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4-2 11:43:27

三、第七讲作业

雨组19~月明清风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层林尽染桂花香 )。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2)《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北河还是满沟渠)。荒园枯菊影疏疏。

(3)《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凭栏远眺泪衣衾 )。

2、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

《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义深,高山流水唱知音。
十年离别喜重逢。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
凭栏远眺泪衣衾。

游子远离家乡,在外闯荡多年未回,偶遇儿时的青梅竹马,分散十年才相聚。久别重逢相互寒暄,把酒问斟知寒问暖,两人倾心交谈。游子把自己风餐露宿的经历,向好友道出,心中无比感慨,远望家乡不由得,热泪喷涌而出洒湿了衣服。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浣溪沙》,相思

独自倚窗月不圆。秋风阵阵露霜寒。
相思难忘夜无眠。
无耐今生缘已尽,天涯海角两无言。
隔河对望守千年。

雨组明月 发表于 2020-4-2 17:19:34

本帖最后由 雨组明月 于 2020-4-2 17:22 编辑

第七讲作业
雨组10~明月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阶前篱槿染青霜)。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2)《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晚霞落处钓舟孤)。荒园枯菊影疏疏。

(3)《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持觞畅意共欢斟)。

2、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严禁照抄他人赏析)
作品赏析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代: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赏析
这是一首42字小令,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全令写诗人在出游过程中所看,所行,所感,景,事,情交融。首先解折下令中几个词汇以便更好的解折全令的意思。
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
戴花:在头上簪花。
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尊:同樽,泛指盛酒的器具吧。

此令上片应是写作者出游看到的景象,大意是,堤上的游人跟随着画船行走。春水不断的拍击着堤岸,天幕四垂水天相接。绿扬掩唤的小楼外荡出了秋千。三句分别用逐,拍,出,3个动词增加了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特别是,逐,出,两字用的非常精妙,出彩。
下片是写诗人的所做所感,
不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戴着鲜花。随着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人生什么时侯能像现一样惬意轻松的畅饮。前两句叙事,第三句结句承合上两句而写情抒发感慨。写作上,有承,有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以上是个人对此令的粗糙解折,诚望老师指点斧正。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 正韵。
作业习作
浣溪沙~夜吟
夜寂星稀月似钩,风寒霜白满枝头,徒悲虚日度春秋。
岁月无痕飞逝远,生涯是梦怎回头。难书半纸客怀愁。
诚望指点斧正

唐韵竹影和月 发表于 2020-4-2 21:38:20

第七讲作业雨组23-竹影和月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   丝丝凄雨湿流光       )。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浮云暗处野鸿孤)。荒园枯菊影疏疏。

《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   阳春一曲和情深       )。

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严禁照抄他人赏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全词绘景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叙事清新淡雅,脉脉含情,为宋词词境的拓展作出了贡献。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浣溪沙*清明
            文/竹影和月

细雨清明湿落花。行人一路祭谁家?短松深处有鸣鸦。
清酒甜瓜何处放?残枝野树一帘遮。夕阳夕下始还车。

小小小白 发表于 2020-4-2 23:13:03

唐韵八期初级词班第七讲作业
雨组15-白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    西风漠漠对残阳 )。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夕阳落后客愁孤)。荒园枯菊影疏疏。
《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归来相对泪频频      )。

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严禁照抄他人赏析)
答: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赏析:此词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 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 “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 “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 “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答:浣溪沙.晚秋即景
       雨组15-白
      十里长堤信步游,看花似在白蘋州。西风渭水两悠悠。
       北岸时时双鹭起,南山隐隐一鸡讴。归来夕照半层楼。

绿野灵子 发表于 2020-4-3 18:16:03

本帖最后由 绿野灵子 于 2020-4-3 19:02 编辑

八期初词班第七讲作业
雨组26号绿野灵子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   长天秋水共汪茫)。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2)《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 寒风暗访夏条除 )。荒园枯菊影疏疏。
(3)《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   凭栏月下对诗吟   )。
2、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严禁照抄他人赏析)《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
、词林正韵。
浣溪沙.春游
山色水光喜弄晴,春林深处啭流莺。游人叹赏步浮轻。
风送暗香心独醉,虫随夕鼓管齐鸣,流连胜景忘回行。



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4-3 21:43:21

本帖最后由 鱼童 于 2020-4-4 06:46 编辑

三、第七讲作业
雨组12~芭可儿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西风起处正斜阳)。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2)《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夕阳落处晚风扶)。荒园枯菊影疏疏。

(3)《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何妨醉后共长因)。

2、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严禁照抄他人赏析)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
起句应该是初秋,非常婉约,阴阴的早晨,无赖/无奈?淡烟与漠漠很融合,画屏幽,引出下阙的飞花细雨小银钩。
下片对仗句大好,工对名够,且跟漠漠淡烟等浑然一体,画屏、宝帘、小键钩,都从侧面反映了这是豪门啊,又是淡淡的闲愁,隐隐约约反映了主人公在其他方面的闲愁或者心情。
浣溪沙无题
文/芭可儿
柳曳回风日渐斜,凭栏寥作浣溪沙。千般恨事笔中嗟。
每赋春时诗更冷,思于忆处绪难佳。浮生一梦叹无涯。

小妖 发表于 2020-4-3 22:41:18

第七讲作业
雨组~13   小妖
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   人生怜惜莫悲伤       )。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2)《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落花深处彩
泥腴)。荒园枯菊影疏疏。
(3)《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   冰心一片是倾忱       )。
2、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不得抄写)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朝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赏析:片刻的时光,短暂的人生,宛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很是悲伤。借酒消愁,频频的聚会,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下片则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思恋远方的亲友,而风雨吹落了繁花,更让人感伤春光易逝,还不如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人。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相约黄昏看晚霞,池边牵手放烟花。不如珍惜好年华。
邀见总嫌离太久,时光如水向天涯。依稀梦里泪哗哗。

含英咀华 发表于 2020-4-6 22:30:34

含英咀华 发表于 2020-3-30 22:52
唐韵八期初词班第七讲作业提交:雨组16---含英咀华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 ...

老师好!跟您交流一下:
冒雨欣然探海棠,临风挺立笑温凉。花苞锯齿欲芬芳。
珠玉晶莹垂透亮,轻尝甜润似琼浆。枝头明日舞霓裳。
我写的是西府海棠,锯齿,指的是花苞,即将开放的花苞。珠玉晶莹垂透亮,这句写雨珠挂在叶子上的样子,轻尝甜润似琼浆,这句写人吸吮雨珠。可能我的表达有问题,造成您误解。谢谢老师点评!

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5-3 22:27:02

三、第七讲作业
雨组33 扬风万里

1,按要求补齐下面《浣溪沙》中缺少的句子。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1)《浣溪沙》

独坐孤亭襟袖凉,声声征雁又南翔。(目迷荷浦羡鸳鸯   )。
举目莫惊梧叶落,倾樽且对菊花黄,何妨醉卧满衣香。

(2)《浣溪沙》

案上惟余种树书,南山归去结茅庐,酒阑不忆旧江湖。
秋水明时春梦尽,(昨天尘土此宵除)。荒园枯菊影疏疏。

(3)《浣溪沙》

浊酒一杯情意深,高山流水唱知音。十年离别喜重临。
经雨经风羁客路,知寒知暖故人心。(道声珍重向天吟       )。

2、写一篇《浣溪沙》的赏析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这是一首送别词,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递对友人的留恋之意。

3、写一首《浣溪沙》,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
《浣溪沙丁酉年秋贵州自驾游》
秋爽游黔双对行,十人寻胜信由缰。欢游应当是寻常。
驾马未须愁路远,看秋且莫酒盅凉。尽欢得意不容浪。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雨组第七讲作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