟玉笛之声。华岳峰高,染莲花而翠活15;湘川树老,换枫叶以霞生。愈碧吴山,偏清汉水。松柏风高兮岁寒出16,梧桐蝉急兮烟翠死17。衡阳落日,和旅雁以飞来18;剑阁中宵,逐哀猿而啸起19。遂使隋堤青恨,吴岭绿愁。庐阜之蟾开石面20,钱塘之雪入涛头21。空三楚之暮天,楼中历历22;满六朝之故地,草际悠悠。鱼美东鲈23,兽狞西虎24。送鸾扇25之藏箧,迎朱丝之织户。海上而轻笼皓月,皎洁成冰;陇头而惹着阴云,苍茫欲雨。斯则寒暑推移,衰荣可知。金生火死,菊换兰萎。岂惟自遐及迩,穷高极卑。上澄鹊汉以清浅,东莹鳌洲26而渺弥。数声之元鹤惊时,九皋摇落27;一夜之新霜扑处,百卉离披28。是时坐客闻之,侔色揣称29。咸言此日之摛藻30,更苦曩篇之秋兴。作者简介:黄滔(840~911),字文江,泉州莆田人。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他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苦学,唐咸通十三年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一年后,宦官刘季述作乱,黄滔避乱回闽。唐天复元年起,黄滔应主持闽政的王审知征聘并得到重用,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历时八年。他长期辅佐王审知治理闽地,使这一方土地成为唐季乱世间较为安定的区域。黄滔是一个练达的政治家,他的文学才干,他的诗文赋更是名冠八闽,深受时人推重。其时北方战乱,中原名士李洵、韩偓李等人纷纷来闽依附王审知,黄滔应命与文士以礼相待、和诗论文,使闽地文风大振,他还把闽人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枯近300年间写下的诗作辑录为《泉山秀句集》三十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可惜散佚于乱世。黄滔晚年离福州回莆田定居。今存于四库全书的《黄御史集》有八卷,有律赋22篇,被称为晚唐律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字词注释:1、白帝:即西方白帝少昊。 古代神话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2、承乾:本意为承纳乾露灵气精华。3、悄然:寂静貌。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4、 潘岳:即潘安(247年―300年),字安仁。5、驱走群言:驱走犹役使,驱遣奔走。《晋书孝愍帝纪论》:“盖皆弓马之士,驱走之人,非有吴先主、诸葛孔明之能也。”群言,谓各家著述。《后汉书蔡邕传》:“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6、凄凄漠漠:凄凄,寒凉貌。《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漠漠,迷蒙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7、零露: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郑玄笺:“零,落也。”8、杳杳冥冥:阴暗貌。张衡《西京赋》:“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吕延济注:“杳冥,阴暗貌。”9、劲风:强劲有力的风。10、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11、火旆:亦作火斾。红色的旌旗。唐李群玉《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12、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13、南极:南方极远之地。《吕氏春秋本味》:“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14、遄征:急行,迅速赶路。汉蔡琰《悲愤诗》:“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15、翠活:华山西峰又名莲花峰、芙蓉峰,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峰巅亦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16、岁寒:《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17、蝉急:谓蝉声紧促。唐马戴《送僧归金山寺》:“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18、旅雁:旅雁 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南朝宋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季秋边朔苦,旅雁违霜雪。”此处乃写衡山回雁峰。19、哀猿指凄清的猿啼声。亦指悲啼之猿。南朝宋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乘月听哀狖,挹露馥芳荪。”20、庐阜:庐山 。南朝梁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庐阜 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此句乃写庐山蟾蜍石。21、钱塘:即钱塘江。此句写钱塘潮。22、历历:指清楚明白,分明可数。见《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此句依稀乃化崔颢《黄鹤楼》。23、鱼美东鲈:此处为秋风鲈脍典。《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24、兽狞西虎:此句乃云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属金,色白,总称白虎。白虎主秋也。《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25、鸾扇:是指羽扇的美称。李商隐《念远》“皎皎非鸾扇,翘翘失凤簪。”冯笺注:“按:《古今注》:扇始于殷高宗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故有雉尾扇,后为羽扇。扇名甚多,鸾扇可通用矣。”26、鳌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与上句“鹊汉”皆出该赋。27、九皋:深泽。《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着也。” 郑玄笺:“皋,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28、离披: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29、侔色揣称:侔,相等;揣,估量;称,好。形容描写景物,恰到好处。谢惠连《雪赋》:“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30、摛藻: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赋意白话诠释:西方白帝承运天时,天地一片寂静萧索。潘岳惊叹白发生,感喟光阴如水逝。遂抽出词藻富丽之笔,叠精致华美笺纸。役使经典,写抑郁之怀;搜罗秋日万象,赋萧条之景色。此时寒凉迷蒙,露水降落而覆盖;天地阴暗,吹着强劲的秋风。亦有傍晚时的青山,新晴时的绿水。昨日皇帝之车驾刚将秋令自西郊迎来,这时红色的旌旗,正有祝融神向着极南之地急行。于是太阳减少显赫,月亮增添了光明。地上落下红色的芙蕖花,烟朦胧中吟唱着玉笛的声音。西岳华山的莲花高峰被渲染地翠色象活了一样,湘江的老枫树叶子红得如同红霞。吴山更碧绿了,汉水更清澈了。岁寒了松柏之高风渐出,梧桐的翠绿不再,蝉声紧促地叫着。远来的大雁并随着衡阳的落日飞来,剑阁的夜里,凄清的猿啼声啸起。于是使隋堤青翠生出恨意,吴岭的绿色生出愁绪。庐山的石头上竟然有蟾蜍的印迹,钱塘潮头如雪。在黄鹤楼中历历可见三楚暮天之空廓,秋绪在金陵的草际飘飘悠悠。可以赞美东边的秋风鲈脍之美,可以可见白虎七星的狰狞。把鸾扇送到箧里藏了起来,迎来了织朱丝的人家。海上的秋意轻笼着明亮的月色,皎洁若冰;陇头飘着阴沉的云朵,苍苍茫茫好像欲下雨。这就是寒暑得推移,其衰其荣是可以知道的。秋天来了夏天走了,菊花的茂盛替换了兰的枯萎。难道仅仅是从远到近,从高到低这样吗?上面有澄清清浅的银河,东边有晶莹而渺茫的鳌洲。黑鹤惊觉到时令的变换而鸣叫,在深深的泽潭里飘落;一夜的新霜扑打之处,百卉纷纷下落。这时的坐客见到了该赋,比较参对其文采,都说今天该赋的铺陈辞藻,比原来作的《秋兴赋》更凄苦。
用韵章法句法用典诸技法分析: 黄滔该《秋色赋》取资于潘岳《秋兴赋》,并以假托潘岳作赋为发端,亦是一篇悲秋之作。赋的主体部分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于描写秋色时移入人之感觉,是故人之情感附着于外部景物,外部景物亦有人之情感,于是秋景遂成有感情之秋景矣。 从声韵而论,该赋韵题为“雨作愁成,然知兴起”为韵,虽平仄各半,但平仄并不相间排列,作者易其次第,以平仄相间之方式呈现。其用韵字次序为:先韵“乾然年笺焉”,药韵“漠作”,庚韵“成晴征明声生”,纸韵“水死起”,尤韵“愁头悠”,麌韵“虎户雨”,支韵“移知萎卑弥披”,径韵“称兴”,共计30韵。该赋用韵精严细密,其中“于时凄凄漠漠,零露蒙作;杳杳冥冥,劲风吹成”该类似平隔句式,其第一二分句为药韵,第三四分句为青韵庚韵,最见作者用韵、谋句之匠心,可见作者“句调之新异”处,此术甚值得借鉴。“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烟翠死。”,“送鸾扇之藏箧,迎朱丝之织户。”,“咸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秋兴。”,该三长句作骈,求四声细化之法不复多论,“松柏”该骚调句子亦不以“诗三连,骈尾二”为拘,亦可见作者“句调之新异”处。 从章法而论,此赋先韵者为开头,以“白帝承乾,乾坤悄然”两句连韵散句破题领起,开宗明义点出节令为秋,浦铣于《复小斋赋话》尝盛赞该篇破题之妙,曰“能摹题神”,继而以假托潘岳作赋为手段,完成起首段落。项段为其药韵与庚韵之至“遄征”者,可以理解为“原题”,即赋开篇破题后进一步从题目作引申,乃点出秋季来临之总象也。 自“于是踆乌减赫”始,至“百卉离披”,为该赋之主体部分,是为第三段,乃对秋进行全景式的描写矣。作者具体细腻地写各地之秋、描写秋日之景物,然描写秋色之时,却看不到其于字面之上有直点“悲”字现象,皆隐其悲而不露,融其情于景中。李调元《赋话》尝赞“华岳”一骈“最为警切”,“隋堤”、“三楚”两骈“句句有色字,非悲秋之泛泛语”,“海上”、“数声”诸骈“句雕字琢,务去陈言”,洵妙论也。第四段径韵为结束段,以“坐客”之感受与评价为结,对该赋进行定位,以赋作之“苦”而衬托心中之“苦”,故题为悲秋,实为悲己之意显矣。 从句式而论,全篇“壮紧长隔漫”五种句式皆有,句式多变,整饬细腻。连用壮句两次,曰“潘岳乃惊素发,感流年。抽彩笔,叠花笺。”,用于开篇段落之假托潘岳作赋也;一次使用散句,用于开篇破题;八次用紧句,七次用长句,骈对工致间,句子形式变化多姿,所有紧句长句,其构造无一雷同。七次使用隔句,另有“凄凄漠漠”一骈类隔句类古偶句子,除末韵外其它七韵皆有隔句,以隔句为主体,浓墨重彩于此。全篇之主体部分皆严格遵循“紧长隔”句式递进,通篇整饬。全篇共有发引语七个,分别为“潘岳乃、于时、于是、遂使、斯则、岂惟、是时”,或用诸段诸层之间衔接,或用诸段内起转接、起递进之效果,若珍珠穿绳,遂使全篇连贯自然,浑然一体矣。其中以“潘岳乃”作引语使用极妙,一如其《融结为河岳赋》之“象帝以”也! 该赋从用典故而论,本赋用事不多,仅潘岳一事以假托而已,而征引古人之话语或撷取古籍中词语入文却甚多,基本句句有所出,征引成语而浑然天成,尽若己出,初看之下不见用典之迹,仔细探究才知皆有出处耳。若“空三楚之暮天,楼中历历”句,粗读之下,孰知乃活用崔颢之《黄鹤楼》耶?该赋用典,若盐入水,浑然无迹,洵大家手段也。同时亦正因此,对于作者所用之诸多典,有些往往甚难辨认清晰也。 总之,该赋值得玩味借鉴处甚多,简单说来大体有以下几点:一则用典无痕之术,二则融景于情之手段,三则“凄凄漠漠”处用韵谋句之匠心,四则句调之新异,字法之尖颖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