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发表于 2020-5-17 11:03:09

秋月06~明月第二讲作业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
觅、觅、戚、威、息、敌、急、识、积、摘、着、独、得、黑、滴、滴、一、得。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急对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替:急高啸,年病登,唯恨霜,倒停酒。
对:急对清,高对白,啸对飞,
边对尽,木对江,潇对滚,里对年,秋对病,作对登,难对倒,,恨对停,霜对酒。
粘:
边粘清,木粘白,萧粘飞,里粘尽,秋粘江,作粘滚,难粒年,恨粘病,霜粒登。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答:有三对,三粘二,五粘四,七粘六。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答:本诗属仄起平收,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本诗属古体律诗。
第三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灵儿 发表于 2020-5-17 22:00:31

唐韵十期律诗班七律第二讲作业
秋月20~灵儿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入声字:觅 戚 息 急 着 独 得 敌 却 识 摘 黑 细 积 一 滴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对就是两句的246位置平仄相反:急高萧/尽江滚。
粘就是两句246位置平仄相同:尽江滚/里秋作。
替,就是26位置平仄相同,4的位置与26相反。句子中246位置:平仄平,仄平仄,就是替。
如果246位置是:平仄仄或者是仄仄平就是失替。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相粘的句子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尘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两句二四六位置平仄相同:平仄平:风蚕、力死、花方相粘
两句246位置平仄相同:仄平仄。烥镜、灰愁、始鬓相粘。
两句246位置平仄相同 平仄平:吟山、觉去、光多相粘。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答:起看首句的第二个字,收也是看首句的最后一个字(尾字),如果第二个字是平就是平起,第二个字是仄,就是仄起。尾字是平就是平收,尾字是仄就是仄收。
律诗一共有四种格式:
平起平收
仄起仄收
平起仄收
仄起平收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答:仄起平收式,仄起首句入韵式。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平起仄收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快乐人生 发表于 2020-5-18 00:07:27

本帖最后由 快乐人生 于 2020-5-20 07:38 编辑

秋月~快乐人生 唐韵十期律诗班第二讲作业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入声字有觅、戚、息、敌、急、识、积、摘、着、独、得、黑、滴、一、细、却。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
替,就是每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中急高啸是仄平仄,下句中清白飞是平仄平,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对,就是指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每联的上句和下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相对)。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下句的急(仄)与清(平)、高(平)与白(仄)、啸(仄)与飞(平)的平仄分别相反(相对),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粘,就是首联的下句和颔联的上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例如《登高》中:首联下句和颔联上句246位置的清(平)与边(平)、白(仄)与木(仄)、飞(平)与萧(平)的平仄相同,颔联下句与颈联上句、颈联下句与尾联上句246位置字的平仄与上面类似。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例如《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与“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与“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与“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只看律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首句中的第二字管起,尾字管收,尾字还管是否入韵。首句是否入韵就是看尾字的平仄,平就是入韵,仄就是首句不入韵。因为近体诗是押平韵的,尾字为平,就一定是押韵的。《梅花》首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属仄起平收,入韵式。《黄鹤楼》第三句平仄为“平仄仄仄仄仄仄”,没有完全遵照格律要求,属古体律诗。

快乐人生 发表于 2020-5-18 00:12:58

本帖最后由 快乐人生 于 2020-5-20 07:42 编辑

秋月~11快乐人生 唐韵十期律诗班第二讲作业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入声字有觅、戚、息、敌、急、识、积、摘、着、独、得、黑、滴、细、一、却。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
替,就是每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中急高啸是仄平仄,下句中清白飞是平仄平,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对,就是指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每联的上句和下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相对)。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下句的急(仄)与清(平)、高(平)与白(仄)、啸(仄)与飞(平)的平仄分别相反(相对),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粘,就是首联的下句和颔联的上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例如《登高》中:首联下句和颔联上句246位置的清(平)与边(平)、白(仄)与木(仄)、飞(平)与萧(平)的平仄相同,颔联下句与颈联上句、颈联下句与尾联上句246位置字的平仄与上面类似。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例如《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与“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与“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与“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只看律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首句中的第二字管起,尾字管收,尾字还管是否入韵。首句是否入韵就是看尾字的平仄,平就是入韵,仄就是首句不入韵。因为近体诗是押平韵的,尾字为平,就一定是押韵的。《梅花》首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属仄起平收,入韵式。《黄鹤楼》第三句平仄为“平仄仄仄仄仄仄”,没有完全遵照格律要求,属古体律诗。

纤月黄昏 发表于 2020-5-18 21:48:11

本帖最后由 纤月黄昏 于 2020-5-18 21:49 编辑

作业秋月2~纤月黄昏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本首词的入声字有觅 戚 息 敌 急 识 积 摘 着 独 得 黑 滴 一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急对清 高对白 啸对飞 边对尽 木对江 萧对滚 里对年 秋对病 作对登 难对倒 恨对停 霜对酒
粘:边粘清 木粘白 萧粘飞 里粘尽 秋粘江 作粘滚 难粘年 恨粘病 霜粘登
替:急高啸 清白飞 边木萧 尽江滚 里秋作 年病登 难恨霜 倒停酒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相粘的句子,第三句粘第二句,第五句粘第四句,第七句粘第六句。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答: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要看首句第二个字,和首句最尾的字。第二个字是平就是平起,是仄就是仄起。尾字是平就是平收,尾字是仄就是仄收。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答: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江南一夜翁 发表于 2020-5-19 23:37:11

本帖最后由 江南一夜翁 于 2020-5-19 23:39 编辑

唐韵十期律诗班七律第二讲作业贴
秋月05—江南一夜翁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入声字有觅、戚、息、敌、急、识、积、摘、着、独、得、黑、滴、一、细、却。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
替,就是每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中急高啸是仄平仄,下句中清白飞是平仄平,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对,就是指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每联的上句和下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相对)。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下句的急(仄)与清(平)、高(平)与白(仄)、啸(仄)与飞(平)的平仄分别相反(相对),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粘,就是首联的下句和颔联的上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例如《登高》中:首联下句和颔联上句246位置的清(平)与边(平)、白(仄)与木(仄)、飞(平)与萧(平)的平仄相同,颔联下句与颈联上句、颈联下句与尾联上句246位置字的平仄与上面类似。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例如《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与“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与“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与“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只看律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首句中的第二字管起,尾字管收,尾字还管是否入韵。首句是否入韵就是看尾字的平仄,平就是入韵,仄就是首句不入韵。因为近体诗是押平韵的,尾字为平,就一定是押韵的。《梅花》首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属仄起平收,入韵式。《黄鹤楼》第三句平仄为“平仄仄仄仄仄仄”,没有完全遵照格律要求,属古体律诗。

默存 发表于 2020-5-20 08:09:14

本帖最后由 默存 于 2020-5-20 08:20 编辑

秋月10~默存   唐韵十期律诗班第二讲作业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
觅 , 戚,息,敌 , 急 , 却 , 识 ,积 , 摘 , 着,独得,黑 ,滴,一,得。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答:
替:急高啸,年病登,唯恨霜,倒停酒。对:急对清,高对白,啸对飞,
边对尽,木对江,潇对滚,里对年,秋对病,作对登,难对倒,,恨对停,霜对酒。
粘:
边粘清,木粘白,萧粘飞,里粘尽,秋粘江,作粘滚,难粒年,恨粘病,霜粒登。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三粘二,五粘四,七粘六。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通仄仄平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答:这首诗是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这首诗是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金八兄 发表于 2020-5-20 08:29:46

唐韵十期律诗班七律第二讲作业贴
秋月01—金八兄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入声字有觅、戚、息、敌、急、识、积、摘、着、独、得、黑、滴、一、细、却。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
替,就是每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中急高啸是仄平仄,下句中清白飞是平仄平,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对,就是指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每联的上句和下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相对)。例如《登高》中:首联上句下句的急(仄)与清(平)、高(平)与白(仄)、啸(仄)与飞(平)的平仄分别相反(相对),颔联、颈联、尾联类似。
粘,就是首联的下句和颔联的上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例如《登高》中:首联下句和颔联上句246位置的清(平)与边(平)、白(仄)与木(仄)、飞(平)与萧(平)的平仄相同,颔联下句与颈联上句、颈联下句与尾联上句246位置字的平仄与上面类似。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有三对。例如《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与“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与“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与“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只看律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首句中的第二字管起,尾字管收,尾字还管是否入韵。首句是否入韵就是看尾字的平仄,平就是入韵,仄就是首句不入韵。因为近体诗是押平韵的,尾字为平,就一定是押韵的。《梅花》首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属仄起平收,入韵式。《黄鹤楼》第三句平仄为“平仄仄仄仄仄仄”,没有完全遵照格律要求,属古体律诗。

清风伴远行 发表于 2020-5-20 17:59:34




作业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觅戚息敌急却识 积摘着独得黑 滴一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34、56、78都是对句
23、45、67句应该相粘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般三对相粘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通仄仄平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入韵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平起仄收不入韵






清风伴远行 发表于 2020-5-20 18:00:27




作业
清风伴远行
1,找出下面这首词中的入声字。熟记常用的今平古仄入声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觅戚息敌急却识 积摘着独得黑 滴一
2,具体说说下面律诗中的对,粘,替。
《登高》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34、56、78都是对句
23、45、67句应该相粘
3,一首七言律诗有多少对相粘的句子?根据下面一首具体说说?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般三对相粘

4,如何判断一首律诗的起和收?下面这两首是属于哪种?

《梅花七律》
——宋代·张道洽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通仄仄平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入韵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平起仄收不入韵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唐韵十期律诗班秋月组第二讲作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