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八期月组第十讲作业
月组30荷塘莲语
1、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完全复制粘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浅析:这首词上景下抒情,词中看上去是抒发悠闲的心情,其实是一首悲愤之作。借酒发泄对当前的处境不满,诉说着自已愁绪满怀,只有借醉言醉语表达心中对现实的不满。
2、写一首《西江月》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秋思文/荷塘莲语
世上千般烦恼,庭前一味凄凉。凭栏凝眺玉蟾光,云发湿淋惆怅。
瘦影孤灯明暗,思君青鬓繁霜。离愁杯酒似回肠,古木鹧鸪哀唱。
第十讲作业
月组09-兿林 一、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完全复制粘贴。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赏析:释文: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如一场大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多少次这凉意的秋?夜来临的时候 阵阵的风已响彻在长廊里,看看自己愁眉苦脸的样子,双鬓已生出了白发,酒是好酒,就是愁客人太少,月刚明亮的时候,却被云遮挡住。仲秋到了,谁能陪我共赏这仲秋月光,我只能独自一人手拿酒盏,神色凄凉的望北方。这首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 一、写一首《西江月》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感悟 文/兿林 面对生命脆弱,不再烦恼忧愁。人生短暂几春秋,珍爱健康永久。 偶尔值得等待,青春岁月难留。扎实努力上层楼,命运前程锦绣。
月组15—兰花第十讲作业
1、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完全复制粘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简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
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
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2、写一首《西江月》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好友荣美庐别墅》
村里高楼直耸,门前大路横斜。
房前屋后种鲜花,生活如诗般雅。
利禄功名皆忘,林泉逸兴增加。
常常醉酒枕月华,日子闲云潇洒。
唐韵八期词班第十讲作业月组一21星月红梅
1、赏析一首巜西江月》
《西江月》作者:黄庭坚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出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说洒既可以断送人的一生,酒也可以使事情迎刃而解。那斟酒的女子眉似远山,眼波清澈,我如果不喝的话别人会笑话我的。?
举杯饮酒,哪能有所剩余,定要开怀痛饮,最无奈的就是我依然兴致不减,但月轮西斜,众人都已经散去。
言也比较幽默,不过作者从“病”、“愁”、“人散”等词语中,让我们感到他内心郁结的愁苦。
2、写一首《西江月》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梅花
文/星月红梅
傲骨凝冰自赏,
寒枝月下舒香。
任凭风雪尽疏狂。
一片丹心怒放。
花自盈光烂漫,
客愁景色苍茫。
昂首琼蕊展红妆。
笑看春风荡漾。
月20~东北虎丫第十讲作业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宋代: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
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
明日阴晴未定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 赏析
这首小词,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流露出一种闲适旷远的风致。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接下来,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不须计较苦劳心”“计较”,算计之意。这两句倒装,不只是为了照顾押韵,也有把意思的重点落下句的因素。情调由沉重到轻松,也反映了词人从顿悟中得到解脱的心情。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词人转而及时行乐“幸遇”、“况逢”等字带来一种亲切感,“酒好”、“花新”则是愉悦之情的写照。“三杯”、“一朵”对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句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
西江月.繁华过后渐微凉
月组20虎丫
紫燕穿梭忙碌,百花竞相芬芳。
繁华过后渐微凉,四季轮回过往。
莫叹光阴太短,悠然日月天长
山间野味任君尝,“好了歌”随口唱。 第十讲作业:
月组23一北国红叶
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复制粘贴。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嗳嗳微霄。障泥未解玉騦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上片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潺潺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写出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
“障泥未解玉騦骄,我欲醉眠芳草。”“障泥”是用锦或布做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在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和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就醉眠于芳草。
过片两句“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亮。“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写词人用马鞍做枕,倚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这一觉当然睡得香及醒过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写杜鹃在黎明前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化龙点睛的提示。
2,西江月-乡村美
文/北国红叶
北塞乡村重建,农家又换新颜。麦田金浪看丰年,山野樱桃红遍。
道路连村通贯,民心所向锤镰。三中春雨惠芳妍,壮我金瓯一片。 第十讲作业
月组~疯人疯语
1.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完全复制粘贴。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上片,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下片,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2、写一首《西江月》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校园石榴花
旭日几行同步,榴花一树摇阳。火红碧绿叶相彰,只道尽情绽放。
有限春晖灿烂,更加夏日疯狂。枝头蜂蝶鸟飞翔,赢得笑声爽朗。 唐韵八点初词班第十讲作业
月03~爱的祈祷
1、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完全复制粘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赏析:?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的夏夜。
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2、写一首《西江月》要求用钦谱正格,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梦游
文/爱的祈祷
意境沉迷憨睡,灵魂摆渡途行。
翻山越岭入仙庭,疲倦不休难应。
来去自如游历,几多愁畅归零。
梦回天晚未晨兴。夜色温柔已醒。 关关 发表于 2020-5-14 09:16
月组25~关关
第十讲作业赏析一首《西江月》,可以参考他人赏析,不可完全复制粘贴。
谢谢老师点评,辛苦了 荷塘莲语 发表于 2020-5-17 07:33
唐韵八期月组第十讲作业
月组30荷塘莲语
感谢老师的精心评阅!老师辛苦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