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八期绝句班第六讲A组作业帖
第六讲作业一、学习讲义内容,自命题写一首绝句,要求使用倒装句。
二、选择一首绝句,从句、篇、意三个层次赏析。(参照之前示例)
三、补写出下面绝句的起承句
访菊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本帖最后由 鱼从 于 2019-10-13 12:27 编辑
A-26鱼从第六讲作业
一、学习讲义内容,自命题写一首绝句,要求使用倒装句。
秋日山行
文/鱼从
鸟迹寒山隐,泉流石上轻。
听风秋一路,叶落不知名。
二、选择一首绝句,从句、篇、意三个层次赏析。(参照之前示例)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简析】
冬尽春来,荠菜破土,勃勃生机也。但偏门陋巷,稀有人行,谓“贫在闹市无人问”之慨。继而黄鹂有情第一声,重燃希望是也。
三、补写出下面绝句的起承句
访菊
蓬门今日为谁开,早赴幽期候菊杯。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本帖最后由 关关 于 2019-10-14 13:29 编辑
第六讲作业
A16-关关
一、学习讲义内容,自命题写一首绝句,要求使用倒装句。
回乡所见
空村啼鸟雀,小径覆苍苔。
少壮城中去,不知何日回。
二、选择一首绝句,从句、篇、意三个层次赏析。(参照之前示例)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简析: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
一只只幼小的山鸡隐伏在竹笋根旁,没有人能看见;河岸的沙滩上,刚出生的小野鸭依偎在母亲身旁安然入睡。
三、补写出下面绝句的起承句
访菊
一庭梧叶徐徐落,三径黄花寂寂开。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秋思
文/王燕
又是秋深柳渐凉,野鸭戏水碧波长。
雁声掠过箫声落,独倚亭栏向远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简评:一二句,赋起,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三四句,看似写景,实则景中含情,不说怎样不舍,却只见长江流,结句,句结,意不结。结句,说明故人走了好久,已看不见帆船了,而作者还在久久凝望
访菊
西风有意菊方开,艳蕊层层入画裁。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第六讲作业
A-29飘逸
一、学习讲义内容,自命题写一首绝句,要求使用倒装句。
《七绝》过故居有感
文/飘逸
幽幽斜径小楼空,不见当年枫叶红。
犹忆儿时常相聚,如今已是各西东。
二、选择一首绝句,从句、篇、意三个层次赏析。(参照之前示例)
渭城曲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的前两句,写渭城驿馆的风景,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两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的强烈而深沉的惜别之情。整首诗,言语自然明朗,景情交融,韵味深永,有感染力。
三、补写出下面绝句的起承句
访菊
篱边苦卧待谁来,一夜西风独自开。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关关 发表于 2019-10-14 13:25
第六讲作业
A16-关关
谢谢老师点评,辛苦了! 六讲作业
文/A01~老玩童
一 七绝【无烟新村】
美丽乡村不冒烟,莫非户户住神仙?
只因环境全优化,电器能蒸百味鲜。
二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简评:起承句点明时间地点,寒丶孤二字罩上了一层凄凉的气氛,且一送字点题。转合二句构思新颖,着笔巧妙,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值得学习。
本帖最后由 结发白首 于 2019-11-23 15:20 编辑
第六讲作业a17-湘竹
一、学习讲义内容,自命题写一首绝句,要求使用倒装句。
虚构荒野求生
作者/湘竹
繁华落尽春风处,虚构情缘梦里迁。
犹有相思多别意,开花绽放荒园前。
二、选择一首绝句,从句、篇、意三个层次赏析。(参照之前示例)
三、补写出下面绝句的起承句
访菊
东篱仙逸访寻处,竹菊相依乐趣催。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八期绝A33--在水一方,第六次作业
一,七绝(相思)
桃红如梦夜犹凉,独上西楼抱月光。
不晓何时君在顾,园中已是百花香。
二,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三,补写出下面绝句的起承句
访菊
候鸟南迁过楼台,小菊怒放傲寒哉。
更向秋霜浓处去,闻香知是故人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