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九期初词班第二讲松组作业帖
本帖最后由 烽火佳人 于 2020-10-13 21:50 编辑本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4、简析一首《如梦令》
5、写一首《如梦令》。
松组09-沉静
本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春日游嘉陵江 唐·刘沧
七言律诗
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
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
曲岸危樯移渡影,暮天栖鸟入山光。
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闲吟思洛阳。
舞春风(一名瑞鹧鸪) 唐·冯延巳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倖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上一首七言律句与下一首词,都是每句七个字,共八句。都是押平声,中间也有对偶。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莺语 花舞 春昼午(诉衷情 温庭筠)
肠断 水风凉(荷叶杯温庭筠)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苏轼)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二字句在句中是有意义的。二字领单独使用不构成意义。一般多出现在慢词长调,小令中少见。多出现在词中意思转折处,使上下文自然结合,起过渡或连接作用。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唐 白居易
前度小花静院,
不比寻常时见。
见了又还休,
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
肠断,
记取钗横鬓乱。
间析:前度起,说明作者对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然后说出地点。二三句写相见也不寻常。就因为见难,才有了第四句的愁又分离。接着五六发出极度的悲伤之声,肠断,肠断!最后一句记得头发零乱发饰也横斜着的悲苦场景。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与第一讲写作题相同。
如梦令/沉静
痒症得来心乱,
夜夜难眠辗转。
痛苦有谁知?
白日依然笑面。
怎办 怎办
恶疾何时能辨。 松组~雨晴
唐韵九期初词班第二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
虽然,词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呢,我们现在所说的词,首先呢,它也是一种诗体,是形式上有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因为它所遵循的语言规则,和近体诗有多共性。
例如:
韩偓(wò)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迢tiáo)
——这是一首七律,减去一联,或两首七绝,各减一句,平仄声韵都和近体诗、绝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有很多词牌来自于诗。
近体诗和词虽然是不同的文字形式,但是它们都各自完成起承转合的章法。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二字句:
(1)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例如:
(1)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一明·刘基《如梦令》
(2)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如梦令》
分析说明:在(1)中,“风起”是二字句,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2)中,“还见”是二字领,还见到…它不能构成独立意义,必须用它带动,引起下文,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常想起在溪亭游玩的事,不觉到了傍晚,游兴未尽,却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一个沉醉表现出贪恋美景的心情,兴致尽了赶紧回家,但由于着急,却误入莲花池的深处,争渡,争渡,赶紧游,又惊起一群停在池边的鸥鹭。语言自然,字尽而意未尽,画面感强,把一个少女醉荡莲花池的喜悦心情及欢愉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5、写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
文/雨晴
(一)
常记溪边执手,同把菊花入酒。
自此各天涯,望断相思渡口。
归否,归否,莫教痴人空候。
(二)
庚子年来疫患,惹得民心常乱。
排队测身温,偶又核酸检判。
期盼,期盼,何日疫情去远。
(三)
溪岸风摇柳线,欣听莺声婉转。
兴至到桥边,忽见桃花人面。
惊叹,惊叹,谁共春光入卷。
本帖最后由 含英咀华 于 2020-10-17 09:56 编辑
唐韵九期词学院初级班第二讲作业提交:
松组08——含英咀华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代: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七律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七律的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词牌《鹧鸪天》与七律仄起入韵式相似,就是把七律的第五分句改成了两个三字句。七律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鹧鸪天》的三、四句和两个三字句要求对仗。思想艺术上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上两首,诗言志,词言情。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如梦令:争渡,争渡。
调笑令: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南乡子: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二字领词“应是”: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领字又名虚字、领句、领调、领格字、豆字。担当领字的有副词、动词、连词、介词、形容词等。其主要位置主要在句首,也有的在句中或句尾。表示上下文的语法关系,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灵活、富有生气。起合乐、修饰、传情的作用。
而“争渡”这类二字句则不是虚词,多是实词或短语。二字句在词中较为少见,多用在换头上、押韵处。二字句或用作叠句,或用作各阕的起句。不叠不起的也有,但是很少见。二字句在句法和意义上也是独立的,它的特点是不用则已,用则入韵为常,通常有“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四种形式。在四种句式中“平平”、“平仄”用得较多,“仄 仄”、“仄平”属于拗句,用的很少。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苏轼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赏析:
此词字面上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强调自身是洁净的,没有污垢;二,自身洁净的人还是被人动手除垢;三,擦背去垢的人,出手太重;四,表达不满和请求:对身体洁净的人不该出此重手。
苏轼爱干净,喜欢经常洗浴,不只是为了除垢,而是为了健康身体和愉悦心情。而这次洗浴遇到了一个擦背特别用力的人,把他的身体弄痛了,他就戏言表达不满,还讲了理由。这样的生活趣事,作者随后开玩笑似地写成了词。在深层表达上,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来意思,丰富了内涵,隐含了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对于一个蒙冤受贬、被当事者欲置之死地,而皇帝让调离这个贬地的文人来说,一个“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的人,一个正在被皇帝起用的过渡期的人,显然不仅仅是写这次洗浴。此词明显有这样的意思:不该对身体洁净的人重手去垢,是没有必要的、可笑的。这自然引人联想到苏轼蒙冤贬往黄州的情景、联想到古今社会上的人生。这些都不只是一次洗浴、一次简单的戏作所能解释得了的。而这些,也是词人“戏作”的丰富内涵中的重要一面。词反映的是:申辩、不满和请求。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与第一讲写作题相同。
如梦令 爱犬
文/含英咀华
1.爱犬刚来一月,终日撒欢撕物。鸡肋举轻摇,作揖打躬相接。妥帖!妥帖!美味佳肴不绝。
2.爱犬悠闲散步,双蝶甜心迎路。自在舞翩飞,亲昵交谈无顾。嫉妒!嫉妒!俺也相思甚苦。
松组05-柳色含烟
唐韵九期初词班第二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4、简析一首《如梦令》
5、写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
文/柳色含烟
《如梦令》
村口一条小路,留下足痕无数。只为梦能圆,不惧晨风晓雾。
羡慕,羡慕,还可吟诗作赋。 本帖最后由 执着 于 2020-10-17 21:53 编辑
唐韵九期初词班第二讲作业
松组15~执着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
虽然,词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呢,我们现在所说的词,首先呢,它也是一种诗体,是形式上有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因为它所遵循的语言规则,和近体诗有多共性。
例如:
韩偓(wò)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迢tiáo)
——这是一首七律,减去一联,或两首七绝,各减一句,平仄声韵都和近体诗、绝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有很多词牌来自于诗。
近体诗和词虽然是不同的文字形式,但是它们都各自完成起承转合的章法。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
二字句:
(1)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
例如:
(1)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一明·刘基《如梦令》
(2)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如梦令》
分析说明:在(1)中,“风起”是二字句,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2)中,“还见”是二字领,还见到…它不能构成独立意义,必须用它带动,引起下文,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
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点明了时间、地点;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黄昏时候。
第二、三、句: 沈(chén)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讲述了人物和发生的事情并将事态扩展延伸,还为第四句打伏笔做铺垫; 沈醉;大醉。沈:同“沉”。这里说“沈醉”既有饮酒过量的意思,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并为下面“误入”句伏笔。 两句点明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以“常记”总领,引起后面的描绘。 兴尽晚回舟,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
第四、五、六句: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作者再一次将事件延伸到另一个地点,重重叠进为五、六的叠句做足的铺垫。 误入:不该入而入。藕花:荷花。因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所以错过了光线较好的时刻,才把船划到荷塘里。 两句承上“沈醉不知归路”,启下“争渡”。 争渡,争渡, 争渡:抢着把船划出去。争:争着,抢着。 酒意未消、游兴未减,全然不顾误入歧途,非要夺路前进不可,活画出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争渡,争渡”,按《如梦令》词牌规定要用短韵叠句,这里巧迭“争渡”,突出了沉醉之态和急追之情,妙造自然。
第七句:惊起一滩鸥鹭。 惊飞了栖息在沙滩上的水鸟。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满滩。鸥鹭:鸥本指海鸥,鹭即鹭鸶,这里泛指水鸟。 鸥鹭惊骇,拍翅飞起,与主人公的“争渡”融合一起,形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极天真之能事。
5、写一首《如梦令》
答:
《如梦令》
文/执着
四海频游日暮。竹径荒山野路。
行善积真缘,
念佛吃斋无数。
彻悟。
彻悟。
打坐敲钟梯度。
唐韵九期初词班第二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绝句,展现了一幅水天相接的吴江夜雨图,意境开阔。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宽阔的胸怀以及冰清玉洁的品格。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押平韵,表达了作者爱自由,爱大自然的情怀,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渔父图,体现了他高远、恬淡、悠然洒脱的意趣。五句四押韵。
以上两首诗、词在格律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仄起平收,首句押韵,而且此词的1、2、5句完全符合七言绝句的要求。如果将3、4句并作一句,变通一下就是一首七言绝句了。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争渡,争渡一李淸照《如梦令》
知否,知否一李清照《如梦令》
莺语,花舞一温庭筠《诉衷情》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1〉词中的二字句比较少见,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二字句可单独成意,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李清照《如梦令》
2〉词中以二字领起的比较常见,其特点是总用虚字,领起下文,不能单独成意,所以不能与下文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一柳永《成氏》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常忆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明确表示追忆。
第二句表明了人物心情和流连往返的情致。
第三句将这种愉快的心情更递进一层。
一连两个争渡,渲染了主人公急于走出迷路的焦灼心情。
这首小令简单明快,生动传神。几个动词的运用,活脱脱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画面感极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韵味无穷。
5.写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曾羡飞天彩凤
曾羡飞天彩凤。造化将人愚弄。
岁月不堪留,往事随风远送。
如梦。如梦。
夜半薄凉空恸。 本帖最后由 雨组明月 于 2020-10-18 20:43 编辑
第二讲作业
松组02∽明月
如梦令_秋夜
秋暮霜严露冻。寂夜寒楼月笼。往事又频浮,思忆如江潮涌。难梦。难梦。和泪悲怀心重。
本帖最后由 云在草间 于 2020-10-18 23:39 编辑
松组~云在草间
唐韵九期初词班第二讲作业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
虽然,词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呢,我们现在所说的词,首先呢,它也是一种诗体,是形式上有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因为它所遵循的语言规则,和近体诗有多共性。
例如:
晏残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一首七律,减去一联,或两首七绝,各减一句,平仄声韵都和近体诗、绝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有很多词牌来自于诗。
近体诗和词虽然是不同的文字形式,但是它们都各自完成起承转合的章法。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二字句:
荅: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例如:
荅:
二字领句,又叫二字豆。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莫是/前生负你来。
分析说明:在(1)中,争渡是二字句,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2)中,莫是是二字领,它不能构成独立意义,必须用它带动,引起下文,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 ]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常想起在溪亭游玩的事,不觉到了傍晚,游兴未尽,却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一个沉醉表现出贪恋美景的心情,兴致尽了赶紧回家,但由于着急,却误入藕花深处。语言自然,字尽而意未尽,画面感强,把一个少女醉荡莲花池的喜悦心情及欢愉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5、写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
文/云在草间
深夜不眠辗转,
心绪难安烦乱,
搜尽肚肠时,
依旧不能决断,
咋办,
咋办,
词作怎堪人见。
唐韵词学院九期初级班第二讲作业
松组03~流泪的鱼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示张寺丞王校勘(宋·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上面一首词和一首诗同是晏殊所做,其中就有三句相同,只差一字。虽然张宗橚曾说过:“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做七律,未免软弱矣。”也不敢断然肯定这不像一首诗,如果诗、词的分别很明显,晏殊在写作时就不会两用了。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二字句如: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二字领词如: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可以作为单独为一句话,有单独的意思。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领字是词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所谓领字,即句中的某个字词,单独使用不构成意义,必须带动下文,才能形成一个完整意思。多出现在词中意思转折处,使上下文自然结合,起过渡或连接作用。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
文/流泪的鱼
往事那堪回顾。
强把泪珠忍住。
孑影夕阳中,
独自凉凉踽踽。
无助。
无助。
怎奈苦悲难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