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若曦
发表于 2025-5-6 22:11:03
366号秦若曦
云赋(以天长地久,变化无形为韵)
太虚垂象,云气浮天。本鸿蒙之未判,凭造化以周旋。依碧落则呈姿,浑无常势;覆苍生乃兆雨,别有因缘。总阴晴其不定,时聚散而莫诠。触石初生,乍腾辉于旭日;因风而散,俄垂景于甘泉。
当其影落寒潭,光摇古寺。萦岱岳以成祥,绕崆峒而表瑞。遮田似幕,洇黍稷其含滋;覆涧如纱,幻松罗则增媚。方舒卷而从龙,又东西以逐骥。三山望切,才惊忽尔之祥;九域欢腾,更睹陶然之地。
若夫栖心霄汉,托体遐荒。伴孤鸿而高举,随江舸以远翔。玉叶金柯,笑世情之翻覆;白云苍狗,疑仙阙之显藏。
而其质本空灵,形难日久。结琼霰于层霄,酿丰年乎畎亩。纵使红轮西坠,形影暂消;犹随素魄东升,精魂复纠。同天地以长游,历风霜而未朽。
是故至柔成体,大象归无。方垂天而蔽日,复委地以盈衢。入陶径乃怡颜,何劳赠送;对谢堂而触咏,自可描摹。抱冲虚其无待,与造化乃同途。
于是阴结雷奔,势随风借。垂霮䨴以滂沱,驾丰隆其叱咤。怒翻墨浪,崩腾万骑之军;暗涌银涛,洒落九河之泻。非凡物之同源,乃玄工之共化。
观其萦空似絮,叠嶂如扃。映夕阳而泛紫,连晓雾则成青。时晦时明,巧夺天孙之锦;忽翔忽集,潜通姑射之形。抱寒崖以栖鹤,浮远浦而藏汀。
故当南北殊观,晨昏异见。观世态之浮沉,识天机之流衍。升沉谁主?凭六气以周流;用舍何凭?契三才之易变。愿持此以叩玄,寄逍遥于江甸。
余晓琴
发表于 2025-5-7 00:47:03
小满赋(骈赋,依词林正韵)
文/余晓琴
夏时初启,小满将临。观乎雏龙①脱壳,新竹成林。梅子渐黄,酸津软齿;枇杷新熟,疏叶缀金。蝶戏芳丛,羡其迷人之态;莺啼深树,慕其悦耳之音。斯则碧水芙蓉,呈有合有开之状,观之悦目;垄头麦穗,现半虚半实之形,赏之可心。
即而绿盛红衰,桑肥蚕饱。见其叶尽而眠酣,盼其茧成而质好。喜子规催种之声柔,爱夜雨润禾之势悄。荷锄而出,细耘于田野无声;戴月而归,漫步于山乡含笑。风调雨顺,收成且不问早迟;土沃人勤,回报且不求多少。
原夫花开有序,花落有时。水盈则溢,月满则亏。是故不为花繁而喜,不因月缺而悲。贤者怜花之半绽,智人惜水之半池。盈虚有度,苦乐自知。故而苏子夜游,明月清风以佐酒;陶公归去,庭柯松菊以赋诗。
窃惟愿效先贤,安小满。不怨夜长,不嫌昼短。沐朝阳而赏霞光,追落日而观云缎。临溪照影,水清清兮浪微微;登阁数星,云淡淡兮风剪剪。富贵不期,万全非愿。是以读书灯下,茶沸于铜壶;听雨窗前,酒香于玉盏。嗟乎!生乎于世,有书相伴,有情可暖,乃小满之乐也!
2024.05.06
黄升
发表于 2025-5-7 12:20:44
本帖最后由 黄升 于 2025-5-7 12:22 编辑
197号学员黄升(崇仁)辞赋第九、十作业练习:夫人赋文/黄升
盖夫春临大地,香转流云,应月老之红线,得佳偶之天成。浩瀚人海,漾秋波之潋滟;参差柳树,摇翠影之氛氲。回望眼,风雨伴吾兴其家。忆往昔,死生携手吟年华。是则眉眼初睁,含情脉脉;桃腮欲绽,浅笑殷殷。草色遥看近却无,亦真亦幻;花容乍现还犹隐,亦绰亦芳。绿水闲伴,静坐河湾之处;白云悠漫。漂游草木之滨。步长河,波光粼粼兮水暖;登高山,风势浩浩兮叶柔。然千种姿态,仅一江比大海;万般柔情,仅半岭比万山。其品高洁,若玉盘之高悬;其性静娴,若月辉之幽好。聚贤德兮孩儿喜眉梢,懂孝悌兮父母迷眼角。赞哉!倩影凝波,无边江韵涵天地;春风掠影,绝世幽情贯古今。吟清词,惟感缘分之绝妙;赋妙韵,且珍岁月之妍熙。
严长京
发表于 2025-5-7 13:16:49
本帖最后由 严长京 于 2025-5-7 16:11 编辑
14严长京第9、10讲辞赋作业
洪崖丹井赋(以山水灵镜为韵)
第一段:山韵(上平十五删)若夫云飞梅岭,日息西山。丹崖高耸于云表;翠瀑直冲于石湾。黄帝乐臣,断竹而裁律吕;洪崖隐者,凿岩以炼金丹。危崖静倚,曲径幽攀。五井涵空而清湛,千峰积翠以坚顽。郭璞吟游,曾拍仙肩于句里;子安作序,更标洪府于人间。
第二段:水韵(上声四纸)观夫碧潭波,丹井水。色澈晶莹,味甘淳美。冽比琼浆,清逾玉髓。泠泠若星斗之光;缕缕似烟霞之紫。临流洗耳,可乘幽境之闲;汲井烹茶,能解尘心之累。能疗疾于凡躯,实通神于妙理。品泉陆羽,标作人间之八泉;题碣龚中,铭为物外以奇址。
第三段:灵韵(下平九青)若夫乐高人杰,境胜地灵。翠岩钟响,惊破千年之俗梦;紫清宫深,涵藏万古以云扃。藏真洪井,制律伶伦。十二音旋于空谷,百代韵流之杳冥。是以玉笛湖头,恍闻天籁之奏;乐神宫里,长绕钧天之听。石刻洪崖,留九龄之遗咏;苔封青壁,记武穆以曾经。云生玉气,月浸松青。僧寮以灯共佛火,丹炉而篆接竹町。此乃尘寰之胜境,亦为天地之幽馨也。
第四段:镜韵(去声二十四敬)天地为炉,玉琴为镜。临潭照影,可鉴鬓发之秋;倚石听泉,能悟空灵之性。骚人至每生思古之情,尘客游尽洗逐名之净。嗟乎!洪崖石瘦,流传九曲而歌;丹井泉清,成就千年之咏!
[注释 相传黄帝乐臣伶伦受帝命制造乐器、制定音律。他遍访群山,来到豫章(今南昌)的西山(即梅岭),在洪崖丹井处隐居。伶伦见西山之水飞鸣而下,满山翠竹修长挺拔,便获得灵感。他取竹于山解谷,选取厚薄匀称的竹子,削去枝叶,将竹子两节中间的部分裁下,试着吹出各种音调。经过不断摸索,伶伦根据凤凰鸣叫的声音,以三寸九分长的竹管为器,按高低不同的音调制成了十二根律管,定五音、创十二律。因此,伶伦被誉为 “华夏音乐的鼻祖”,也被称为 “洪崖先生”。他在山中采药炼丹,为汲好水炼仙丹,在山涧龙潭处凿开了井洞五口,这便是 “洪崖洞” 及 “洪崖丹井” 的来历。
洪崖隐者即黄帝时期的音乐大臣伶伦,他精通音律,创制乐理,后来到豫章的西山(今湾里梅岭一带)隐居修炼。为了炼制丹药,他在山中凿井取水,因长期炼丹,井中留有丹砂之色,故而被称为 “丹井”。洪崖隐者凿岩炼丹的行为,赋予了洪崖丹井神秘的色彩,使其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景观,还成为了蕴含着道教文化和修仙传说的圣地。洪崖丹井因伶伦在此断竹裁律吕、炼丹等传说而闻名,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后世许多文人墨客也因这些传说而前来游览、题刻留记,进一步提升了洪崖丹井的文化影响力。
传说中,洪崖先生(伶伦)在此凿井炼丹,他开凿了五口井,这五口井即 “五井涵空” 景观的由来。五口井形态各异,或深或浅,井水清澈,常年不涸,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空灵之气。“涵空” 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井水清澈透明,倒映天空的景象,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美感, 郭璞在其游仙诗中写道 “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郭璞曾亲自到梅岭一带吟游。梅岭的洪崖丹井是 “豫章十景” 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郭璞在游历过程中,被当地的美景所吸引,他可能循着洪崖先生的足迹,在洪崖丹井间聆听山水乐曲,感受这里的清幽与神秘,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留下了与洪崖丹井相关的诗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让洪州(即洪府)闻名天下。而南昌的古名洪州、洪都,其名称是由洪崖丹井引申而来。唐朝 “茶圣” 陆羽游历天下,品鉴各地泉水,对洪崖丹井的泉水赞誉有加,将其列为 “天下第八泉”。宋朝淳熙年间,海陵周次张、龚中,邺枚惟等人留下石刻,内容为 “以淳熙乙已(公元 1185 年)冬,携樽访药血,徘徊不觉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与乐而忘归”,记载了他们当时游览洪崖丹井的情景和感受。 翠岩寺:翠岩寺是 “西山八大名刹” 之一,与香城、双岭、云峰、奉圣、安贤、六通、蟠龙齐名,历史上曾香客云涌,盛况空前,是佛教文化在当地发展的重要见证。紫清宫:紫清宫是道教场所,在 “洪崖丹井” 附近,与翠岩寺相邻,道、佛两家在此相争建宫立寺,使得这一区域观、寺遍布,紫清宫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道教宫观2。洪崖石刻:洪崖石刻主要分布在洪崖峭壁上,这里岩壁峭立,众多石刻分布其中。唐代文学家张九龄曾游历洪崖丹井,被此地的美景和悠久历史所吸引,并留下了相关诗作。其《登楼望西山》中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还” 的诗句,张九龄的到访和题诗,为洪崖丹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武穆” 即岳飞。岳飞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曾慕名来到洪崖丹井1。他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所吸引,在此游览并题刻留记。丹炉:传说古代黄帝乐臣伶伦在洪崖深处,凿井炼丹,使用的便是丹炉,这便有了洪崖丹井的名号,丹炉也成为了传说中炼丹的重要器具,承载着人们对于古代仙人炼丹求仙的想象
港湾渐大
发表于 2025-5-7 15:05:10
122号冯干劲(江西景德镇)
《青白赋》
(以"清德润物,妙器传神"为韵)
原夫昌南故郡,陶玉新州。孕三宝而凝秀,汇五方以通流。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翠色;风回窑火夜明时,万杵声稠。宋赐年号,始著景德之名;元设局司,遂开官匠之畴。此乃天工开物之枢,文明吐曜之眸也。
若夫埏埴为器,水火相俦。澄高岭之琼屑,炼瑶里之精璆。素胎映月,疑姑射之冰魄;釉色含烟,恍湘娥之云裘。旋轮而万象生,方圆在掌;刻坯而三光现,造化从游。尔其七十二道工序,道道见禅心;一百零八匠门,门门藏鲁眸。此诚格物致知之极,穷理尽性之俦也。
至若青白瓷魂,素以为绚。影青漾越窑之波,卵白凝邢窑之霰。梅瓶纳四时清气,冰裂纹生;玉壶盛九域甘泉,雨过天现。西人惊雪拉同之妙,海舶载文明之光;东瀛慕砧青之名,茶道添禅悦之眷。此则器以载道之征,技进乎艺之验也。
既而御窑龙火,官造鸿猷。永乐甜白映日,宣德霁红凝旒。成化斗彩,点染未央之春色;康熙墨翠,氤氲太乙之云舟。郎窑红似朝霞初染,美人醉如夕照未收。更兼唐英督造,窑神册修。集历代之大成,熔南北之刚柔。此实百工呈巧之盛,万国来朝之由也。
韩勇
发表于 2025-5-7 17:19:52
352号韩勇(江西九江)
白鹿洞书院赋(律赋,以“书院洞开,文光永耀”为韵)
原夫鹿洞三兴,肇基匡庐。李渤隐此,白鹿悠居。凿石引流,成一方之幽胜;结庐授业,启千载之圣渠。洎乎南宋,紫阳煖舆。立规明训,正学注疏。格物致知,阐程朱之奥旨;居敬穷理,汇濂洛之渊书。尔乃构精舍,理太虚,使荒陬化邹鲁,令绝学续薪闾。
观其规制精严,气象桃绽。礼圣殿巍峨,奉先师之灵位;御书阁高耸,藏宸翰之华面。枕流石畔,时闻弦诵之声;碑刻廊前,尚存先儒之砚。至若棂星门启,纳天地之英华;泮水桥横,育俊乂于黉院。斯诚理学之渊薮,人文之盛宴也。
然则探其灵秀,忘彼青笼。石径盘纡,苔痕渐拢。溪流漱玉,似传往圣微言;松籁鸣琴,恍和诸贤尊孔。昔人已渺,然遗韵犹存;白鹿无踪,而灵氛长动。游者至此,莫不涤虑澄怀,思接千载,神明心空。
逮乎朱子兴教,圣道宏开。订《揭示》以垂训,集生徒而育才。明诚两进,知行并培。于是四方学者,负笈云来。或辩利乎月下,或覃思于庭台。遂使蛮夷之地,长叹礼义之梅。
至其千载薪传,一脉斯文。虽历兵燹而屡圮,每值盛世必重殷。今观满架芸编,皆探赜索隐之作;盈门青袂,尽砥德砺才之君。或论道于松轩,或穷经于夜云。使洙泗遗风,复振于今闻。
若乃圣教重熙,儒风丕永。书院非徒存古迹,更续新景。紫阳之学,融贯中西;白鹿之规,涵容千省。使修齐之道,薪火长传;平治之心,经年预警。
方今春诵夏弦,朝稽夕光。石泉可濯尘襟,云壑足慰清霜。是以居者久乐,游者忘乡。仰耿烈之前修,思接千载;慕高蹈之白鹿,神驰八荒。信知文运之兴替,实系国运之盛昌。
赞曰:白鹿山居文运照,千年书院中兴俏。紫阳心法续千年,国学重光江右耀!
汪燕琴
发表于 2025-5-7 21:24:24
本帖最后由 汪燕琴 于 2025-5-7 21:26 编辑
修身立德赋
文/438汪燕琴(安徽)
修身之本,立德为基。灌五常以至善,崇三古以思齐①。见贤而修己,求智则问师。虽富乃谦之有礼,纵贫而乐之无颓。克己而践行,积仁增义;求知乃理会,无愠多思。
方其慈孝治家,文明兴国。诚乃孝为先,良为德。老莱著彩②,侍奉高堂以博熹娱;虞舜感天③,孝恭后母而成伟绩。重教育才,强闻博识。千琢万磨则成器,璞玉须雕;细研深读而通经,真知可觅。守寸心之洁,润子孙于雨露清芬;存一念之慈,留天地之平和气息。
且夫历事深乎抱朴,交心达乎厚诚。与其巧诈,不若宽明。遗清白留其正气,谢纷华蓄其幽情。恩立因仇,不若于恩仇俱泯;德彰始怨,偏宜于德怨尽仍。守我禅心之礼,随伊天命④之程。春至时和,花铺好色;年来岁稔,人遣善行。文绮无奇乎恰好,品优绝异乎独清。稽夫持操守,揽功名。心抵星空,承含露之粪虫脱壳;怀揣梦想,秉耀天之腐草化萤⑤。
是知尽抛在世之浮华,当学前贤之仁圣。先哲引经,后人传咏。日日匡规,时时箴警。于浪静风恬之处,明心体之本然;于云深月黑之中,见人生之真境。心若冰壶,不染尘埃;志如松柏,岂惧权佞。逢荣富而不骄,遇困摧而执定。若晨昏乃自省,如琢如磨;纵尘嚣之纷扰,亦持亦静。岁月悠悠,此心弭永哉。
注释:
① 解释:三古,
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 所指时限各别。;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②出自《老莱娱亲》
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出处: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③虞舜孝感动天,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一个故事,讲述了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④天命: 指自然的规律、法则。
▶ 《荀子‧天论》: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诚明》: “是以天之命, 物之性, 本非志意所与;而能尽其性, 则物性尽, 天命至, 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无不通。”
⑤“粪虫”二句:古人认为蝉的幼虫寄居在粪土中。
腐草:《礼记》:“季夏之月,腐草为萤。”
【翻译】
粪土中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以后,却在秋风中吸吮洁净的露水为生;腐败的草堆毫无光泽可言,可是由它化生的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荧荧光亮。真正的高洁能够出污秽而不染,而真正的光明也不会淹没于黑暗。
一念若水
发表于 2025-5-7 21:35:46
本帖最后由 一念若水 于 2025-5-7 21:41 编辑
439号吴东燕
明月赋
观乎月乃阴灵,云多妙相。夜色初临,华灯已上。三颗两点之稀星,欲起欲圆之月亮。登远岫而分明,望夜空而澄朗。行大漠,疏尘世则孤高;上危楼,近月轮则虚旷。玉兔飞银汉而溶溶,银蟾出扶桑而盎盎。
继而徘徊腾跃,迤逦坠颠。瞬间涌出白银之地,须臾推来碧玉之盘。光照山川而澄澈,影沉湖海而婵媛。月光皎皎,状似仙人之宝鉴;月色团团,形如鸾镜之悬天。锦云收则清影溢,玉轮转而银汉旋。靥靥繁星而皆避,晶晶碧浪而狂翻。桂树婆娑,吴刚不解斫轮之意;金樽酩酊,李白虚传问月之篇。倒映水波则滟滟,西移花影则妍妍。宛宛上弦之半璧,纤纤初魄之眉弯。
况乃人有悲欢,月分圆缺。人行素影则跟随,云破清姿则出没。月生沧海之间,月落空山之穴。登高怀远,吊古意深;展卷遥思,分茶静阅。东坡思弟,惟能千里而婵娟;太白举杯,狂欢一觞而孤孑。张若虚之春夜,盖压全唐;李后主之深秋,相思彻骨。叹嫦娥吞药之伤情,怜后羿断魂之泣血。潸然热泪之满襟,至此幽情之难绝。
每至中秋时节,此夕欢情。天涯与共,膝下欢声。掬水相留而浮动,凭栏对酌而空明。开美酒佳肴于月夜,聚亲人远客于花厅。笑语盈盈,举千杯而畅饮;儿孙济济,弹一曲而至诚。铭记中华之忧患,增添盛世之安宁。此乃尘世团圆之乐哉!
周国昌
发表于 2025-5-8 01:28:59
本帖最后由 周国昌 于 2025-5-8 22:10 编辑
江西辞赋培训班第九、十次作业
77号周国昌(江西南昌)
自选内容,写一篇赋,骈赋律赋都可,韵部不限,注意句式句法要正确使用,各种隔句要正确,注意虚词使用,韵的使用,提引词使用,布局、立意方面。
游安微黄山赋
以“峰驰剑立,云海霞光”为韵。
观夫苍茫万叠,巉峭千重。出红日,耀劲松。松携雾而风吟韵,气贯虹而翠濯峰。是以游客如川,汇彩旗之招展;卧枝似鹤,伫秋色而从容。
嗟乎烟岚缥缈,紫黛叁差。看九野之清霄,群戟矗立;览一时之碧落,万马奔驰。感辛弃疾之检校(1),叹太史公之文辞(2)。
且夫山谷氤氲,风光潋滟。横云鸿于柳台,耸鲫岭之天堑。电光一线,启通天之窄门;雷势千钧,挥贯日之长剑。
观其萝薜树幽,莲花峰煜。藓壁闲眠,岩台兀立。蹬道凌兮似虬腾,游人缀也如蚁集。合掌敬,参禅乃相随;低眉虔,问道而作揖。然则乘槎之何迟,驾凤之何急。
且夫莺歌细细,草色殷殷。藤漫垂丝,风摇来去;身犹飘蝶,霞染衣裙。有峻岑之舞袂,且平野之腾云。饮流霞而醉天籁,放彩笔而书韵文。
于是黄山千寻,翠壁万载。松生石梁,日出云海。观冉冉之喷薄,搅动流金;赏纷纷之通明,惊飞炫彩。
若夫日沉犹返照,山寂杳昏鸦。移步也几人笑语,远眸兮何处桑麻。脉脉余辉,温连绵之挺竹;萧萧落叶,坠烂熳之落霞。
惟夫攀纤索,过叠冈。左凝水墨,右耀橙光。登石阶也腿软,过藤树而花香。石猴身前,岂三秋之暮霭;光明顶上,惟一片之斜阳。至矣哉岁月是春,歌神州之壮丽;江山如画,颂祖国之富强者也。
注(l)、(2):在辛弃疾词《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中,把山、松比作检校的士兵,比作司马迁的文章,雄浑深沉,典雅劲健。
不悔今生
发表于 2025-5-8 05:47:08
不悔今生 发表于 2025-5-5 23:18
张家口赋(以“可爱家园”为韵)
明珠塞外,瑰宝之家园。明代张文,始修城堡,高三丈三尺之高,四里十三 ...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