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 发表于 2016-12-21 11:33:24

走进纳兰词,走近纳兰

      康熙十六年,纳兰遭遇了他人生最残酷的一次打击,陪伴他度过三年幸福时光最钟爱的女人——妻子卢氏永远地离开了他。才貌双全、善解人意的妻子走了,纳兰的人生从此陷入了痛苦的黑暗之中,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相守,纳兰只能从记忆的碎片中搜寻妻子的点点讯息,彻骨的思念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心,他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来宣泄对爱妻的永恒追忆。那一首首哀怨顽劣的悼亡词成了他们绝望爱情的见证。爱妻的突然离去带走了纳兰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记忆,他不愿意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他始终固执地以为妻子只是像往常一样睡着了,他无数次沉浸在梦中与妻子重逢甜蜜。然而,梦醒后的凄冷与孤独却更残忍地折磨着他的心。卢氏去世以后纳兰的种种表现,强烈地反映出他的悲痛与依依不舍,这个巨大的变故令纳兰深陷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绝望中,纳兰写下了大量悼亡词,来倾吐他对妻子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

       卢氏去世后,纳兰写过的悼亡词中,有一首可能最为人们熟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人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词营造浓郁的悲剧气氛,秋天,西风刮起,窗户紧闭,词人还在残阳中沉思往事。因为屋子里再也没有温馨了,所以,纳兰只能在院子里追忆,追忆他生命的根基。他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能归结为“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词能够成为经典,正是集中体现了真情、自然、追忆、伤心这四大特点。一、纳兰追忆与妻子厮守的日子,一起饮酒的平淡,当消逝了才知道它存在的宝贵。二、纳兰的词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像这首词,他只是巧用了对比的技巧:今与昔的对比;悲凉与快乐的对比;哀乐与动静的对比;萧萧黄叶闭疏窗与被酒莫惊春睡重的对比。纳兰用这么多对比的效果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无言无声的表达悲痛,平常平淡地震撼人心吧。

       古代有礼制,人去世后不会马上下葬,得停灵。有地位的,可能停在寺庙里,时间越长,说明身份越尊贵。古代皇帝,天子一般停三年,亲王停一年,郡王七个月。平民百姓根据经济条件,由三天到四十九天不等。卢氏安放在双林禅院,停的时候有一年多。超过了亲王贝勒的身份。这是违反礼制的。这只能说明,他始终不愿意相信卢氏离开了自己。停灵的时间里,纳兰一有空就去看望妻子,甚至一住几天。他在词中写道,突然看到卢氏笑盈盈地披衣来到他身边,可是抬首不见心爱的人,耳边也只有经声。“未梦已先疑”,这种幻觉一直在思念中持续折磨了他的后半生。

       悼亡词几乎都是伤感的。最为悲壮的是这首《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玫。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天是不会有感情的,可是在多情善感的纳兰看来,天是有感情的。“环”与“玫”都是玉,月亮从缺到满,纵然再辛苦毕竟会有圆的时候。可是纳兰与卢氏,再辛苦也不会有机会再相聚了。“无那尘缘容易绝”、“不辞冰雪为卿热”这就是纳兰给我们最悲壮的答案,同时他也给了自己答案:“手写香台金字经,情愿结来生”。只有佛教才相信前世今生,希望在来生,与卢氏重新相逢,再做一生知己。“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活着的时侯不能相守,期望来生能化作蝴蝶。纳兰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所以,他感慨的写到:“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

       小轩窗,月初上,谁见愁眉倚阑妆?
       莫索笑,问今宵,空房素壁影难藏。
       欲留君,孤无语,花残人凄叹景殇。

       纳兰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文人墨客都说是他的表妹,我疑惑!是表妹定不会常出现在他身边,是表妹若非节假日省亲是见不到到纳兰的。那么,谓他初恋“青梅竹马”的应该不是表妹。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是他身边特别亲近的人。他写过词:“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青春懵懂时期从情调上判断应是为初恋而作。自古红豆寓相思,纳兰写黄昏下相依、悄悄诉情话,这也是对初涉爱河的微妙感情写照。

       纳兰在谈婚论嫁时却与情人劳燕分飞,是时局混乱动荡不安?还是相爱之人地位卑微不敢高攀?也或者是门不当户不对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不管怎么说,这段恋爱史留给了纳兰美好的记忆,同时也成就了他后半生追忆的隐痛。所以他才会感叹:“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纳兰对这段初恋有过悔意吗?他引用卓文君的诗“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写过一首《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他用这个决绝的小标题是表示与这段感情绝交的意思?“何事秋风悲画扇” 是用来比喻被冷落,被抛弃的女性。令我不解的是,这首词究竟是纳兰对这段恋情做一个了断呢,还是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模拟对方的口吻感叹这段无望的感情?“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连皇帝都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何况自己?这应该是纳兰在努力为自己寻找借口而开脱。“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在诸多的词里都能发现他有自责和悔恨的情感表露。“方悔从前真草草”他不后悔多情,却后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能给心爱的人幸福,这也许是他最该后悔的地方吧。

       纳兰常称“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这位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愁怀满绪?!他拥有锦衣玉食,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富贵和才华,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了千古伤心词人之最?!他的惆怅之情,又有怎样的原因?!

       史书说纳兰的父亲明珠其实不是一个清官,所谓的家产多为收取的不义贿赂之财,田产丰饶自是不必再说。总之,用“富可敌国”一点也不为过。按理讲这该是不缺吃不缺穿应有尽有的家庭,而且当时的八旗贵族子弟是非常重视骑射技能的,这样的环境应该造就一个身体强壮的纳兰才对,偏偏他却从小体弱多病。有人说因为纳兰多情易善感,才导致了他多情又多病。多病的体质和善感的天性他是承认的,说明他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如此清透的句子,曾经很难让我释怀纳兰的忧伤。这个文武双全的富贵公子,是如何生就一幅超凡脱俗的清雅性情?他写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给纯真的初恋,他写过“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给江南才女沈宛,他更是写过“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给了红粉知己妻。

      他填无奈,他写相思,他抒怅然,他吟愁绪,他感悲悯……可是在生命中这些引人垂泪的哀伤与酸楚,叫我捧卷之时情何以堪?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我依稀看到夜深露重的月下,庭院羞花的跟前,有流萤飞虫香肩美人,如此的琴瑟之合该是一幅多么曼妙的图画!只可惜纳兰的“一生一代一双人”只陪伴了他三载的光阴。“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我似乎看到纳兰伫足在曾经无数次与爱妻相依相伴的地方,那盏纱灯依旧,那株花开依旧,连朦胧的月色都依旧,只是再没了香肩美人,再没了相视一笑的嫣然,难怪词人说“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难怪在红笺素纸上写下“相思相望不相亲”,难怪“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难怪“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当纳兰在“瘦骨不禁秋,总成愁。”的情形下,在妻子的祭日里追随而去时,我以为这未尝不是一种因缘际遇,一种命中即定的结局。至少,这一生一代一双人,再不必两处销了。放下《纳兰词》,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热茶。闭上眼,许多感慨便由心而生。那些生活中许多的美好会存在于我的一念之间,只是我从来都忽略了怎样去珍惜这寻常的光阴吧。或者,等到“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时,再相忆,却是空相守!纵然也会有“不辞冰雪为卿热”之念,又怎会有红袖伴身在侧?

       纵观纳兰的一生,可以归结为三个大的方面令他多愁。一是:初恋的失败令他临渊入苦;二是:寒窗苦读却是名落孙山;三是:深爱之妻意外亡故叫他痛不欲生。这些情感的波折和经历让年轻的纳兰对世事有着极重的灰暗之色。人在一帆风顺时许多缺点都会被掩盖,遇到挫折时就暴露出来。我猜测:令他愁困丛生的或许是在颓废之前想要达到的目标与得到结果的落差太大?再或者他只是习惯了被人们捧至“非凡人”的高度,而接受不了仕途受挫的打击吧。于是乎,哀怨惆怅的心情让纳兰在精神世界几近万籁俱灰。这会不会是纳兰“情深不寿”的根源所在?

       忽然间想起《红楼梦》里那个扛锄葬花的林妹妹:一样的才貌出众,一样的多愁善感,一样的体弱多病,一样的英年早逝。历史与小说里人物的结局如此的相像,不能单纯的谓之巧合吧。怎解释??????

冰弦 发表于 2017-1-8 00:58:00

怎一个牛字了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纳兰词,走近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