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班第6讲作业点评》
掬心书院、唐韵书院2025公益诗词班《词班第6讲作业点评》 词第六讲作业要求:习填一首西江月,韵部自选。要求用正格,不准用变体。评审老师们辛苦了
词第六讲点评值班表
1~6点评老师:一念
7~12点评老师:人生似梦
13~18点评老师:无常
19~24点评老师:沐承
25~30点评老师:御风
31~36点评老师:总评慕远
37~44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1~6点评老师:一念 1.西江月•九三阅兵有感学员67无名草铁甲排云长啸,旌旗映日妖娆。七旬辉映看今朝,华夏英雄含笑。将士声威惊世,战车声势云霄。和平之旅展锋毫,复兴书成荣耀。 一念老师点评:气势恢宏,主题昂扬整首词营造出一种宏大壮阔的气势。“铁甲排云长啸,旌旗映日妖娆”,开篇便以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展现出军队的威武雄壮。铁甲如云,发出激昂的长啸,旌旗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让人仿佛置身于盛大的阅兵场景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将士声威惊世,战车声势云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势,将士们的声音震天动地,战车的轰鸣声直上云霄,凸显出军队的强大实力和不可阻挡的气势。同时,词紧扣“七旬辉映看今朝”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祖国七十年来辉煌成就的赞美,以及“和平之旅展锋毫,复兴书成荣耀”所展现的对国家和平发展、实现复兴的美好愿景,主题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75分。 2.西江月•贺掬心老师芳辰学员81余永平杏苑躬耕廿载,笔端翰墨风雷。百期书卷映心扉。誉满词坛秀媚。此夕金樽共举,遥将美酒相陪。愿君福寿紧依偎,桃李丰年竞翠。 一念老师点评:整首词围绕对在杏苑(教育、文化领域)躬耕二十载之人的赞美与祝福展开。上阕“杏苑躬耕廿载,笔端翰墨风雷”直接点明人物在教育文化行业辛勤耕耘二十年,且“笔端翰墨风雷”形象地描绘出其才华横溢、作品具有强大影响力。“百期书卷映心扉。誉满词坛秀媚”进一步说明其成果丰硕,书卷能映照内心,在词坛声誉颇高,真挚地表达出对人物的钦佩。下阕“此夕金樽共举,遥将美酒相陪”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愿君福寿紧依偎,桃李丰年竞翠”则直接抒发对人物的祝福,希望其福寿双全,且培育的学生能年年丰收、各有成就,情感真挚动人。75。 3.西江月•故乡记忆学员79邹新亮晨晓烟萦村舍,清风影动檐牙。深秋稻浪涌金霞,恰似田园诗画。昔日刈蒿栽荠,当时浚沼捞虾。梦回故里夕阳斜,醒却楼林遮夏。 一念老师点评:词的上阕开篇“晨晓烟萦村舍,清风影动檐牙”,描绘出一幅清晨时分,烟雾缭绕着村舍,清风轻拂使屋檐的轮廓若隐若现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闲适的氛围。“深秋稻浪涌金霞,恰似田园诗画”进一步展现了深秋时节,金色的稻浪在霞光的映照下翻滚的壮丽景象,将乡村田园比作诗画,富有美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下阕“昔日刈蒿栽荠,当时浚沼捞虾”回忆过去在故乡的劳作与玩乐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与上阕眼前的乡村美景相呼应,同时也与结尾“梦回故里夕阳斜,醒却楼林遮夏”形成鲜明对比。“梦回故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醒却楼林遮夏”则回到现实,看到城市中林立的高楼,挡住了夏日的阳光,暗示了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巨大差异,引发读者对过去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现代生活的思考。74分。 4.西江月•夜思学员75梅影明月轻移竹影,熏风暗送荷香。蛙声阵阵破回廊。勾起心思别样。惟念故园千里,谁怜久客一方。归期未卜九回肠。徒念那时旧巷。 一念老师点评:一方的一应是平,格律有瑕疵。开篇“明月轻移竹影,熏风暗送荷香”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月夜图。明月缓缓移动,洒下清辉,竹影随之摇曳生姿;轻柔的熏风悄然送来荷花的芬芳,视听结合,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清幽且充满诗意的环境。“蛙声阵阵破回廊”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蛙声穿透回廊,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动静相宜,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下阕“惟念故园千里,谁怜久客一方”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对千里之外故园的深切思念。身处异乡为客,无人怜惜自己的孤独,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归期未卜九回肠”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归期不确定让词人愁肠百结,最后“徒念那时旧巷”以回忆旧巷收尾,进一步强化了对故乡的眷恋,情感层层递进,令人感同身受。70分。 5.西江月•九三阅兵感赋学员38王莉铁甲轰鸣寰宇,银鹰破雾横空。赤旌猎猎舞飞虹,浩荡东风雷动。八秩峥嵘青史,九三盛典称雄。金秋利剑气如虹,且看龙腾逐梦。 一念老师点评:上阕开篇“铁甲轰鸣寰宇,银鹰破雾横空”便营造出极为宏大壮阔的场景。铁甲战车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仿佛要响彻整个宇宙;银鹰战机冲破云雾,在空中自由翱翔,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威严气势。“赤旌猎猎舞飞虹,浩荡东风雷动”进一步渲染氛围,猎猎作响的红旗如飞虹般舞动,浩荡的东风如雷声轰鸣,让人仿佛置身于盛大的阅兵现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下阕“八秩峥嵘青史,九三盛典称雄”点明了主题,回顾了国家八十年来的光辉历程,这些历程被载入史册,而九三阅兵盛典更是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金秋利剑气如虹,且看龙腾逐梦”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在金秋时节,国家的军事力量如利剑般锐利,中华民族如同巨龙腾飞,追逐着伟大的梦想,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爱国情怀。78分。 6.西江月•深秋夜语学员02苏景烟冷月临窗独叹,清风过巷空吟。今宵寂寞又秋深。花落南城未枕。旧梦双飞紫燕,新诗一纸红簪。相思泪雨湿衣襟。灯火阑珊更甚。 一念老师点评:上阕开篇“冷月临窗独叹,清风过巷空吟”,冷月与清风两个意象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独叹”“空吟”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仿佛冷月和清风也在为这份寂寞而感慨。“今宵寂寞又秋深”进一步点明时间和心境,秋夜的深沉更添寂寞之感,“花落南城未枕”以花落之景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惆怅与难以入眠的状态,整体意境凄美而动人。下阕“旧梦双飞紫燕”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双飞紫燕象征着曾经的甜蜜与相伴,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新诗一纸红簪”则通过新诗和红簪这两个具有情感象征意义的物品,表达出对往昔情感的怀念。“相思泪雨湿衣襟”直接抒发相思之苦,泪水如雨般湿透了衣襟,将情感推向高潮。最后“灯火阑珊更甚”以景结情,灯火渐暗的场景更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73分。 7~12点评老师:人生似梦 7.西江月•老来乐学员08史忠和没事常思平仄,闲时总写诗词,老来勤奋不嫌迟,寻得书中文字。不为虚名所累,只因心内安怡。亲朋笑我太痴迷,乐在幽情雅意。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词写晚年的快乐诗词生活。体现了对古典文化的爱好向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获得一份从容和坦然。 8.西江月•别去是相逢学员96戒盈水上云根不断,石边泉眼新通。晚来人少怕惊风。独把痴情一用。好雨莫嫌秋瘦,好花莫恨山穷。有时别去是相逢。何必随心而动。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词通过别去或许是再一次的相逢,所以一切看淡看开一些。整首词布局新颖,描写灵动,学习了。不过如果再加一些景写描述会更好。 9.西江月•一声叹学员30船夫踏浪辞家南下,夫心圆梦将来。春风拂过扫尘埃。潮涌珠江澎湃。老幼柴门倚望,关山月色深埋。空囊未解旧时怀。倦眼青山如债。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词写别家南下打工的情景。上片开门见山,景写,点明时间是春季。下片写一家老幼盼归来的期待。就是感觉下片有点远了。既然是一声叹,是叹离别还是叹亲人迟迟不归的急切心情呢。整首词感觉有点散了。 10.西江月•野鸡坪露营遇雨学员56御风晚岫烟迷翠色,疏林风卷云头。乱珠跳落打蓬稠,笑指毡帷共守。雨歇虹悬青嶂,歌喧酒暖新秋。野弦轻和涧泉流,不负山行意厚。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上片景写此地露营的美好时光,景色描写生动形象。下片写雨歇虹挂的美景,还有雨后的初秋美景,整首词描写细腻形象。就是和标题感觉关联不紧密。题目是遇雨,而整首词写的是雨初停的景色,所以建议题目再改一下会更好一些。 11.西江月•思念学员25中国书画修竹芭蕉泣露,寒风斜雨敲窗。昏灯孤影伴空房。寂莫难言惆怅。自别断肠三載,苦思劳燕成双。可怜云鬓暗枯黄。依旧泪眸远望。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上片景写,点明时间是深秋雨季,昏灯说明是夜晚,秋月听雨,感触颇深。悲凉的氛围,为思念做铺垫。下片写别离时间之长。借老燕双双来衬托孤影寒窗的境界。转拍云鬓暗黄这里用词不妥,再炼。 12.西江月•怀旧学员73行稳致远碧柳垂丝戏水,澄波碎玉生烟。香风暗度忆华年。旧梦萦回似幻。月下素绦交颈,灯前蜜语流连。多情终被薄情捐。独抱清霜肠断。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上片起拍景写,点明时间是碧柳花开的季节,风景优美,转拍写回忆,一个忆字把人拉到了过往,,不过香风暗度这句再炼。下片和上片相回扣,写出了多情终被薄情误的悲伤。捐字不妥再炼。结拍写孤影断肠的悲惨结局。整首词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学习了,就是在炼字用词上再加强一下会更好。 13~18点评老师:无常 13.西江月•侍母学员93饶水花榻侧萦牵朝暮,椅前碾转春秋。乌丝已换白霜头,难赴奇山观秀。昔日闲情对酒,今朝倦眼依楼。但将尽孝付汤稠,他日云开再走。 无常老师点评:尚有高堂,不远出。全篇写自己感慨偏多,主题上却一笔带过,且下片结句其实不应该这么说!词人多斟酌。 14.西江月•秋兴学员90陈玲风掠枯塘摇叶,云垂寒渚栖鸦。疏篱黄菊始抽芽,浅酌聊欣闲雅。暂忘浮生烦扰,独寻野径清嘉。叩舷和月数星华,任此时光轻洒。 无常老师点评:对偶句较为工整,上下片情感一致,谋篇布局得当。不乏洒脱之境。 15.西江月•泊舟江南学员92风信子烟锁垂杨堤岸,雨笼浅碧湖光。渔舟唱晚过横塘,惊起鸥鹭两两。曾记驿亭题句,又逢酒肆闻香。江南虽好莫牵肠,北望中原路长。 无常老师点评:旅途之作,写景写的不错。 16.西江月•秋夜思亲学员78闲云野鹤细雨卷帘轻诉,斜风侵榻牵愁。一怀思绪念无休。暗夜犹如困兽。往事怎能降息,凄怀何以平收。几多伤感意难酬。唯有一壶病酒。 无常老师点评:情感真挚,到也动人。唯觉字太漏,含蓄蕴藉一些更好。 17.西江月•戍边行学员61钰杰霜甲凝寒晓色,雕鞍踏碎边秋。角弓冷挂雁衔愁,烽燧燃红山岫。醉枕黄沙入梦,醒听刁斗敲幽。故园烟树隔云头,惟见清辉盈袖。 无常老师点评:古意浓,似身临其境一般。作品能带点自己的思考或者观点在其中会更好。 18.西江月•初冬感怀学员05翀风卷暮云横岫,霜凋碧树垂珠。西窗烛影绘寒图,独对冰壶吟绪。岁月飞光似箭,情怀温旧如初。且将心迹付诗书,笑看梅梢破雾。 无常老师点评:意像烛影稍微有点过时,用些字也不够稳,如绘等字。上下片情感有些偏差。可再酌一二。 19~24点评老师:沐承 19.西江月•秋声学员83琴袖阴雨锁城惊雀,青云涴墨成烟。疾风卷叶湿窗前,几案缥缃翻遍。一枕华胥入梦,半笺诗语成篇。品茗欲醉拨琴弦,哪管庭中雷电。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茗”出律,可改为同义词“茶”。词题为“秋声”,但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雷雨天气品茗拨弦看书,两者之间无直接联系,有离题之嫌。上片对仗不错,画面感强。第三句后三句不如改为“扑轩窗”,这样更形象些。下片的对仗有些牵强,特别是下半句似乎为对而对,看不出明确的表达意图。“品茗欲醉”也欠妥。 20.西江月学员66云水无心行过凉亭水榭,登临琼阁重楼。看塘冉冉绕沙鸥。正是荷开时候。钓柳无名醉客,携云一叶扁舟。分明才去未曾留。又欲其中走走。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这首词记叙了作者旅游经厉,志趣满满,脉络清晰。上下两片对子都用了流水对,很精巧,前者记录了行程,后者写了游塘方式。上片第三分句建议修改下,“看”字应改为形容词。“正是”二字用得好,流露出作者惊喜之情。下片最后两句诙谐语用得不错,巧妙表达了作者意犹未尽的畅游情绪。 21.西江月•悼挚友学员06肖正英雨泣云愁风诉,堪嗟世事无常。游尘一谢影微茫,此去烟萝千嶂。曾记欢愉多少,如今空剩悲伤。西风瑟瑟短松冈,青鸟蓬山无恙。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上片首拍运用拟人手法奠定情感基调,下半句入情过早,不如继续写景烘托。“游尘”指人时有贬义,用在此词中不妥。下片最后一句“青鸟蓬山无恙”想表达什么?西江月这个词牌,首拍与过片要求对偶。 22.西江月•阅兵舒怀学员10松风头上银鹰呼啸,眼前铁甲轰隆。威威方队战旗红,礼炮声声雷动。跨海水中“巨浪”,穿云天外“东风”。致诚先烈老英雄,万里长城高耸。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对仗尚可,内容过于写实,煞尾的抒情也不够深沉。建议虚实结合,嵌入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词。 23.西江月学员09萧闲皎月浸江波寂,离人立岸愁生。残宵风送旧时情。桂冷犹香素影。逝水驮云东去,寒灯映壁微明。霜痕沾袖绪难平,漏尽灯残酒醒。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上下片感情色彩一致,对仗尚可。歇拍句子组合有些别扭。上片已有“风送旧时情”,下片可不必“逝水驮云东去”,意重了。霜痕沾袖,应是“泪痕沾袖”吧,这样才能显示绪难平。上片说词人立在江边听风望月生愁,下片又写词人喝闷酒,中间能不能有些过渡? 24.西江月•闲居学员03静雪半卷诗书云畔,一竿竹影溪头。清风常伴小斋幽,几缕松香盈袖。种菊何须南亩,观云自可西楼。闲来且听水东流,笑看人间春瘦。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上片叙事写景,下片议论抒情,脉络清晰,内容切题。对仗工整精巧,突出了小斋的幽静,切合词题。煞尾化用宋末词人张炎的名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闲居之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升华了主题。 25~30点评老师:御风 25.西江月•秋丰学员65游 金稻逐风舞畴,黄鸭戏水绕洲。又是一年丰稔至,农叟笑漫田头。新谷晒坪翻浪,晚炊萦屋香浮。稚子檐前数归雀,月上东墙照窗。 御风老师点评:生活气息浓。格律:“畴”“洲”“头”“浮”“窗”平仄通叶,基本合律。但“稔”字处应仄,“翻浪”之“翻”平声稍显突兀。 对仗:上片“金稻逐风舞畴”与“黄鸭戏水绕洲”宽对工整,下片“新谷晒坪翻浪”与“晚炊萦屋香浮”意象呼应,生活气息浓。意境:以欢快笔触绘丰收场景,“农叟笑漫田头”“稚子数归雀”细节生动,尾句“月上东墙”余韵悠然。唯“黄鸭”略口语化,可炼字更雅。 26西江月•异乡空叹学员55 感恩弹指经年依旧,回眸远道难逢。 容颜迟暮太匆匆。滴泪春衫谁懂。 落尽繁华空叹,竟由悲喜从容。 孤灯残酒醉朦胧。独拥清樽入梦。 御风老师点评:情感沉郁。 格律:仄韵“旧”“逢”“匆”“懂”与平韵“容”“胧”“梦”通叶和谐,符合正格。 对仗:“弹指经年依旧”与“回眸远道难逢”时空对仗精妙,“落尽繁华空叹”与“竟由悲喜从容”情绪跌宕。意境:羁旅悲秋之作,“容颜迟暮”“孤灯残酒”化用古典愁语,尾句“独拥清樽入梦”以淡语收浓情,深得词味。 27.西江月•山水清欢学员91丹顶鹤 翠岫抚肩拂袖,碧溪轻拨琴弦。四时花雨润心田,万物生灵源远。 轻步虚惊幽鸟,低腰随撷肴鲜。尊天敬地合和圆,岁月清欢相伴。 御风老师点评:自然禅意。格律:“弦”“田”“远”“鲜”“圆”“伴”通叶自然,唯“幽鸟”之“幽”平声稍欠起伏。对仗:上片“翠岫抚肩拂袖”与“碧溪轻拨琴弦”拟人灵动,下片“轻步虚惊幽鸟”与“低腰随撷肴鲜”动作连贯。 意境:隐逸山水之趣,“四时花雨润心田”有禅意,“尊天敬地合和圆”略说理,可更含蓄。
28.西江月•秋日闲吟 学员18 美好人生燕子悠悠南渡,淄江脉脉东流。柳丝牵水自温柔,闲对牛山依旧。 管晏谋深垂史,桓公业耀传秋。亭边轻捧读春秋,遥看白云出岫。
御风老师点评:怀古苍茫。格律:平仄通叶流畅,“柔”“秋”“岫”与“史”“秋”(重韵)叶韵稍显重复,可调整。对仗:“燕子悠悠南渡”与“淄江脉脉东流”动静相生,“管晏谋深垂史”与“桓公业耀传秋”用典工稳。意境:怀古登临之作,柳丝牵水、遥看云岫之景清雅,然历史典故密集略阻节奏。 29.西江月•小院闲居学员40菡子紫燕檐前呢语,红荷池里娇羞。凌霄满架绽芳柔。屡屡香风拂袖。 漫数蝶飞添趣,闲观鱼戏忘忧。虚名何必费心求。自享时光醇厚。
御风老师点评:闲适淡泊。格律:全词平仄谐美,“语”“羞”“柔”“袖”“忧”“求”“厚”通叶如珠落玉盘。 对仗:上片紫燕红荷色彩明艳,下片蝶飞鱼戏生机盎然,对仗工巧不见斧痕。 意境:闲适小品,“虚名何必费心求”直抒胸臆,尾句“时光醇厚”比喻新颖,有现代诗味。 30.西江月•安昌夜韵学员22烟雨朦朦远岫灯浮星落,寒香瀑起风扬。穿林翠密湿衣裳,入涧溪深浸杖。残照碉楼添暖,晚风柳笛传凉。雾笼平野渐苍茫,龙隐窗轩犹亮。
御风老师点评:闲适淡泊。格律:全词平仄谐美,“语”“羞”“柔”“袖”“忧”“求”“厚”通叶如珠落玉盘。 对仗:上片紫燕红荷色彩明艳,下片蝶飞鱼戏生机盎然,对仗工巧不见斧痕。 意境:闲适小品,“虚名何必费心求”直抒胸臆,尾句“时光醇厚”比喻新颖,有现代诗味。写景奇丽格律:“落”“扬”“裳”“杖”“暖”“凉”“茫”“亮”平仄交替有致,合律严谨。 对仗:“远岫灯浮星落”与“寒香瀑起风扬”夜景空灵,“残照碉楼添暖”与“晚风柳笛传凉”感官交错。意境:山水行旅词,炼字精到(如“浮”“起”“浸”“笼”),结句“龙隐窗轩犹亮”留神秘遐想空间。 31~36点评老师:总评慕远 31.西江月•秋雨学员11树秀梅香檐角珠帘漫卷,庭梧碎影频惊。秋声淅沥似君咛,总在心头重听。别后光阴凝泪,愁容草木凋青。雁书难托暮云平,空有情思千顷。 慕远老师点评:这阙《西江月•秋雨》情意真挚,能借秋雨之景自然引出相思之情。但意象与用语略嫌陈旧。“檐角珠帘”“庭梧碎影”“雁书暮云”等意象均属古典诗词常见范式,缺乏新意。结句“情思千顷”比喻虽具规模,然失之空泛,未能将抽象情思转化为更具个人特色的新颖表达,削弱了艺术的感染力。另外,别后/愁容,对仗欠工整;“情思”名词,“思”作名词的时候,是仄声,而词谱此处要求是平声。 32.西江月•垂钓学员42无言绿锦洄流牵影,青山陡峭分云。穿梭游弋闪金鳞,老树鸣蝉亢奋。无语鱼儿张望,闲翁独坐精神。星标起落任晨昏,兀自持竿长隐。 慕远老师点评:这阙《西江月•垂钓》以明快笔触勾勒出闲适的垂钓画卷,富有动感。不足之处在于意象组合稍欠和谐。上片“闪金鳞”与“鸣蝉亢奋”渲染出活泼甚至喧闹的氛围,与下片“闲翁独坐”追求的静趣以及“长隐”的孤寂主旨存在一定冲突。全篇在情景的协调统一上尚有提升空间。另外,《西江月》词牌要求上下片的第一二句要对偶,这方面要注意。 33.西江月•山居学员33彼<岸>半岭松风入画,一瓢云影烹茶。杖藜拾翠入烟霞,衣上藤花沾惹。身世聊同野鹤,功名付与啼鸦。醉眠芳草即吾家,梦枕溪声月下。 慕远老师点评:这阙《西江月•山居》意境超逸,语言清雅,较好地表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自得,格调较高,赞一个!要说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功名付与啼鸦”等句,虽营造意境娴熟,但均属文人表达归隐之志的常见套路,未能翻出新意,有“似曾相识”之感。 34.西江月•泠泠秋夜学员58冰凌秋水泠泠映月,楼台漠漠含烟。临窗不忍听鸣蝉,总是一腔幽怨。又到梧桐落叶,始知岁月清寒,临风束手立桥边,只是伊人不见。 慕远老师点评:这阙《西江月•泠泠秋夜》情景交融,以清冷的秋夜景物烘托思念之情,基调统一,意境凄婉。但在情感抒发上,“一腔幽怨”“只是伊人不见”等句稍觉直白浅露,将情感全然道尽,少了些许含蓄蕴藉之致。另,临窗/临风,这个重字勉强了;落叶/清寒,对仗欠工整。 35.西江月•秋分雅集学员72风姿乙巳年秋分日申时,不约而同聚于禅寺,于庭院溪边闻香品茗雅集。正值栾树花正盛开,寺内一双孔雀踱来听琴,并开屏良久,是以记之。 栾雨秋分如粟,残荷柄折溪池。七弦初动楚云移。引展迦陵羽尾。风过香摇茶韵,檐铃梵呗飘坠。木鱼声起诵经随。雁过青天如洗。 慕远老师点评:这阙《西江月•秋分雅集》试图将自然秋景与禅意雅集相结合,意境清幽,选材别致。不足之处尤为明显,上片由“栾雨”“残荷”突转至“七弦”“迦陵羽尾”,下片从“茶韵”跳至“檐铃”“梵呗”“木鱼”“雁过”,意象纷繁杂乱,如同简单罗列,未能有机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意境。此外,上下片的第一、第二两句,要求对偶的,要注意;“坠”出韵了。 36.西江月•赠自己学员52好雨转瞬红颜已去,伤心白发偏来。桑榆逐梦步诗台,书写人生百态。网络交流往复,词章修改重来。虽然黄土半身埋,且喜多姿多彩。 慕远老师点评:这阙《西江月•赠自己》情感真挚,展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朴实,生活气息浓厚。不足在于艺术表现力稍显薄弱,语言过于直白,如“转瞬红颜已去”“网络交流往复”等句,缺乏词的凝练与韵味。另外,“来”,上下片韵字重复,这是不应该的。
37~44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37.西江月•梦里长风
学员12诗韵含芳
夜枕涛声千里,晨随云影孤身。长风卷我越松筠,心逐秋鸿远奔。
醉里且抛俗念,醒时暂忘营门。此生元是自由人,何必问津苦趁。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如果不讲平仄,“夜枕涛声孤身,晨随云影千里”才能讲的通呀。“松筠”只是松与竹的合称,或形容节操坚贞。你这“越松筠”何讲?显然是凑韵啦。“奔”作为仄声用时,意思是急赴,基本上是有一些特定词组与特定语境的。作为仄声,用在“远奔”一词之中,还待商榷!下阙的“醉”“醒”的出现,也显突兀,另外句子欲表达的意思也不好理解。“营门”是个有专属意思的固定词,难道是写军营生活?此生谁又能是自由人呢?你这“元是”似也不妥。“问津苦趁”怎么解释?打听情况苦苦追逐?总之,整首词词意模糊,难以理解。
38.西江月•济南鹊山
学员82无痕之痕
翠色横分齐岱,青烟漫锁云川。扁舟一叶溯流年,惊起沙鸥片片。
半岭松风梳鬓,数声渔笛吹寒。鹊华秋色画中天,何人丹青遗岸?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尾句“人”字失替。以后写完后,自己还是要先检测一下的。看词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鹊山。鹊山是济南市北郊黄河北岸的一座小山,与东面不远的华山(故称:华不注)遥相呼应,均属于齐烟九点之一。相传扁鹊曾经在山下炼丹,故名鹊山。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就是描绘这一带风景的。“齐岱”也是个专属词,指泰山。在《庄子•说剑》中:有“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的句子,即用燕谿石城作为剑锋,泰山作为剑刃。现在再看词。前两句似是写泰山,次两句又似是写江南。下阙“渔笛”的出现是不是也很突兀呀。因为“笛子”,特别是“渔笛”,一般应该是南方水乡之物象。总之,整首词主要是在意象的选取方面,没有抓到鹊山的特点。
39.西江月•飞机上
学员88塔拉
窗外白云奇妙,杯中牛奶甘鲜。散开烟雾好山川。绿野微微忽见。
犹坐仙槎云朵,恍随神女天端。欲追清照也翩翩。诗境陶欣游伴。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上阙词句虽然直白了些,道是也有真性情在。下阙凑韵明显,词句组得生硬了些。
40.西江月•奇迹果祈生(柳永体正格,平仄通叶格)
学员95榴莲
病扰菩提礼寂,朋传秘果济生。汲泉谨灌守阴晴,愿舍吾年继命。风窃盆栽兆恐,雨殇玉郎魂冥。红妆未缔殒初盟,唯赋君名墨罄。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首先“济”“郎”两字失替。
“菩提”作为佛教术语时,是指觉悟的境界。“礼寂”是指佛教修行中的“寂静修行”状态。两语联用如何解释。上阙似乎是写因有病而朋送来秘果,而又为保果树之命,又可拿自己的寿限来换。下阙,“盆栽”似指上阙之秘果。“玉郎”“红妆”“赋君”所谓何指也?总之,自以为相当然的东西太多,怎一个乱字了得!
41.西江月•词抒情
学员80冷梅
把盏灯前寻句,铺笺案上凝思。半生滋味付新词,墨里藏些旧事。
曾叹春红易落,也伤秋雁来迟。寸心千绪总难辞,写罢轻吁不止。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不错!虽是寻常句,但有真性情。“新词”对“旧事”用得好。下阙首句过渡自然,由实入虚,后面句子再由虚转实,尾句回扣,词意流畅。
42.西江月•喇叭花
学员23禅墨
一朵喇叭花待,岩角缝隙旁开。守着幽静醉红腮。时有蝶儿青睐。
好梦频来造访,阳光依旧徘徊。不曾忧郁又何呆。怕被无情乱采。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角”“着”两字失替,“徊”出韵。注意词韵是“十灰(半)”,与诗韵不同。首句“待”字用得特生硬。整首词,最后两句还是可看的,但是前面的句子都还需再酌。
43.西江月•乐湖秋
学员77张宝荣
霜染万枝红叶,风吹一泊秋泓。桂花吐赤露华明。小院幽香满径。
帘外月斜鹭影,芦丛雨细蛙声。老来渐觉厌浮名,梦牵故园难醒。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万枝”用得太实,“一泊”显然是为了平仄的“一湖”之变,且一泊之词也易有歧义。这两个词都需再酌。有月何来雨,秋深怎闻蛙。显然下阙第二句叙事有违自然。收尾句意也显浅白了些。
44.西江月•地铁
学员28人参果
熙熙攘攘而下,呼呼啸啸于鸣。手持尤物眼盈盈。莫误来时乘兴。
古有的卢飞快,今得地龙穿行。时光款款深情。扰烂柯人复醒。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出律的地方太多了,先自己检测修改一下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