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东华帝君

五期赋班第5讲作业 点评老师:掬心

[复制链接]

0

主题

8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发表于 2024-6-12 12: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虚心 于 2024-6-12 12:29 编辑

第五讲作业
18号虚心(高永胜)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无乃
师无惩戒之权,生无敬畏之心,无乃不可乎?
2.孰与
概率统计孰与立体几何易?
3.与其……孰若……
与其蜻蜓点水虚敷衍,孰若脚踏实地做功课。
4.何……之为
基础不牢,何以能力为?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伏羲画卦,具体而微占宇宙,
宣父删诗,择优去粗创诗经。

韦文朱武,周官仪礼参道精,
阳孝尊忠,报国良臣心秉赤。

刺骨示警,苏秦夜读意志坚,
焚须挚诚,李勣侍姐深情表。

点评

2,3对,1典故马蹄不对,就两种,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典故化用还算不错,第一次学习,作业这样,表扬,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4-6-12 12:18
造句还可以提升,加油  发表于 2024-6-12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1
发表于 2024-6-12 12: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
22钰杰(张玉洁)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a."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造句:节能源俭物命而留与后人,不亦仁乎?
b.“孰与”:与…比怎么样
造句:利孰与名重?
c.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造句:与其老来悔伤,孰若年少勤学。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烈裔刻虎,温峤燃犀。】
笔下生花,烈裔刻虎读者叹;言中有意,温峤燃犀闻者惊。
【鸡黍张范,胶漆陈雷。】
行言践诺,鸡黍张范信为先;做善为仁,胶漆陈雷义当重。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
志存高远,麟阁成名;才学广深,云台显贵。

点评

还不错,表扬,一下子就懂了,加油,继续保持  发表于 2024-6-12 1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发表于 2024-6-12 12: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心 发表于 2024-6-12 12:12
第五讲作业
18号虚心(高永胜)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感谢校长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6-12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26609676 于 2024-6-13 12:15 编辑

赋五期第五讲作业:
08丁素梅(清馨)
作业练习: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
造句:乃旷世奇才,楚王何以昏聩也?
2、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
造句:银装为山川所披锦绣。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一一以......为
造句:隐者以幽居之,皆为淡利也。

二、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1、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伊籍字机伯,山阳人也。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即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籍之机捷,类皆如此,权甚异之;郦生,即郦食其。秦末汉初儒生,追随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封高粱侯。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造句:机伯应变,仲谋惊受其羞也 ;沛公崇礼,郦生可助以雄图。

2、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史记,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读乐毅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汉书,司马安,黯姉子也。与长孺同传。为人谄佞,善事上下,故四至九卿之位。班固曰:安文善巧,故每读其传而叹息。黯,於减切;应璩,字休琏,汝南人博学好属文,魏明、文帝世,歴散骑常侍。齐王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秉政,多违法度,璩为《百一诗》以讽焉,其畧曰:“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璩初为侍郎,又为常侍,又为侍中,故云三入。”
造句:马安巧言,乃精明而进升;应璩廉政,以书警言故三入。

3、蔡琰辨琴,王粲覆棋:
蔡琰,字文姬,中郎将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妙于音律。邕曰:‘偶得之耳。’琰曰:‘吴札观风,知兴亡之国;师旷吹律,识南风之不竞。由此言之,何不足知也”;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锺繇、王朗等虽名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造句:邕女妙音,师旷辩才而留史;惊世奇才,璨之博学惊众人。

点评

3,有典模型,马蹄也对,加油,继续保持,你可以的  发表于 2024-6-12 16:34
2化典不明显,马蹄同样不对  发表于 2024-6-12 16:33
典故模型有,遵循尾巴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就行  发表于 2024-6-12 16:32
造句2勉强,不通顺  发表于 2024-6-12 16:31
良禽择木而栖这句原句子太多,后面也不合适,这个造句没处理好  发表于 2024-6-12 1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24-6-12 16: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班第五讲作业
10尘封的时光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①“……孰与……”
冬梅之傲雪,孰与夏荷之不染?
②“不亦……乎”
春则赏花,秋则撷叶,不亦悦乎。
③“何以……为”
苟有家资万贯而无罅隙之空得以安享生活,何以财为?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①台乌成兆,屏雀为媒。

译文:汉代朱博担任御史大夫,府中种植有柏树,树上有乌鸦栖息,后称御史台为乌台。唐代柳仲郢担任谏议大夫,每次升官,都有乌鸦聚集,五天才散。唐高祖的皇后窦氏的父亲,在嫁女时曾画二孔雀于屏上,说谁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将女儿嫁给谁,结果唐高祖李渊二箭各中一目,于是娶了窦氏。

造句:鸦集枝头,欲聚满堂之吉兆;鹊描屏上,将喧一世之良媒。

②倚闾贾母,投阁扬雄。
译文:王孙贾的母亲用自己倚靠里门等候儿子归来的事例,激励儿子为君主尽忠;扬雄被编造符命、触怒王莽的学生刘棻牵连,将被拘捕,吓得从天禄阁上跳下,险些丧命。

造句:心原淡泊,何用倚闾;行自清高,勿需投阁。

③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译文:伯俞泣杖:汉韩伯俞性至孝,尝有过,母亲杖打他,他哭泣说:往者杖尝痛,知母健康:杖不痛,知母力衰,是以悲泣。”墨翟悲丝: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人称墨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此作墨翟悲丝,通称悲染。

造句:恭待双亲,莫泣将衰之杖;慎调五色,何悲已染之丝。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24-6-12 21: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灵雁书竹 发表于 2024-6-11 19:28
赋五期第五讲作业
21号~王凤英

谢谢掬师!辛苦了!已修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4-6-12 22: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作业
03号皮皮普(杨秀波)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陈述句式,关联词“无以”:
修筠持节,风霜无以改其贞。
2.感叹句式,关联词“何其”:
观夫京洛之风光,湖山之野望,何其烂漫!
3.反问句式,关联词“得无......乎”:
念碧水东流,韶华易逝,得无衔悲乎?

二、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1.萧收图籍
秦都既破,远谟出于寸心;汉室将生,图籍入于一握。
2.孔惜繁缨
贶赐繁缨,于奚可哂;倾崩礼乐,夫子长嗟。
3.卞庄刺虎
管子不吝一言,周知物性;卞庄得降二虎,洞察时机。

点评

造句和骈句不错,言之有物,文字功底不错,继续保持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1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05号朵朵~刘艳芹
第五讲作业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判断句用“者 ,也”造句:师者,为人师表也。常冠以辛勤园丁称之,其志可谓山之仰止者,其华更为莲花之高洁也。

被动句:“为,所”
且为社会之基而碌,并以桃李满天下为怀者。

成份省略句:观其品,若梅兰之风骨自清也;看其心,如松柏之坚韧也。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释义:】商朝的开国君王商汤在大败夏桀后遇十七年大旱。他不同意用活人祭天求雨的做法,却剪发向天祷告,他的诚意感动了上天,于是普降喜雨。
汉高祖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后途经沛县时邀集乡亲宴饮。他乘兴一边击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一边唱起《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表达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渴求人才的心情。
造句:
商王祷雨,解万民之心声也;汉祖歌风,呼百姓之士气也。

【仕治远志,伯约当归。】
【释义:】晋朝谢安,曾隐居东山,以后因为朝廷多次征召,他只好出山,担任大将军桓温手下的司马之职。当时有人送草药给桓温,中间有一味药名叫远志。桓温问谢安:“这种药为什么又名‘小草’?”谢安还没有回答,坐在旁边的参军郝隆(字仕治)就抢先回答说:“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他这解释,讽刺谢安在山隐居时好像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出山了只不过当个司马而已。
三国时蜀汉的大将姜维,字伯约,他原是魏国将领,后投奔了诸葛亮,和他母亲失散。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得到了母亲来信,叫他设法买“当归”。表面上看是叫他买当归药,实际上是说他应当回家和母亲相聚。姜维接信后便回信对他母亲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也用药名语意双关地回答了母亲。
造句:
投之乱世,出则不为当归也;
隐于东山,处则应有远志也。

【堂开洛水,社结香山。】
【释义:】堂指的是宋人文彦博所建的耆英堂。他曾以太尉之职留守在酉都洛阳,把居住在洛阳的德高望重者聚集在一起,名“洛阳耆英会”,并且还建耆英堂。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号为香山居士。晚年,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结香山社,由九人组成,时人有“香山九老”之称。“社结香山”就是指的这件事。

造句:留守洛水,呼德高者而交之;约于香山,唤志同者而聚之。

点评

表扬,这次作业不错  发表于 7 天前
造句可以,化典骈句也尚可,总的来说都不错,继续努力,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班第五讲作业
02曲锐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①“既…亦…”
既得笔下之飘逸,亦得风前之疏慵。
②“既…且…”
花外深潭,既薰且碧。
③“固…孰…”
固众生之所愿兮,孰能成而无形?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①相如完璧,廉颇负荆。
造句:相如完璧,蕴成千古之声名;廉颇负荆,彰显平生之气度。

②卫鞅行诈,羊祜推诚。
造句:卫鞅行诈,终成恨事;羊祜推诚,不占虚名。

③温公万卷,沈约四声。
造句:温公万卷,自笔下生花;沈约四声,凭风前载酒。

点评

表扬,很不错  发表于 7 天前
“既得笔下之飘逸,亦得风前之疏慵”这句诗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更体现了其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传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纷扰之外的宁静和自在,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  发表于 7 天前
其次,“亦得风前之疏慵”则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从容不迫的情感状态。这里的“风前”可能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如微风拂面的情境下,而“疏慵”则是一种放松、闲适的心境。这种心境与笔下的飘逸相得益彰,共同构...  发表于 7 天前
“既得笔下之飘逸,亦得风前之疏慵”这句诗或词,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境界和情感状态。 首先,“既得笔下之飘逸”描绘了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笔端的自由与灵动,这种“飘逸”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流畅,更是情感上的..   发表于 7 天前
化典骈句都不错,2马蹄不对了,就看尾巴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就行,文字功底不错,继续保持  发表于 7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尾狐 于 2024-6-14 00:08 编辑

第五讲作业
/29李艳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答:①虽则,犹
夏尽之时,静若参禅之翼羽。虽且残色苍黄,犹馀暗香娇露。
②乃知,其
乃知古往今来,观其万象。始至天清,匀开气爽。
③可谓,其,也
其雪夹之浽溦,其晶溶之田穑。可谓万物安眠,尘烟韬默也。
2、收集3《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答:①从龙介子,飞雁苏卿

介子:介子推,春秋晋人,曾随晋文公流亡,后来晋文公赏赐随从的时候却没有介子推,介子推便与母亲隐居起来。他的手下为他不平,在宫门上写:“有龙矫矫,遭天谴怒。三蛇从之,一蛇割股,一蛇入国,厚蒙爵土。余有一蛇,弃于草莽。”晋公感悟,求介子推,介子推不出来,他们就用火烧他的房子逼迫他出来,介子推竟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节就是为纪念他而沿袭下来的风俗。
苏卿:苏武,被关押在匈奴19年没有变心。昭帝又遣使到匈奴,苏武的手下常惠见到使者后,教他如此对单于说:“天子射于上林苑,一雁脚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人扣押在一个大湖边。”单于这才放苏武等人归汉
造句:介子重情,割股以烹羹食。苏卿守节,作囚乃传雁书。

② 景文饮鸩,茅焦伏烹。
 景文饮鸩:王彧,字景文,南朝刘宋时的重臣。宋明帝病重濒死的时候,担心王彧门族强盛,有碍社稷。派使者送诏书和毒酒去王彧府上,诏书送到的时候王彧正与客人下棋,他接过诏书,看完放在一旁,继续下棋,直到胜败定局,他把棋子放回盒中,这才缓缓对众人说:“皇上赐我一死。”说罢举起毒酒,边斟边对客人说:“可惜此酒不可相劝了。”说罢仰而饮之。

 茅焦伏烹:传言秦太后跟人私通,欲谋反,秦始皇把太后迁徙到雍地去。且下令:敢以太后事谏者杀。前前后后杀了上谏者二十七人。其中有个齐客名叫茅焦,他虽知进谏要冒遭杀之险,仍不顾死活进了谏,讲明利与害。说罢,自解衣愿受烹刑。他的言行,使秦始皇醒悟过来,请太后回咸阳,并立茅焦为仲义,尊为上卿。
造句:王彧伏诛,倾杯而尽。茅焦劝谏,至理相争。

③王戎支骨,李密陈情
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李密在文中陈述了自己因祖母刘氏病重,无法赴任的情况,表达了对祖母的孝顺之情和对朝廷的忠诚。他请求晋武帝允许他暂时不担任官职,以便能亲自照顾祖母。李密在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家庭情况,以及祖母对他的养育之恩,表达了他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依赖。

造句:王彧扶灵,三载乃支瘦骨。李密上表,一文则撼主君。

点评

造句不错,典故化用骈句也可以,还不错,有功底,注意标点符号,3句分句都要用分号,如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其余都不错,第一次学习完成的不错,表扬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4-6-20 03:38 , Processed in 0.1697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