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诗词大学五期诗班第(六)讲作业
C组学号17……春儿
1简单用自己的话写出诗的各种起法。
答:起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
【1】以形式分类有几种起法?
答:有对仗,比兴两种方法。
【2】以写作手法分类几种起法?
2简单说出起句应注意
答:
1:明起;2:借景抒情;3: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4:托物起兴;5:写景生情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论及引起之法。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出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15、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
问题?
3简单说出格律诗起的要点。
答:
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起是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者一开始就能被吸引。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
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领会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当你懂得上述几条要点的时候,你算入门了。
23 每人练习写一首七律,题目【学诗有感】
要求:
平水韵,首句入韵,韵字不限。起句用所学的几种起法中的一种。不可以用拗句【可用1、3、5不论】,不可以拗救,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平仄正确即为合格
七律
学诗有感
桃园此处度春秋,
梦系他乡曲韵幽。
一世不甘虚度过,
三生有幸墨中游。
日思夜想千般景,
唐韵诗词大学五期诗班第(六)讲作业
C组学号17……春儿
1简单用自己的话写出诗的各种起法。
答:起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
【1】以形式分类有几种起法?
答:有对仗,比兴两种方法。
【2】以写作手法分类几种起法?
2简单说出起句应注意
答:
1:明起;2:借景抒情;3: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4:托物起兴;5:写景生情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论及引起之法。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出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15、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
问题?
3简单说出格律诗起的要点。
答:
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起是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者一开始就能被吸引。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
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领会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当你懂得上述几条要点的时候,你算入门了。
23 每人练习写一首七律,题目【学诗有感】
要求:
平水韵,首句入韵,韵字不限。起句用所学的几种起法中的一种。不可以用拗句【可用1、3、5不论】,不可以拗救,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平仄正确即为合格
七律
学诗有感
桃园此处度春秋,
梦系他乡曲韵幽。
一世不甘虚度过,
三生有幸墨中游。
日思夜想千般景,
叶落花开几缕愁。
种下佳词结妙句,
获得硕果喜心头。
唐韵诗词大学五期诗班第(六)讲作业
C组学号17……春儿
1简单用自己的话写出诗的各种起法。
答:起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
【1】以形式分类有几种起法?
答:有对仗,比兴两种方法。
【2】以写作手法分类几种起法?
2简单说出起句应注意
答:
1:明起;2:借景抒情;3: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4:托物起兴;5:写景生情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论及引起之法。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出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15、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
问题?
3简单说出格律诗起的要点。
答:
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起是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者一开始就能被吸引。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
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领会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当你懂得上述几条要点的时候,你算入门了。
23 每人练习写一首七律,题目【学诗有感】
要求:
平水韵,首句入韵,韵字不限。起句用所学的几种起法中的一种。不可以用拗句【可用1、3、5不论】,不可以拗救,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平仄正确即为合格
七律
学诗有感
桃园此处度春秋,
梦系他乡曲韵幽。
一世不甘虚度过,
三生有幸墨中游。
日思夜想千般景,
叶落花开几缕愁。
种下佳词结妙句,
获得硕果喜心头。
叶落花开几缕愁。
种下佳词结妙句,
获得硕果喜心头。
唐韵诗词大学五期诗班第(六)讲作业
C组学号17……春儿
1简单用自己的话写出诗的各种起法。
答:起法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
【1】以形式分类有几种起法?
答:有对仗,比兴两种方法。
【2】以写作手法分类几种起法?
2简单说出起句应注意
答:
1:明起;2:借景抒情;3: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4:托物起兴;5:写景生情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论及引起之法。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出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15、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
问题?
3简单说出格律诗起的要点。
答:
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起是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者一开始就能被吸引。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
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领会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当你懂得上述几条要点的时候,你算入门了。
23 每人练习写一首七律,题目【学诗有感】
要求:
平水韵,首句入韵,韵字不限。起句用所学的几种起法中的一种。不可以用拗句【可用1、3、5不论】,不可以拗救,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平仄正确即为合格
七律
学诗有感
桃园此处度春秋,
梦系他乡曲韵幽。
一世不甘虚度过,
三生有幸墨中游。
日思夜想千般景,
叶落花开几缕愁。
种下佳词结妙句,
获得硕果喜心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