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回复: 51

五期赋班第六讲作业 点评老师:慕远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05

回帖

135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练习:
1、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2、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3、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回帖

11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6
发表于 前天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五期第六讲作业:
07董国根
作业练习:
1、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壮句:于是王孙植,方术骑(《世说新语》:“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
紧句:九嶷泪滴,空谷袖寒(毛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长句:翠袖怜而幽独,缁衣报其平安(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竹报平安:“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2、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轻隔:乌云忽起,翻腾海之苍茫;暴雨将临,遮蔽天其惨澹。
重隔:见晨曦而消散,遁形无地;随晚照而旖旎,出彩多姿。
疏隔:惯逐风,落雨沉于地;常托月,和烟丽于天。
密隔:看苍狗之变形,应叹无常之世态;伴清风而入谷,谁知难得之幽居。
平隔:霭霭其云,檐间伫望;绵绵其雨,窗下坐听。
杂隔:一楼赫赫,得名之黄鹤不来;千载悠悠,曾识之白云还在;
3、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姜萍者,籍居涟水,就读中专。心喜服装,弃普高而不上;家非殷实,选专业而犹坚。自沉沉以技学,凭兀兀之诚虔。解家庭之资困,落工作之梦悬。不意逢机缘于旦夕,因数学而攀牵。遂而得名以改命,转运而逆天也。
盖全球数学大赛者,中科承办,阿里助财。无资涂之设障,借数学以搭台。誉享尘寰而贯耳,赛同诺奖而夺胎。遂引有为之俊杰,展天赋之奇才。
及姜萍之与其事也,见沧海之渺茫,入泰山之窈窕。苦蜀道之险长,步苏堤之昏晓。爰将释烦愁,销纷扰。若鸾凤之翔飞,似玉龙之夭矫。屏接万里之遐悠,声寂一时而幽悄。遇罴虎而力摧,叩塞关而战挑。飘飘兮一袭衣红,袅袅而伊人年少。
俟日出烟消,雨停风伫。考绩排名,按分式序。姜萍睹而魂惊,思而自语。彼天骄贵胄,藉藉者何多;非学霸诸生,栖栖也如许。幸哉无疑,嗟乎有予。名居十二,岂忘足胝手胼;夜至三更,不枉辛含苦茹。噫吁嚱!遂引网络腾嚣,头条沸煮矣。(《姜萍赋》片段)

点评

第三题的第四段:名居十二,岂忘足胝手胼;夜至三更,不枉辛含苦茹。这个隔句,有虚词应更佳!  发表于 前天 20:14
第二题的“重隔”,散,应平。其余不错。  发表于 前天 20:09
第一题不错,用典贴切。  发表于 前天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前天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1、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造句:
壮句:竹者,归草属,实木形。
紧句:经冬不凋,随春隧生。
长句:傲雪耐寒而列三友,筛风弄月而成四君。

2、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轻隔:于沧海生,随风而九霄动;成峰峦聚,化雨则万物荣。

重隔:晰五彩而折光,在朝在夕;步九霄而幻化,成兽成禽。

疏隔:起于岚,升而成楚王之爱;化为雨,落而是宋玉之情。

密隔:如帆影重重,行于海天之上,似风马猎猎,奔于旷野之滨。

平隔:淡淡乎玉纱之列;绵绵乎白絮之浮。

杂隔:朝红夕赤,老聃于炉前生火炼丹;北白南灰,王冕在纸上挥毫作画。

3、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观夫雨歇停,晨清爽。校园阒寂,曲径明朗。徜徉于玫瑰花侧,香馥心怡;盘环于云杉树丛,莺轻耳享。赩霞列于东岭,火著红纱;灰霭陈于西山,山排浊浪。俄而虹蜺圈嵌云幕,耀耀兮哪吒金刚圈舞;宏旷兮马良神笔挥荡。民谚有云:虹蜺出于东,云彩飘飘。虹蜺列于西,甘霖降降。余乃神飞思游,写诗于下:
         西虹锁云
西天岭上似妖来,火鸟神光巨笔裁。
一道金箍邪气压,黑云已是泪盈腮。
    自居桑梓数载,耕春锄夏,掘井汲泉。地泉之乳,渐显枯残。唯愿雨神倾顾,甘霖丰霈,吾乡丰延。



       

点评

学友没有全部掌握,还需努力呦!再仔细看看讲义吧。  发表于 前天 20:28
第三题,“校园阒寂,曲径明朗。”平仄错了,“寂”应平。“俄而虹蜺圈嵌云幕,”这个句子算什么句呢?赋段里面还夹杂一首七言诗?不伦不类。  发表于 前天 20:28
第二题的密隔句,“之上”后边应该是分号。平隔句错了,应该是四个分句。杂隔句,超过四字以上,应加虚词。  发表于 前天 20:20
第一题的紧句,“凋”应平。  发表于 前天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前天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期赋班第六讲作业
12七步居士(李旭忠)
一、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1.壮句:其性刚,其形柔。
2.紧句:无花之艳,有节之操。
3.长句:不为风雨所折,不为霜雪所欺。

二、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1.轻隔:观天之道,探自然之玄机;揽云之姿,识万象之变化。
2.重隔:或如锦绣之堆,绵延不断;或似波涛之涌,澎湃无疆。
3.疏隔:似龙腾,飞六甲以游霄汉;若凤舞,蹈九霄而戏彩囊。
4.密隔:或状如游龙,飘飖乎若神人之所倚:或形似奔马,渺渺乎若梦境之未央。
5.平隔:云之去来,皆顺天意;云之变化,皆合自然。
6.杂隔:或升或降,示人世盛衰;或暗或明,显命运跌宕。

三、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造段:夫兰者,花中之君子也。藏僻谷,匿穷乡。根固于土,叶饮于霜。姿婉约而典雅,香清冽而远扬。翠叶纷披,拂云梦之幽意;素心潜动,凝夜露之清光。
且言其兰,品高洁,性宁静。玉质含春,金声待鸣。香随夜月而清,姿伴晓风而行。不争春光,独享秋风之美;不羡桃李,自得山野之灵。
噫嘻!兰之君子兮,何其美哉!

点评

学友继续努力啊  发表于 前天 20:44
第三题:段首的漫句,尾字的实词应与后面的壮句、紧句等在同一个韵部。第一段其余还不错。第二段开始就乱啦!静,应平。春,应仄。清,应仄。段末的送语词前面的实字,也应押韵哦!  发表于 前天 20:44
第二题的杂隔句,四字以上,加虚字为佳。其余句子不错!  发表于 前天 20:37
第一题,壮句的两个分句,句尾应该平仄相对。紧句的两个分句,句尾应该平仄相对。  发表于 前天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回帖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前天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班第六讲11赵迎华作业:

1、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壮句:根倚石,影扶风。

紧句:凌寒守节,昂首牵云。

长句:聚贤约饮堪为雅,守节怀虚宜作邻。


2、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轻隔:舒卷何妨,任扶摇之漫漫;去留无意,于碧落之悠悠。

重隔:凭底色作青屏,遨游宦海;凝寒凉为素玉,扮美人间。

疏隔:向自由,无风何以致远;追时尚,有梦堪于真空。

密隔:谓之为虚也,其形亦梦幻;谓之为实也,其心亦空灵。

平隔:亘古风流,巫山一段;痴迷浪漫;泅渡千年。
(分别是巫山一段云和渡江云两个词牌)

杂隔:云雨当时,何示人间欢事;风云共处,可追梦里自由。


3、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关东红果第一村赋节选

观夫磐石南隅,旗星右鼓;沟出奇榛,坡生杂树。山依远古之鸿蒙,地处城郭之优部。明地理兮,则日照偏长;畅扶摇矣,而纤凝漫聚。露水均之于野,玉带缠腰;花果收之于林,暗香萦釜①。叹矣!青山绿水藏金,绮梦良田何估?若夫目光远瞻则思变,思想前卫而善谋。傍山傍水傍商兮,增产增绿增收也。红果攒枝,精研为锦绣;海棠嫁接,致富于庭楼。壮哉!千村示范,一品难求。
盖因能人善引,富路同奔。嗟呼!摇钱树,样板园。生态回归,引领民众之阔步;经济衍发,立足桑梓之广源。沐盛世泽膏,而快圆新梦,纳吉地祥瑞,而先捧宝盆。于是惊于乡村之巨变,慕于绿野之纷繁。漫舞瑶旌,则春声鼎沸;宏开驿路,而客语嚣喧矣!

注:①传说锅盔山是王母娘娘为截住这一带的泉水而令春神扣在这里的金锅。

点评

师妹努努力吧,对于学过一遍的你,这些细节应该注意到的。  发表于 前天 20:57
第三题:右鼓,后边应为句号。“叹矣!”“壮哉!”这两个叹词的位置,我以为转韵了呢。“青山绿水藏金,绮梦良田何估?”长句加虚词为宜。“新梦”后边应为分号。  发表于 前天 20:56
第二题,重隔句,四字以上加虚词为佳。平隔句,注意标点,第三个分句后应为逗号。另注意对偶。  发表于 前天 20:48
第一题的长句,加虚词为宜。  发表于 前天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发表于 前天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作业
20号紫羽(莫卫华)
作业练习:
一、、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1、壮句:植百地,阔千林。
2、紧句:筼筜之别号,君子之雅称。
3、长句:藏下土须四春,韬光养晦;冲霄汉仅月久,厚积薄发。
二、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
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1、轻隔:卷舒自如,映日辉而璀璨;随风变幻,截月华而清妍。
2、重隔:平和状若君子,温润如玉;平静意似湖水,波澜不惊。
3、疏隔:聚天边,静观人世之变;拂风散,闲看岁月之轮。
4、密隔:疏朗似画卷,点缀苍穹之美;
恬淡若诗篇,抒发内心之情。
5、平隔:厚重兮若帷幕,遮掩日月星辰;
轻盈兮似绸缎,舞动天际苍穹。
6、杂隔:若碧水悬于苍茫,映照天地之宽广;如蜃楼座于阔海,抚平人世之纷扰。
三、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段:若夫野火者,燃万物,序重生。炽烈之物也,而神光闪烁,何异天星之璀璨乎?烈火漫卷,赤焰万丈高;彤云熊熊,乾坤同色照。烘烘燃烧,焰光如昼烁霄汉;熔金烁石,草木枯焦无所逃。所以观其势,炽烈而灿烂;察其性,热烈而奔放。焚烧一切,势不可挡。火势渐弱,余烬火灵轻舞,如梦似幻,渐入宁静之疆。宛如智者,静默中蕴含智慧与力量矣。

点评

卫华贤弟,好好看一看讲义吧,有不明白的,随时在群里问一问。否则这样下去,学不出来的。  发表于 前天 21:11
第三题:1.韵字不清晰,乱了;2.四字以上应该使用虚词。总的说,第三题不合格。  发表于 前天 21:10
5、平隔,注意句子的马蹄“平仄仄平”,四字以上应该使用虚词;6、杂隔,“扰”应平。  发表于 前天 21:08
第二题:1、轻隔,注意对偶:卷舒自如/随风变幻;2、重隔,注意平仄,“子”应平;3、疏隔,注意对偶:聚天边/拂风散;4、密隔,注意句子的马蹄“平仄仄平”,四字以上应该使用虚词;  发表于 前天 21:07
第一题:紧句中的虚词“之”,用“其”更好一些。三小题错了,你答的不是长句,是隔句,“发”古仄,另外要注意对偶。  发表于 前天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发表于 前天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班第六讲作业:
17_徐本宽
一.以"竹"为题材,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1.壮句: 虚心竹,气节高。
2.紧句: 姿态潇洒,超凡脱俗。
3.长句:  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
二. 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1.轻隔: 云之起也,或幻作楼台之状; 云之行也,或化为龙凤之形。
2.重隔: 时而汇聚成海,波涛汹涌;时而分散如烟,飘渺无踪。
3.疏隔: 云之变,在于其变幻莫测;云之美,在于其自由不羁。
4.密隔: 翱翔于天际,掩映日月之光;屹立于云端,遮挡山川之秀。
5.平隔: 其状难描,或卷或舒;其形无常,或聚或散。
6.杂隔: 仰观仙苑之霄汉,偕烟共生;俯瞰尘世之山川,与雾同祖。
三.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参照《黄河赋》摘拟:
    高原挺脊,峻岭昂头。帘泻碧空,
浪铸其江山万里; 棹吟青史,韵存其华夏千秋。漠壁茫茫且怆,沙湖淼淼而酬。
    乃是羌笛声清,秦腔调亢。百篇诗景,众心仰乃崔嵬;一路驼铃,千载敲其泱漭。嗟乎:信天游唱其未来,羊皮筏追其梦想。大川之势积威,峭壁之岩舒朗。
    原夫昔者征行九曲,冲破万难。明千载贯通之血脉,仰万邦朝贺之羲轩。
    逢盛世,黄河顺畔而滋; 处明时,红日普天而照。颂神州屹立其东方,看航母护巡于南岛。今日国强且兵精,永年民殷而政皓。

点评

第三题还有点赋的模样,第一第二题为何惨不忍睹?  发表于 昨天 07:36
第三题:1.首段的段首没有发语词;2.整体造句、意脉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昨天 07:35
第二题:平仄方面,只有第四小题和第六小题是正确的,其余都没有走马蹄韵。  发表于 昨天 07:32
第一题:1.注意骈句的对偶;2.俗,古仄。  发表于 昨天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昨天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灵雁书竹 于 2024-6-19 16:54 编辑

赋五期第六讲作业
21号~王凤英
一、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答:
1、以“竹”为题裁,
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壮句:诚乃梢风劲,竹节坚。
紧句:虚心抱节,傲骨临风。
长句:绿竹纤细之柔美,长青之不败。

二、以“云”为题材,
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轻隔
云涛卷浪,浩浩兮若长河;
雪岭披纱,茫茫兮如玉宇。

重隔
看万里之晴空,白云朵朵;
望长堤之碧水,红鹤只只。

疏隔
墨云飞,风卷黄沙而漫;
寒雪落,雁辞塞北而归。


密隔
朵朵之云花,悠然于蓝天浩宇里;
条条之溪水,穿行于碧野晴川中。

平隔
万里云霞,珠光润玉;
一池湖水,柳浪披纱。

杂隔
道道霞光,横铺于长天广宇;
潺潺溪水,流淌于碧野高山。

三、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红色开鲁赋(以奕园人峨为韵)

王凤英
      
       夫开鲁者,赓续红色基因之小域也。观夫烈士陵园,英灵爱藉。深锁往事之桩桩,久萦辉煌之奕奕。苍苍翠色,举白塔之巍巍;凛凛雄风,扬威名以赫赫。痛怀国殇,哀祭精魄。树碑立传,敬敢为天下先;建馆溯源,承执念江山赤。广普教于子孙,延承续于根脉。至乃八路坑,东来陌。葬于沥胆披肝之躯,铭乎除奸杀恶之迹。而今壮士已长眠,精神却永泽。

        至如麦新纪念馆,红色教育园。展旧日之屈辱史,颂麦新之英烈魂。其抗日救亡,谱大刀进行曲;唤民觉醒,激热血战斗源。夫呐喊,震喧。临危而不惧,殷勤而笃奔。双膝盘于土炕,两腿奔于乡村。直以救家国,护儿孙。立马横刀,以捍长城不倒;驱倭除寇,愿与青山共存。曲谱道义,马定乾坤。虽命陨于开鲁 ,但功刻于国门!      

       若夫万发永旧址,东来镇前身。 十三敖包立,万千烈士陈。 尔乃痛忆沧桑,悲多少英雄故事;浩怀今古,兴几何志士仁人。不昔于生命,弃舍于至亲。逐杀顽匪,涤荡浊尘。如是之播火种,救乡邻。呜呼!大榆树之无名冢,黑龙坝之高若屯。麦新乡镇,建华村民。化地为名,以续精神之久久;修碑立传,于祭英烈而真真。薪火相传,载红色基因不灭;英魂赓续,让千古大业长春!      

       嗟夫!白驹过隙,岁月如歌。硝烟散去,社稷巍峨。开鲁家园,聚四海之灵气;红色圣地,植千秋以青禾。树红旗之艳艳,敬烈士之多多。梵音传于九域,种子漫于溪坡。此乃大气魄,小阎罗。革命洪流掀乎雪浪,爱国热情震乎山河。 噫嘻!烈士丰碑,威风震宇;中华热土,盛世祥和!


点评

第三题,学友赋作已经发表过了,和我的《房山赋》在同一页。为学友祝贺!有点小疑问:以“奕园人峨“”为韵)用的是平水韵还是词林正韵?还是新韵或者通韵?  发表于 昨天 20:53
第二题其余的句子还是不错的,点赞!  发表于 昨天 20:38
如果这两个字保留,那就在连续的五个实字之间加上虚字,如:朵朵之云花,悠然于蓝天浩宇之内;条条之溪水,穿行于碧野晴川之中。  发表于 昨天 20:37
第二题:密隔句,“里”“中”二字是废字,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有这两个字在,太拗口啦!  发表于 昨天 20:36
第一题:1、2小题不错;3小题,绿竹不是提引词,而是实词,所以上下句不能对偶。而且,上句的“美”和下句的“败”都是仄声,顺拐啦!  发表于 昨天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昨天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26609676 于 2024-6-19 20:08 编辑

赋五期第六讲作业:
08丁素梅(清馨)
1、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壮句:竿雄劲,节孤高。
      弯不折,春永驻。
紧句:循道含灵,表贞示节。
长句:守望墨客于草堂之外,伴其蒹葭于幽涧之侧。
2、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
杂隔句子。
轻隔:朝如少女,依碧落乃羞红;
晚似衰翁,挽青峰而戴白。
重隔:隐隐桓桓,吐山川以扮地师;
瞒瞒昧昧,吞日月而佯天狗。
疏隔:白云兮,喜之以传宿意;
乌云兮,悲之而寄遥情。
密隔:云行为施雨,云不语而怡然也;
     水为利万物,云生万物而不居。
平隔:至刚至柔,乃其性也。
至平至公,乃其道也。
杂隔:丝丝缕缕,来有影而随时变;
     团团朵朵,去无踪奇像无穷。
3、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竹赋》(清节翠雅,奇贤怀德)
观夫秀逸高雅,其雅在清。清如皎洁明月,雅在洁。洁胜冰川之白雪,所谓之高雅。惟岁寒喋默修身,兼具腊梅高洁、青松傲岸,品德超然,尔乃挺拔于天地之间。
偃而犹起,其竹节必露。潇洒挺拔之清丽,翩翩隽永之风范。清高正直,孤生崖谷而凌云。生机旺盛,永驻青春。嗟夫人不可居无竹,惟生而有节。青青新翠,亭亭玉立;德之交感,品必相符。隽永清馨,高贵品格之君;箨土而衍生,且以冠丛而称奇 。
斯乃清而不腴,叶深其翠。卓而不群,潇洒脱俗。虚其心,汲雨露而阔;历风寒而雄,实为节。霁雨虹呈,娟净掩面而浓蔽;素月朦胧,疏影银辉之披靡。
非草非藤,不蔓不馥。修禅而至贞,化境而出俗。独享板桥之画坊,摩诘吟啸于幽篁。噫嘻纵不及六逸,雅不过七贤。三时无屈,值冰雪以抒怀;且四季而不衰,立旷野而抱德。此生与之结缘,惟爱竹君之品格也。

点评

第三题:我觉得不是赋,而是古散文。不仅句式不对,用韵也不对。  发表于 昨天 21:06
第二题:重隔句,尾字的平仄错了;疏隔句,尾字的平仄错了;密隔句尾字的平仄也不对,而且,第二分句后边的虚字“也”纯属多余;平隔句尾字的平仄也不对;杂隔句尾字的平仄也不对,而且,字数也不对。  发表于 昨天 21:04
第一题:壮句,“折”古韵为仄,新韵为平,注意骈句的对偶;紧句还不错;长句问题来了,外和侧,平仄顺拐啦,对偶方面要注意,比如:守望/伴其。  发表于 昨天 2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昨天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封的时光 于 2024-6-19 21:35 编辑

赋班第六讲作业:
10尘封的时光
作业练习:
1、以“竹”为题裁,分别造壮句,紧句,长句。
壮句:而乃枝披月,干凌云。
紧句:绿影参差,青烟澹宕
长句:肃肃而知其气之凛然,
        森森而叹其形之清绝。

2、以“云”为题材,分别造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句子。
轻隔:动而随风,欲乱归鸿之翼;舒而向月,却牵羁客之愁。
重隔:随八风而卷舒,欲乱鸿翼;渡万里而消长,却牵客愁。
疏隔:动随风,欲乱归鸿之羽翼;舒向月,却牵羁客之清愁。
密隔:向日月而飘扬,欲搅乱归鸿之羽翼;因清风而舒卷,却牵来羁客之清愁。
平隔:向月飘扬,欲乱鸿翼;随风舒卷,却牵客愁。
杂隔:动而随风,欲搅乱归鸿之羽翼;舒而向月,却牵来羁客之清愁。

3、自选题材,自选韵字,编一个完整的赋段,要求包括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漫句,并且至少两节,转节处须转韵,转韵处加提引词。段首用发语词,段末用送语词。

竹赋
(词林正韵:清幽静远,高耸入云)
吾尝暂抛尘虑,信步出城。尔其溪边静守,桥畔相迎。于是乎闻凤鸣之历历,望鸾尾之青青。娟娟滴翠,天然无限之高情;矗矗生凉,自得一方之清境。夫其嘉霖初霁,笋尖犹缀嫩苔;犀角新匀,叶隙欲生云影。乃知雨露有灵,山河相映。


兼以清风骀荡,鸟雀啁啾。枝未折而鹊先飞,衣粘翠雾;影未分而径已合,露惹清眸。既而闻风声之细碎,叹心绪之难收。嗟古今之漠漠,感日月之悠悠。不觉野色迷离,斜阳渐晚。分肃肃之绿筠,闻泠泠之山涧。足令世事浑忘,前尘渐远。


复感其根延深涧,干接层云。抱耿耿之高节,凌茫茫之碧旻。凝露纵横,增苍凉之翠色;随风摇曳,藉荏苒之清氛。而乃点染梅兰,毗邻松柏。翠影依轩,瘦姿欹石。和淡烟之素景,繁叶蓊茸;浴凉月之流光,修枝净碧。于是天地无机,纤尘莫入。


遂使尘心静,暑热消。其身自正,其气自高。凤尾森森,怀七贤之放荡;龙吟阵阵,觉三径之逍遥。洎于陶令之归,岂唯篱菊;灵筠之逐,何必江涛。


况乃青玉远涵,健梢高耸。汇五彩之虹霓,集九皋之梁栋。虽无心入世,碧龙自化于葛陂;尚有韵经寒,冰实兹喰于青凤。观其静远清幽,何妨寄梦。脱若临江卜居,又何失香馨之节操者也。


点评

第三题:基本能成段,还是不错的。有几点需要注意:1.“音”出韵了;2.最后的漫句,为何没有押韵?  发表于 昨天 21:20
第二题:轻隔句,尾字平仄错了,可改为:动而随风,欲乱归鸿之翼;舒而向月,却牵羁客之愁。 重隔句还不错。疏隔句、密隔句、平隔句、杂隔句尾字的平仄也都错了。  发表于 昨天 21:13
第一题,基本过关。  发表于 昨天 2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4-6-20 03:40 , Processed in 0.1305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