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 点评老师:信马由缰(宋朝阳)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点评老师:信马由缰(宋朝阳)
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不许雷同,作业截止到周五晚六,过时不候
第四讲作业:总督导总辅导也学时贤张秀东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答曰:吾首题初见,心底暗思:小妹者回所出,老哥焉去以诗?亦莫猖狂,爱吟诗矣;只宜摘录,轻作答之!正无聊赖,稍有疑迟。想到杜子美,老头皮,亦有独立缥缈之飞楼成句,杖藜叹世者谁子措辞。于是茅塞顿开,灵光乍烁。任他云路兮苍茫,管甚烟波兮寥廓。领鹏娃而潭下碧波,飞鹤翅而身鶱滕阁。觅彼九头虫子,刚南宋之高家,续古九怀;因其一点春思,又初唐之王府,子安一掠。继而琴调绿绮,楼上筹边。肠搜肚刮,柜倒箱翻。调书于西汉长卿,子虚乌有;传令于中唐德裕,丁实白猿。终于得来四句,集作七言,曰:江有蓠兮溪有荪,会当一举绝风尘。愿闻大国之风烈,不足控抟而自珍。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答曰:吾粗看小妹其题二者,乃用虚词。然则分明有八,故而顾盼有思。思紧长隔以来,句转小同于磨;始十百千其字,章呈别致之姿。何况用字之虚,连章其实。层能贯气于中,韵可随文以出。用虚词而异,纵实词虽成份则殊;骈巧对乃能,终成对若行云者一。噫吁嚱!为文之道,欲获其精。必凝心于细致,方骋笔以纵横。久而久之,发泄与韬藏则皆厚;章乃章矣,观摩和写作者共鸣。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答曰:吾见题三曰:带发语之句儿,并注明其出处。遂揣摩小妹初衷,乃收集古贤三句,言则阅誊,意乎积聚。咦!哥思忖,苟拘而收集于零星,必难以显彰其法度也。惟律赋之一层,且发词而三顾。方可察发词之目的,在乎逻辑畅通;始能知引语以黏连,实则篇章要素。又思宋人,常论理以为铺,爱作评而充叙,极易烦人,多难入目。惟其楼钥,善用发词;实则元魁,别趋横骛。多机灵,富变数。数对运行,一气贯注。力足排山倒海,初读如散行;势同流水行云,细观则骈具。故引其《箪食壶浆迎王师赋》一段“非不知给饷不绝也,何必馈食;酾酒以犒也,奚烦挹浆!然念礼虽薄而心则甚至,食虽菲而情乌可忘。苟匪同心之奉,曷云厚意之将?亦何异咸篚玄黄,人尽归于周室;争持牛酒,民皆劳于高皇”,并粗疏檃栝,鼓吹诗肠:未动三军先饷粮,奚烦百姓挹壶浆?只缘与子同仇切,故为兴师薄礼将。周武征攸绥士女,汉高破布返家乡。古今多少兴亡事,都在民心在那方。
唐韵掬心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
19号匡振甫
一、从古人辞赋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的句子,
①然使生力厌厌,种任离离。犁无叱犊,畯未烧麋。清陈沆《先雨耘耨赋》第三段。
②或伸或缩,或低或昂。清陈希曾《蝇虎舞凉州赋》第四段。
③渐耸吟肩,益闻鼓掌。滥戒吹竽,细征鸣盎。清蒋祥墀《击钵催诗赋》笫五段。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8个字造句:
①天上清寒之袅袅,人间潇洒之暄暄。(之)
②罗汉终成其正果,仙人练就其意犹。(其)
③感冷雨于梧桐,见寒风于翠竹。(于)
④二三近邻,客至后堂以解笑:三五知已,人来前院以能立。(以)
⑤渐映千山而蔽野,遥分万水而倾江。(而)
⑥晕脸枯肠则红滿,清肌瘦骨则翠浓。(则)
⑦诚乃心随佛祖,实乃意念陀缘。(乃)
⑧千里者乐居,万民者福在。(者)
三、收集3个带发语的句子
观夫临由槛,府清池。
若乃明月,穷冬积雪。
又况鸣嶰谷之风,化葛坡之龙者哉。
元赵孟頫《修竹赋》
101宋显清第四讲作业: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a:《欧冶子铸剑赋 》白行简
先王之御天下也,与物为公。(动词—御)
b:《阳冰赋》林滋
考庶物于朱垠,得阳冰于碧海。(动词——烤)
c:《墨池赋》王起
墨之为用也,以观其妙;池之为玩也,不伤其清(动词———为)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偏概全,不足取耳。
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量小非君子,于是乎?
以———以貌取人,不足取也,以势用人,不足道也。,
而———三心而二意者,心不诚也,一心一意,事定成功。
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言对乎?
乃———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打马过来,对阵三百合,敢否?
者———古之积大成者,无不海纳百川,日积月累,才有今天我们所见之碑刻、古籍、墨宝,给我们后辈留下宝贵财富,和学习经验,投机取巧者,一事无成,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赞同乎?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渔父辞剑赋》唐宋言
尔其非今非古,乍浊乍清。———《太常观四夷乐赋》刘公舆
然而道既散则民薄,风一浇而朴残。———《藏珠于渊赋》欧阳修
赋五期第4讲作业:
91赵俊芳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戴冕旒以当轩,见八紘稽颡;负斧扆而南面,知万国归心。出自唐代谢观《周公朝诸侯于明堂赋》
(2)守而不改,邈矣而心有所在;行之实难,确乎而性有所安。出自唐代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
(3)避幽隐以不到,视崎岖而何有。出自唐代浩虚舟《行不由径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之、其:学而时习之,其言之实用也。
于、以:唯于纸上谈兵,不如以身践行。
而、则:知耻而后勇,则为大丈夫。
乃、者:听闻辞赋课,结识辞赋家,乃吾之大幸者!
时贤东师之解惑,其言引经据典、幽默诙谐。于情于理,皆以博学而见长,故则,时贤东师乃"移动之图书"者也!(散体段)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于是凄凄漠漠,零露蒙作,杳杳冥冥,劲风吹成。出自唐黄滔《秋色赋》
(2)是则恢至治之风,扬淳古之式。出自北宋欧阳修《藏珠于渊赋》
(3)若然则其化也广,其旨也深。出自北宋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
20千山冷翠(董国根)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舒明耀,符君道之克明;丽九华,当帝业之嗣九。(李程《日五色赋》)
凌浩渺之元气,挂峥嵘之远色。(卢肇《天河赋》)
挺烟萝之葱翠,写菡萏之形模。(王棨《芙蓉峰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夫典故者,典制掌故也。其来尚矣,《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曰“中宫亲拜,事过典故”,此之谓乎。今则兼具成辞与故实,即所谓语典和事典也。前者撷取往言,后者引用故事。刘勰《文心雕龙》言“据事以类义,援古以征今”、“明理引乎成词,征义举乎人事”,明理征义云云,可知其用之所在耳。王勃《滕王阁序》“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乃本曹植《公宴诗》“朱华冒绿池”句,“邺水朱华”即袭用成辞也;“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谪为长沙王太傅,盖直用史实矣。掬心师《桐庐赋》:“窥谷忘反兮,子陵钓于川濑;望峰息心也,太白梦于浮清。”“窥谷忘反”、“望峰息心”,出自《与朱元思书》,不言而喻;严子陵垂钓于桐庐富春江,所用之事昭然,而李白《古风》有云“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言辞隐约,以“太白梦于浮清”概括,俪以“子陵钓于川濑”句,可谓的当。研读此例,于用典之法,或思过半矣。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况乎万仞凌虚,千里倒影。(周针《登吴岳赋》)
所以拯流离于品物,佐含育于乾坤。(陈山甫《禹凿龙门赋》)
曷若轮蹄辐凑,贵贱雷同。(王棨《曲江池赋》) 57竹松周萍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出自张衡的《归田赋》
2.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璧之华裾。” 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3. “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出自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4.“登渐台而顾步,御辇道而徜徉。”出自唐杨炯的《浑天赋(并序)》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 之:春风之温柔,拂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2. 其:其景之壮美,非言语所能形容,唯有亲临其境,方能体会。
3. 于:智者于困境中寻得机遇,于平凡中发现非凡。
4. 以:以谦逊之心,我们可以学到更多,以开放之态,我们可以拥抱世界。
5. 而:夜幕降临,而城市的灯火辉煌,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6. 则:努力学习,则知识丰富;勤奋工作,则事业有成。
7. 乃:成功乃是坚持的结果,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的努力。
8. 者: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忧,心态决定了生活的态度。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昔娥服仙药於俄顷,指阴灵以驰骋。嗟人世之如流,觉天衢之何永。——《嫦娥奔月赋》
观夫 天地之道,转万物以自然;鳞虫之聚,有蟾蜍而可称焉。鸟吾知其择木,鱼吾知其在泉;此皆婴刀俎公生患,而我沈冥而得全。——《蟾蜍赋》
由是 变黛色,涵碧虚。——王起《墨池赋》
既而 谛想群物,深观至理,穷未来寂灭之端,探过去混元之始。——《空赋》
伊昔宋玉,传楚国大夫,辞赋作家。——《秋兴赋》 潘岳
乃知 市骨以来骏马,则其至成群;筑台而尊郭隗,则其从如云。——《燕王市骏骨赋》
“原夫杳杳冥冥,天地之精,混混沌沌,阴阳之本。”——唐杨炯《浑天赋(并序)》
赋第六期第四讲作业:
42号陈小军
作业练习:
1题: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日五色赋》李程
守三光而效祉,彰五色而可嘉。
仰瑞景兮灿中天,和德辉兮光万有。
②《日中有王字赋》郑锡
登台视朔,候律占风。
吐象成字,昭文有融。
③《曲江池赋》王棨
怀碧海以欲垂钓,望津门而思濯缨。
恨良时之共隔,惜幽致从谁同。
2题: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与赋结缘,实乃生之幸;与师相遇,其为世之缘。欲学似无言得句,自知于空腹谋篇。每每以孤灯白鬓,常常而独月素笺。今则叩苍天怀古,勤拙笔思贤。望及华灯星寒,痴人赋癫。嗟乎,喜者自乐,堪怜。
3题:收集3个带发语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原始发语词:
徒观夫壁立茎直,霞临彩鲜。《芙蓉峰赋》王棨
②提引词:
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秋兰赋》袁枚
③起寓词:
吁嗟乎一言有以,千秋只亦。天网本疏,青丝不敌。
46君月耳(聂朋群)提供的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离骚》
(2)伤怀悽其多念,戚貌瘁而尠欢。 陆机·《叹逝赋并序》
(3)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向秀·《恩旧赋并序》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其欲凭画里之舟移
(2)其:其人种树傍篱
(3)于:是以于人为善乃为德
(4)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乃驭人之术
(5)而:今人研赋而不知术之多矣
(6)则:然则何而为为学,惟勤字可操之
(7)乃:吾秉持行者乃至,为者常成
(8)者:惟厚袖者禁寒,风灯者摇梦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纳如绘素,铿若钟鼓 白居易《赋赋》
(2)故当其有事也,非萧、曹、子房、平、勃、樊、霍則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天所凌。 扬雄《解嘲》
(3)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虽其人之赡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 同上出处
83号刘艳芹(朵朵)
1.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宋玉《高唐赋》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江淹《别赋》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谢庄《月赋》
2.
之:观夫四野之暮云齐敛,秋色无际。
其:其气如虹,才论斗,雄辩天下之才也。
于:其生于悬崖,长于山野。
以:以丝竹为乐,以歌舞自娱。
而:倚窗而歌之,而不知何止也。
则:是则雪之皎,夫天下之素洁也。
乃:蜀中之橘,乃天下之佳品也。
者:师者,多为博学多才者也。
3.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庾信《枯树赋》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司马相如《上林赋》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张衡《归田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