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长京 于 2025-5-7 16:11 编辑
洪崖丹井赋 (以山水灵镜为韵)
第一段:山韵(上平十五删) 若夫云飞梅岭,日息西山。丹崖高耸于云表;翠瀑直冲于石湾。黄帝乐臣,断竹而裁律吕[1];洪崖隐者,凿岩以炼金丹[2]。危崖静倚,曲径幽攀。五井涵空[3]而清湛,千峰积翠以坚顽。郭璞吟游[4],曾拍仙肩于句里;子安作序[5],更标洪府于人间。
第二段:水韵(上声四纸) 观夫碧潭波,丹井 水。色澈晶莹,味甘 淳美。冽比琼浆,清逾玉髓。泠泠若星斗之光;缕缕似烟霞之紫。临流洗耳,可乘幽境之闲;汲井烹茶,能解尘心之累。能疗疾于凡躯,实通神于妙理。品泉陆羽[6],标作人间之八泉;题碣龚中[7],铭为物外以奇址。
第三段:灵韵(下平九青) 若夫乐高人杰,境胜地灵。翠岩[8]钟响,惊破千年之俗梦;紫清宫[9]深,涵藏万古以云扃。藏真洪井,制律伶伦。十二音旋于空谷,百代韵流之杳冥。是以玉笛湖头,恍闻天籁之奏;乐神宫里,长绕钧天之听。石刻洪崖[10],留九龄之遗咏;苔封青壁,记武穆以曾经。云生玉气,月浸松青。僧寮以灯共佛火,丹炉[11]而篆接竹町。此乃尘寰之胜境,亦为天地之幽馨也。
第四段:镜韵(去声二十四敬) 天地为炉,玉琴为镜。临潭照影,可鉴鬓发之秋;倚石听泉,能悟空灵之性。骚人至每生思古之情,尘客游尽洗逐名之净。嗟乎!洪崖石瘦,流传九曲而歌;丹井泉清,成就千年之咏!
[注释 [1] 相传黄帝乐臣伶伦受帝命制造乐器、制定音律。他遍访群山,来到豫章(今南昌)的西山(即梅岭),在洪崖丹井处隐居。伶伦见西山之水飞鸣而下,满山翠竹修长挺拔,便获得灵感。他取竹于山解谷,选取厚薄匀称的竹子,削去枝叶,将竹子两节中间的部分裁下,试着吹出各种音调。经过不断摸索,伶伦根据凤凰鸣叫的声音,以三寸九分长的竹管为器,按高低不同的音调制成了十二根律管,定五音、创十二律。因此,伶伦被誉为 “华夏音乐的鼻祖”,也被称为 “洪崖先生”。他在山中采药炼丹,为汲好水炼仙丹,在山涧龙潭处凿开了井洞五口,这便是 “洪崖洞” 及 “洪崖丹井” 的来历。
[2]洪崖隐者即黄帝时期的音乐大臣伶伦,他精通音律,创制乐理,后来到豫章的西山(今湾里梅岭一带)隐居修炼。为了炼制丹药,他在山中凿井取水,因长期炼丹,井中留有丹砂之色,故而被称为 “丹井”。洪崖隐者凿岩炼丹的行为,赋予了洪崖丹井神秘的色彩,使其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景观,还成为了蕴含着道教文化和修仙传说的圣地。 洪崖丹井因伶伦在此断竹裁律吕、炼丹等传说而闻名,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后世许多文人墨客也因这些传说而前来游览、题刻留记,进一步提升了洪崖丹井的文化影响力。
[3]传说中,洪崖先生(伶伦)在此凿井炼丹,他开凿了五口井,这五口井即 “五井涵空” 景观的由来。五口井形态各异,或深或浅,井水清澈,常年不涸,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空灵之气。“涵空” 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井水清澈透明,倒映天空的景象,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美感, [4]郭璞在其游仙诗中写道 “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郭璞曾亲自到梅岭一带吟游。梅岭的洪崖丹井是 “豫章十景” 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郭璞在游历过程中,被当地的美景所吸引,他可能循着洪崖先生的足迹,在洪崖丹井间聆听山水乐曲,感受这里的清幽与神秘,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留下了与洪崖丹井相关的诗句。 [5]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让洪州(即洪府)闻名天下。而南昌的古名洪州、洪都,其名称是由洪崖丹井引申而来。 [6]唐朝 “茶圣” 陆羽游历天下,品鉴各地泉水,对洪崖丹井的泉水赞誉有加,将其列为 “天下第八泉”。 [7]宋朝淳熙年间,海陵周次张、龚中,邺枚惟等人留下石刻,内容为 “以淳熙乙已(公元 1185 年)冬,携樽访药血,徘徊不觉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与乐而忘归”,记载了他们当时游览洪崖丹井的情景和感受。 [8]翠岩寺:翠岩寺是 “西山八大名刹” 之一,与香城、双岭、云峰、奉圣、安贤、六通、蟠龙齐名,历史上曾香客云涌,盛况空前,是佛教文化在当地发展的重要见证。 [9]紫清宫:紫清宫是道教场所,在 “洪崖丹井” 附近,与翠岩寺相邻,道、佛两家在此相争建宫立寺,使得这一区域观、寺遍布,紫清宫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道教宫观2。 [10]洪崖石刻:洪崖石刻主要分布在洪崖峭壁上,这里岩壁峭立,众多石刻分布其中。唐代文学家张九龄曾游历洪崖丹井,被此地的美景和悠久历史所吸引,并留下了相关诗作。其《登楼望西山》中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还” 的诗句,张九龄的到访和题诗,为洪崖丹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武穆” 即岳飞。岳飞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曾慕名来到洪崖丹井1。他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所吸引,在此游览并题刻留记。 [11]丹炉:传说古代黄帝乐臣伶伦在洪崖深处,凿井炼丹,使用的便是丹炉,这便有了洪崖丹井的名号,丹炉也成为了传说中炼丹的重要器具,承载着人们对于古代仙人炼丹求仙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