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回复: 0

2025词班第二讲作业点评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176

回帖

23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70
发表于 昨天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掬心书院、唐韵书院2025公益诗词班
《词班第2讲作业点评》
词第二讲作业:全体学员填一首《忆江南》韵部自选,题目自拟
要求:第三四句,要求对偶。
作业截止时间:8月29日晚8点
评审老师们辛苦了
词第二讲点评值班表
1~6点评老师:一念
7~12点评老师:了心
13~18点评老师:人生似梦
19~24点评老师:无常
25~30点评老师:沐承
31~36点评老师:御风
37~42点评老师:总评慕远
43~45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1~6点评老师:一念
1.忆江南•清秋夜
学员02苏景烟
三更夜,明月上高楼。谁赋江南千古恨,卿云西域一壶秋,刀剑斩离愁。
窗下坐,落寞眼中留。犹忆佳人情未了,却吟诗梦怨难休,提笔盼重头。
一念老师点评:开篇“三更夜,明月上高楼”,以三更的静谧深夜与高悬的明月组合,营造出清冷、孤寂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为全词定下情感基调,让人瞬间沉浸于这清秋夜的独特情境中,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般借月营造氛围的巧妙,虽情境不同,但都以月为引勾勒出特定画面与情感。
“犹忆佳人情未了,却吟诗梦怨难休”直白地抒发出对佳人的思念以及内心难以排遣的愁怨。这种真挚的情感流露,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容易引起有相似情感经历者的共鸣,恰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
“卿云西域一壶秋”一句中,“卿云”本就有祥瑞之意,此处与“西域一壶秋”搭配,将西域的秋景幻化成可容纳于一壶中的独特景象,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给人以新奇之感,展现出词人独特的构思。
上阕中“谁赋江南千古恨”与后文“卿云西域一壶秋”“刀剑斩离愁”之间逻辑联系不够紧密,江南的千古恨、西域的秋景以及用刀剑斩离愁,这几者之间的过渡略显生硬,没有形成一个自然流畅的情感与意象链条,让读者在理解时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去梳理其中的关系。
部分语句较为直白,如“窗下坐,落寞眼中留”,而有些表述又偏于文雅奇幻,如“卿云西域一壶秋”。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得词作在整体协调性上有所欠缺,未能形成一种统一且独特的语言韵味。
词主要围绕对佳人的思念以及自身的离愁展开,但在主题深度上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仅仅停留在情感的抒发层面,没有深入探讨这种情感背后所反映的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等内容,使得词作的思想性略显不足。
在意象营造、情感表达和用词想象力方面有一定亮点,但在逻辑连贯性、语言风格统一性和主题深度上存在明显不足,若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作品将更加出色。68分。
2.忆江南•伤春
学员92风信子
春将暮,飞絮绕空飘。风卷落花红满地,雨催新绿草连霄。愁绪上心梢。
一念老师点评:开篇“春将暮”三字,精准点明时节,为全词奠定了伤春的基调。紧接着“飞絮绕空飘”,进一步渲染暮春之景,柳絮漫天飞舞,如雪花般在空中飘荡,生动地展现出暮春时节特有的纷乱与迷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柳絮纷飞的场景之中,真切感受到时光流逝、春光将尽的惆怅。
“风卷落花红满地,雨催新绿草连霄”一句,对仗工整且画面感极强。狂风卷起,落花纷纷,红遍满地,尽显残春的凄凉与破败;细雨滋润,新绿萌发,草色连天,又透露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一衰一荣,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如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般,在对比中引发读者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结尾“愁绪上心梢”,直接抒发了伤春之情。词人目睹暮春之景,心中愁绪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表达自然真挚,毫不做作,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词人内心的惆怅与哀伤,容易引起共鸣。
部分表述较为直接,缺乏一定的含蓄性和文采。例如“愁绪上心梢”,直接点明愁绪,若能像辛弃疾《丑奴儿》中“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以淡语写浓愁,纳兰性德《生查子》中“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用花下孤影喻相思之愁等,有愁不言愁的表达手法,会使词作更具韵味和感染力。
整首词主要围绕伤春这一主题展开,但仅仅停留在对暮春景色的描写和伤春情绪的表达上,没有进一步挖掘伤春背后的原因或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悟等,主题深度稍显不足。
尽管有时令特征的精准凸显、富有张力的画面描绘和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但在语言含蓄性和主题深度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74分。
3.忆江南•秋思
学员78闲云野鹤
秋风起,梧叶坠阶前。淡月悬窗凉意重,鸣蛩填砌客愁抟。吟断旧乡关。
一念老师点评:此词开篇“秋风起,梧叶坠阶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日图景。秋风乍起,梧桐叶纷纷飘落,堆积在台阶前,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紧接着“淡月悬窗凉意重”,淡月高悬于窗前,清冷的月光洒下,更增添了几分寒意,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丝丝凉意穿透身心,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浓郁的愁绪。
词中运用了秋风、梧叶、淡月、鸣蛩等典型的秋日意象,这些意象都具有浓厚的悲秋色彩。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梧叶飘零寓意着生命的凋零和离散的哀愁;淡月则增添了清冷、孤寂的感觉;鸣蛩(蟋蟀)的叫声在秋夜中格外凄厉,更烘托出客居他乡的愁苦。它们相互组合,生动地展现出秋日的凄凉和词人内心的惆怅。
结尾“吟断旧乡关”,直接抒发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吟断”二字,强调了思念之深、之苦,仿佛词人用尽全身力气去吟唱对故乡的眷恋,却依然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部分表述较为直接,缺乏一定的含蓄性和文采。例如“客愁抟”中的“抟”字,虽然有聚集之意,但在这里使用略显生硬,不够自然流畅。若能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象征手法来表达愁绪,会使词作更具韵味和感染力。
全词基本按照景语到情语的顺序展开,先描绘秋景,再抒发秋思,结构上较为常规,缺乏一些起伏和变化。若能在中间部分增加一些情节的转折或情感的波动,如回忆故乡的美好往事,再与眼前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会使词作的结构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
它在意境营造、意象选取和情感表达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具有一定的古典诗词魅力,但在语言含蓄性和结构丰富性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76分
4.忆江南•洪城好
学员80冷梅
江右妙,风物自含情。滕阁檐前涛韵远,赣江堤畔画船轻。灯火彻宵明。
一念老师点评:开篇“江右妙”点明洪城所处的大致地域,“江右”在古代常指代江西地区,让读者迅速知晓这首词描绘的是江西洪城的风光。紧接着“风物自含情”,赋予洪城的风物以人的情感,生动地传达出洪城独特的魅力,仿佛每一处景色都饱含着深情,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品味,为全词奠定了对洪城赞美与热爱的情感基调。
词中选用了“滕阁”“赣江”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洪城意象。滕王阁是洪城的标志性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滕阁檐前涛韵远”,既描绘出滕王阁飞檐的优美姿态,又通过“涛韵远”暗示了赣江水流的悠远和滕王阁所承载的千古文化韵味。赣江是洪城的重要水系,“赣江堤畔画船轻”,展现出赣江堤边画船悠然飘荡的画面,给人一种闲适、惬意的感觉,动静结合,生动地勾勒出洪城的水乡特色。
“灯火彻宵明”一句,描绘出洪城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温馨的氛围。整首词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洪城画卷,既有白天的壮丽景色,又有夜晚的璀璨灯火,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洪城的独特魅力。
整首词主要侧重于对洪城风物的描绘,虽然表达了对洪城的喜爱之情,但情感相对较为表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没有进一步阐述洪城对词人内心的触动、引发的思考或者与之相关的情感故事,若能融入一些个人对洪城的独特感悟或回忆,会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性。
部分用词较为常见,如“妙”“情”“远”“轻”“明”等,在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缺乏独特的创新性和表现力。若能使用一些更具个性、新颖的词汇来描绘洪城的景色和表达情感,会使词作更加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它在地域特色展现、意象选取和画面营造方面表现出色,具有一定的古典诗词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但在情感深度和语言创新性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78分。
5.忆江南•归梦
学员79邹新亮
昌城夜,弦月半悬弓。两岸灯花粼水去,孤舟云影黯亭空。归梦绕帘栊。
一念老师点评:此词开篇“昌城夜,弦月半悬弓”,便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清冷的昌城夜景图。弦月如弓半悬天际,为整个场景奠定了清幽、孤寂的基调。后续“两岸灯花粼水去,孤舟云影黯亭空”,进一步渲染氛围。两岸灯花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流缓缓逝去,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之感;孤舟之上云影徘徊,空亭黯然,更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惆怅。整体意境营造巧妙,宛如一幅古典的水墨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冷的昌城夜晚,沉浸在淡淡的哀愁之中,颇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那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词中对景物的描写细腻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两岸灯花粼水去”,将灯花在水中的倒影以及随水流动的动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闪烁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消逝;“孤舟云影黯亭空”,孤舟、云影、空亭这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孤独、寂静的画面,让人如临其境,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空旷和寂寥。
结尾“归梦绕帘栊”,没有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而是通过“归梦”这一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归乡或归往某个心之所向之地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符合古典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让读者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深情,余味悠长。
部分用词较为常见,缺乏独特的创新性和表现力。例如“弦月半悬弓”中的“弦月”和“弓”的比喻虽能描绘出月亮的形状,但这种表述在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未能给人带来特别新颖的感觉;“两岸灯花”的“灯花”一词也相对普通,若能使用更具特色、更能体现夜晚独特氛围的词汇,会使词作更加出彩。
整首词主要围绕昌城夜景和归梦展开,但在主题的深度挖掘上有所欠缺。仅仅停留在对景色的描写和归梦的浅层次表达上,没有进一步探讨归梦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若能深入挖掘主题,会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感染力。
虽然意境营造和画面感方面表现出色,具有一定的古典诗词韵味,但在用词的创新性和主题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75分。
6.忆江南•夏居
学员90陈玲
居方好,风过藕花桥。翠盖擎珠摇碧水,红蕖凝露曳清宵。蝉语伴凉潮。
一念老师点评:此词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夏日水墨画,开篇“居方好,风过藕花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处清幽雅致的居所,微风轻拂过开满荷花的桥畔,瞬间将读者带入宁静美好的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能嗅到那缕缕荷香,感受到夏日的惬意与闲适,颇有“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悠然意境。
词中运用了诸多典型的夏日意象,“翠盖”指荷叶,“红蕖”为荷花,二者相互映衬,色彩鲜明。“翠盖擎珠摇碧水”,将荷叶比作翠绿的伞盖,托着晶莹的露珠在碧水中摇曳生姿;“红蕖凝露曳清宵”,把荷花描绘成凝聚着露水,在清幽夜晚轻轻摆动的娇美模样,生动地展现出夏日荷塘的生机与活力,如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蝉语伴凉潮”一句,以声衬静,蝉鸣声与凉潮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凉的氛围。恰似“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声音的描写,更增添了环境的清幽之感,让读者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受中,沉浸于夏夜的宁静之中。
部分表述较为直接,缺乏一定的含蓄性和文采。如“居方好”,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居住环境好,但若能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样,通过委婉的方式传达出对居所的喜爱和自我精神境界的彰显,会使词作更具韵味和深度。
整首词主要侧重于对夏日居住环境的描绘,情感表达相对较为浅层,仅停留在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和享受上,未能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若能融入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对时光的珍惜等情感,会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感染力。
在意境营造、意象选取和声景融合方面表现出色,具有一定的古典诗词魅力,但在语言含蓄性和情感深度上还有待提升。若能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情感的挖掘,相信作品会更加优秀。70分
7~12点评老师:了心
7.忆江南•秋雨惹离愁
学员11树秀梅香
萧萧夜,秋雨惹离愁。欲托鸿雁传书去,却恐云湿难赴邮。此情怎生收?
了心老师点评:此小令以夜雨离愁为主题展开,起拍萧萧夜,很有代入感。然后展开夜雨,让情感加深,七言后句,句子显得生涩,不够流畅自然。煞尾情感处理的很不错。让情感延绵不绝,耐人寻味。注,此小令不符合平仄格式。还望日后写好,能自检。不要在格式上出现问题了。问候。
8.忆江南•家住鹭洲
学员17惜尔
天桥望,如织是车流。三角梅花开正艳,宽平街道映琼楼。家住鹭江头。
了心老师点评:小令画面效果还是体现的很好,情感也通俗理解,只是如织的车流与梅花,街道,显得不是那么搭配,虽然知道景色本就如此。而此小令其主旨中心要体现什么情感,不是那么突显,这里吃亏了。还望日后在,情感或喜,或悲,或洒脱等等上,彰显清晰些。问候。
9.忆江南三首
学员30船夫
忆江南•观孙学步
孙儿步,似醉步蹒跚。藕手摇风犹学翅,璃眸翻坎越横栏。晨旭醉心肝。
了心老师点评:很有生活的趣味,把孙儿学步的模样描绘的很生动,若说不足,唯有七言璃眸翻坎越横栏,句子生涩。不够流畅自然。煞尾做的很好,道出来对孙儿的情感。问候。
忆江南•谁补旧年华
儿时忆,食饮绿无瑕。薯蔓攀篱铺玉路,溪泉捧手胜仙茶。谁补旧年华?
了心老师点评:回忆旧时光的小令,虽然朴实,但食饮二字有些笨拙生硬。还望斟酌。七言处,处理的很闲适,煞尾做的也不错,问的让情感延绵不绝。言辞组织上在自然些会更生动有趣。问候。
忆江南•天坑
勾意念,诓指五湖鲜。噬骨嗲声呈诱码,弄眉佳丽侍人前。花呗笑翻天。
了心老师点评:这首词写的接地气。讲诈骗写的比较形象。起拍的勾、诓直指坑的做法。接着用对仗句,细描勾、诓的具体做法,也是对起拍的生动描绘和补充。最后煞尾笑,也是结果。与起拍勾连紧密,布局合理清楚。在戏谑中完成了描绘骗子嘴脸的任务。写的很不错的一首词,就是略有点油味。
10.忆江南•江南梦
学员81余永平
江南梦,魂系入云霄。夜枕蛙声眠浅浅,晨披春色步迢迢。心浪逐船高。
了心老师点评:这首词整体布局不错,但表述还有待加强。起拍破题,好。魂系入云霄,系、入,用一个即可。对仗句做的不错。想写江南的美景,但选景不佳。没有写出江南的独特魅力,景物不典型。煞尾不错。继续加油!
11.忆江南•柳絮
学员73行稳致远
杨花落,飘逸到山泉。风动碧流惊锦鲤,日移幽径破苍烟。身与玉溪闲。
了心老师点评:这首词写了一片或一些幸运的杨花,落在山泉,自由自在。小词布局清晰,情感一致,特别是对仗句写的灵动,很不错的一首词。
12.忆江南•秋笙怨
学员58冰凌
蛩声切,柳影晓窗摇。雁语西风飘落叶,月残红袖写清寥。情断藕花凋。
了心老师点评:这首词的渲染一种凄凉的情感,从作者选取的意象就可以看出。但是选取的意象太多,蛩声、柳影、晓窗、雁语、西风、落叶、月残,藕花凋等,景物过多,画面杂乱,减弱了这首词的感人魅力,继续加油!
13~18点评老师:人生似梦
13.忆江南•秋燕归
学员85葛志强
秋光里,斜照染江村。旧燕啄泥寻故垒,新霜欺叶覆荒痕。归意满柴门。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秋燕归,一般燕子都是春天来了的物象,秋天大雁也是要回南方的,估计是写对秋燕的一种期盼吧。可以写成晚燕也行,初秋的燕子。新霜说明是初秋之际,和前面相回扣。一个寻,一个覆,更是体现了秋燕的多情和不舍之前。表达了燕子对故垒的迷恋。结拍归意满柴门更是让主题升华。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燕子再次归来的期盼。
14.忆江南•青花瓷
学员38王莉
天青色,幽淡素胎妍。坯上轻描藏雅韵,釉中浅绘露清颜,窑火越千年。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词写青花瓷外部特征和它的制作过程,描写细腻形象学习了。可见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很强。值得我们去学习。
15.忆江南•江南好
学员91丹顶鹤
江南好,最美是秋光。稻熟穗垂沉甸漾,勤耕晶粒集金仓。丰稔共欣觞。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词写江南好,次拍紧接着写怎么个好法,不过对偶部分不工整。再改一下会更好。
16.忆江南•大明湖
学员77张宝荣
明湖好,携手共兰舟。十里荷风扶碧水,一城泉涌载秾愁,月上柳枝头。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诗写大明湖的美景,碧水说明是白天所看到的景色对吧。次拍对仗也是不工整,改一下,再一个那个秾愁也不好。整首词写游大明湖的所见所感,最后留恋不舍的晚归。描写生动,学习了。
17.忆江南•怀去年的初秋
学员32寒玉
秋风又,舒卷旧纱帘。绻卧窗西犹有忆,促膝门北白茶煎。暮色笼炊烟。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整首词写回忆去年的秋天,次拍紧接着写醉卧回忆曾经的金色秋季,说明心情是不错的。转拍煮茶体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结拍写暮色苍茫不觉到了夕阳西下的时间,表达了一种自在潇洒的秋光。起拍景写有点直白了,可再炼。再一个标题改下,是怀秋天还是怀念过去的秋天呢,模糊了,补充下会更好。整体还是不错的。
18.忆江南•百丈山
学员06肖正英
凉风沁,一觉已微寒。叠嶂禽鸣惊耳目,回溪云度散烟澜。翠竹理峨冠。
人生似梦老师点评:起句凉风改山风好一点,这样就和题目相互紧密了。次拍从听觉表达出一种叠嶂鸟鸣的气势感。转拍写溪水的美景风情,结拍写烟散后的美丽景象和翠竹理峨冠相并,写出了山的雄伟壮观和高大。整首词描写细腻生动。学习了。
19~24点评老师:无常
19.忆江南•江南春日
学员75梅影
江南好,春景最宜人。初绽樱花留别韵,斜临微雨送香尘。风软似含颦。
无常老师点评:情景交融,结有韵味!
20.忆江南•赏秋
学员08史忠和
秋来了,天地一泓同。村野缤纷香百里,金光鲜耀韵千重。云淡雁凌空。
田地里,老叟乐融融。层茧磨穿收果硕,铁肩承重获粮丰。心比夕阳红。
无常老师点评:上片起得随意,景从大处落笔,无大错也无出彩之处。语言朴实无华,有情感在里面。
21.忆江南•西湖即景
学员25中国书画
西湖美,秋月照苏堤。楊柳拂风裙袖舞,水波摇影玉人移。能不令人迷。
无常老师点评:无大错也无出彩句,美的事物大家都喜欢欣赏,词人也一样。
22.忆江南•秋风瑟
学员09萧闲
秋风瑟,斜雨透青衿。败叶趋炎随逝水,寒枝守节立疏林。谁解夜深沉?
无常老师点评:情感基调一致,对偶句意象寒枝守节意有所指,立意较好。
23.忆江南•秋光
学员88塔拉
谁挥笔,万物换新装。雁阵翩飞天水碧,莺声啼唱稻金黄。何处不秋光。
无常老师点评:自问自答,把秋景的美好顺义自然的写出来,布局有巧思。
24.忆江南•秋田好
学员89希之
秋田好,硕果复重添。西陆秸秆青又嫩,新生苞米灿还甜,能不喜秋田?
无常老师点评:唱赞秋收之作,老调子了,有情感在里面。
25~30点评老师:沐承
25.忆江南•秋兴
学员18美好人生
秋风起,一叶坠亭台。不着纤尘随露落,携来清意入襟怀。心自畅然开。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整体上脉络清晰。七字句采用流水式半对偶,尚可。只是小小的树叶,携来清意,个人感觉有些牵强。
26.忆江南•秋景
学员03静雪
斜阳外,雁字写长空。远岫云闲书翠黛,平沙波静映残红。人在画图中。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前几拍通过视野转换将不同意象串在一起,使意象多而不乱,很好。七字句意境犹为开阔,颇有王摩诘之风。煞尾将人引入却又嘎然而止,画龙点晴又留下想象空间,不错。只是七字句中“书”字可琢。
27.忆江南•家乡美
学员52好雨
家乡美,最美在秋天。霜染枫林红似火,风摇溪水碧含烟。嘉景梦流连。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七字句对仗工整,景物描写生动细腻,唯“摇”字可琢。
28.忆江南•江南雨
学员42无言
江南雨,零落滴窗棂。梦里笑声频起落,醒来环顾却空庭。方觉影伶仃。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整体脉络还算清晰。只是作业要求七字句对偶,填词时至少要能半对偶。这首词七字句内容有些泛了,特别是前一个七字句缺乏具体事物或事件,让人不知所云。另“落”字重了,小令中尽量避免不规则重字。
29.忆江南
学员66云水无心
童年忆,最忆是春光。野菜泥芽晴暖日,榆钱邻院矮东墙。曾自采清香。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整体脉络清晰。两七字句运用意象叠加的写法,意象多而不杂,有条有理组成了春日生机勃勃画面。煞尾画龙点睛,一个“曾”很好照应了起拍。只是“泥芽”这个说法生硬了些。这首词总体来说,填得很好。
30.忆江南•雨
学员22烟雨朦朦
秋雨落,凉意满窗纱。阶下青苔凝露重,墙边红槿湿枝斜。闲坐品新茶。
沐承老师点评:问好词友,格律无误,七字句对仗也算工整。这首词不足之处在于,中间两个七字句与前后没衔接好,没有顺着前两拍心境来写。
31~36点评老师:御风
31.忆江南•苏州行
学员67无名草
江南好,最好是姑苏。水抱城隅花抱屋,月临楼影燕临湖。能不忆园都?
御风老师点评:平仄合规:2、五言句式符合“上二下三”3、七言句词性相对、结构一致;4、用韵符合“2、4、5句押韵;5、全词无无规律重字,“抱”字为刻意选用的动作词,强化“环绕”的景致特点,非杂乱重字。6、脉络“总起——聚焦——写景——抒情”逻辑清晰。
32.忆江南•明湖美
学员83琴袖
明湖美,画舫在悠游。烟柳吟风依石畔,晴荷怜影照清流。能不醉兰秋?
御风老师点评:1、平仄合规:2、五言句式符合“上二下三”3、七言句围绕明湖秋景,对偶工整。4、用韵平声押韵,位置正确。;5、全词无重复用字,无杂乱重字问题。6、脉络“赞景——写动——绘静——抒情”脉络连贯。
33.忆江南•盼归
学员12诗韵含芳
长风急,举目盼归舟。檐下蛛丝牵旧念,阶前梧叶叠新秋。何以解离愁?
御风老师点评:1、平仄合规:2、五言句式符合“上二下三”3、七言句对偶工整,借景物抒旧情,写新时,情景对应,对偶工整。4、用韵平声押韵,位置正确。5、全词无无规律重字,用字简洁有序。6、脉络“衬景——点题——融情——抒愁”脉络清晰。好!
34.忆江南•秋荷
学员10松风。
秋雨过,起早看塘荷。千杆莲蓬呈绿黛,数支花瓣舞婆娑。浮叶荡珠罗。
御风老师点评:1、平仄合规:2、五言句式符合“上二下三”3、七言句对比鲜明,对偶工整。。4、用韵平声押韵,位置正确。5、全词无重复用字,无杂乱重字问题。6、脉络“背景——起兴——绘荷——补景”脉络连贯。
35.忆江南•登楼远望
学员33彼<岸>
登楼望,斜照曳金鳞。远岫含烟凝翠玉,平沙栖鹭立黄昏。风月正销魂。
御风老师点评:1、平仄合规:2、五言句式符合“上二下三”3、七言句意境上,一写远山,一写近沙,空间对比鲜明,对偶工整。4、用韵平声押韵,位置正确。5、全词无无规律重字,用字凝练。6、“动作——近景——远近结合——抒情”脉络清晰。
36.忆江南&#8226;处暑溯溪
学员72风姿
秋虎炙,郊野觅清源。踏石拨云溪濯足,戏蝉惊鹭谷聆泉。心逐故山垣。
御风老师点评:1、平仄合规:2、五言句式符合“上二下三”;3、七言句意境上,一写远山,一写近沙,空间对比鲜明,对偶工整。4、用韵平声押韵,位置正确。5、全词无无规律重字,用字凝练。6、呈“背景——行动——细节——抒情”递进。
37~42点评老师:总评慕远
37.忆江南&#8226;之夏
学员28号陈辉
江南笑,郁郁闹痴蝉。出水红莲倚菡萏,入冰绿豆沁沙丸。心悦岂如颠?
慕远老师点评:此阕小令意象稍显堆砌,“郁郁闹痴蝉”中“郁郁”与“闹”搭配略滞,“痴蝉”拟人前面没有铺垫,所以稍显刻意。“出水红莲倚菡萏”中“红莲”与“菡萏”义近,有重复之嫌。结句“心悦岂如颠”口语化,与前文意象风格稍隔,情感递进稍显突兀,未能收束出余韵。
38.忆江南&#8226;蝴蝶舞
学员23禅墨
蝴蝶舞,花海向瑶台。两送时长难舍别,谁知缘许迫分开。生世永相随。
慕远老师点评:此阕小令辞意浅白,少蕴藉之致。“花海向瑶台”稍空泛,“瑶台”与蝴蝶花海的关联弱,意象衔接生硬。“两送时长”语显赘余,“时长”可由“送”字暗含。结句“生世永相随”直白说教,与前文“难舍别”“迫分开”的情感张力脱节,既无反转之妙,亦少余味,失却小令含蓄之美。
39.忆江南&#8226;丹桂落
学员55感恩
丹桂落,西岭渐秋凉。花坠林间山瘦影,风摇月下谷幽香。独坐暗神伤。
慕远老师点评:此阕小令意象稍显散乱。“西岭渐秋凉”与“丹桂落”衔接略疏,地理空间感模糊。“山瘦影”拟人生硬,“花坠林间”与“山瘦”关联牵强。“风摇月下谷幽香”虽有画面,却与结句“独坐暗神伤”的情感勾连不足,景情游离。整体少凝练之致,未能以景托情显余韵。
40.忆江南&#8226;夏日草原
学号50岁月凝香
风丝软,灯火映青岗。牧笛吹开千顷绿,牛羊行碎一坡芳。心上梦悠长。
慕远老师点评:此阕小令意象稍显矛盾。“风丝软”写柔风,然“灯火映青岗”时序不明,白日草原难见灯火,夜景又与“千顷绿”“一坡芳”的明丽景象扞格。“牧笛吹开千顷绿”拟人夸张失度,牧笛与草场葱茏无必然关联。结句“心上梦悠长”空泛,与前文草原实景未能形成情感闭环,少含蓄余味。
41.忆江南&#8226;梦回陋居
学号93饶水花
辞家久,归梦陋居期。风雨枝头乌鶂&#8204;绕,晨昏窗外鷾鸸&#8204;徊。逢节不堪思。
慕远老师点评:“风雨枝头”“晨昏窗外”的时空对仗尚工整,借禽鸟意象隐托乡愁,有含蓄之意。
但是“辞家久”与“归梦陋居期”意近,稍显重复。“乌鶂”“鷾鸸”皆为生僻鸟名,堆砌感重,且普通读者难辨其意象指向,反损共情。结句“逢节不堪思”直白,未能与前文禽鸟绕徊的怅惘感深度勾连,余味不足。
42.忆江南&#8226;崂山游
学员40菡子
崂山美,胜境醉凝眸。叠嶂浮岚铺翠锦,澄波辉日起银鸥。欢溢自难收。
慕远老师点评:“叠嶂浮岚铺翠锦”一句,以“翠锦”喻山峦云雾,画面感尚可,色彩鲜明。但是“胜境醉凝眸”直白浅露,少蕴藉。“澄波辉日起银鸥”与“叠嶂”句虽分写山水,却无有机勾连,意象呈并列堆砌。结句“欢溢自难收”口语化,与前文写景的雅致感脱节,且未能升华观景之乐,失却小令余韵,整体稍显平铺直叙。
43~45点评老师:总评信马由缰
43.忆江南&#8226;济南三咏
学员82号无痕之痕
其一&#8226;趵突泉
泉声沸,三窟雪涛重。漱玉浮光琼蕊散,润泽青石薜萝浓。清冽胜瑶钟。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泽”是入声字,用在此出律。用“沸”来形容“声”,不是不可以。但是来形容泉声,特别是趵突泉,还是欠妥的。见过趵突泉的都知道,“沸”是它的标志性形态而非声音。另外,用“窟”字来指趵突泉的泉眼,也欠妥当。窟本意是土穴,多指地表或地下可栖之穴。其余不错,尾句的比喻也很有想法!
其二&#8226;大明湖
湖光好,历下藕风浓。千顷碧荷摇月影,一城山色入明瞳。舟系柳桥东。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如果不是当地人,或不了解大明湖与历山的地理关系。这首词看起来,湖与山之间的跳跃,还是有些不太好入境的。另外,远景与近景,以及昼与夜之间的转接也欠流畅。
其三&#8226;千佛山
佛山翠,钟梵绕云松。磴道千年聆舜乐,龛光万象照禅空。霞抱衲僧红。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佛”“万”出律。注意“佛”是入声字。尾句有凑韵之嫌。
44.忆江南&#8226;春帘外
学员05~翀
春帘外,烟雨洗孤愁。一院梨花初染泪,半池萍碎未盈眸。风絮敲西楼。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梨花”是偏正结构名词,“萍碎”是主谓词组,对仗不工。形容方面,“初染泪”尚可,“未盈眸”就牵强了。
45.忆江南&#8226;春日
学员56御风
春正好,烟柳绕芳丛。风拂桃花红缀锦,雨滋芳草绿铺绒。沉醉画屏中。
信马由缰老师点评:“烟柳绕芳丛”一句似不合群,可再斟酌一下。其余不错,尾句虽看似直白,但却让整首词多了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9-1 07:15 , Processed in 0.053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