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29 23: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
第三讲作业
128-廖国才
1. 收集5个不同时期的辞赋家及其代表作品。
1. 西汉·扬雄(前53—18)
• 代表作品:《甘泉赋》《长杨赋》
• 简介:扬雄是西汉后期辞赋大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其赋作模仿司马相如的宏丽风格,但更重讽喻,如《甘泉赋》借描写皇家祭祀暗谏奢华,《长杨赋》以田猎为喻批评劳民伤财。
2. 东汉·张衡(78—139)
• 代表作品:《二京赋》《归田赋》
• 简介:张衡的《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是汉大赋的集大成之作,篇幅极长且兼具铺陈与讽谏;而《归田赋》开创抒情小赋先河,表达隐逸之志,影响魏晋文风。
3. 南朝·江淹(444—505)
• 代表作品:《恨赋》《别赋》
• 简介:江淹是南朝骈赋的代表人物,《恨赋》与《别赋》以细腻笔触写人生憾恨与离愁,语言骈俪精工,情感深沉,被誉为“千古绝调”。
4. 北宋·苏轼(1037—1101)
• 代表作品:《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 简介:苏轼的赤壁二赋是宋代文赋的巅峰之作,融叙事、写景、哲理于一体,以散文化笔法打破骈赋束缚,展现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5. 明代·徐渭(1521—1593)
• 代表作品:《牡丹赋》
• 简介:徐渭是明代狂士代表,其《牡丹赋》以奇崛狂放的文风咏物,借牡丹的盛衰抒写个人愤懑,体现了晚明赋体向个性化、批判性的转变。
另外,还有清代·袁枚(1716—1797),代表作品《秋兰赋》。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咏物抒怀,体现了清代辞赋向个性化、小品化发展的趋势。
清代·纳兰性德(1655—1685),代表作品《五色蝴蝶赋》,喻人生无常,充满哀婉情调。
2. 收集5个不同功能划分的辞赋作品,并注明其划分类型。
1.讽喻劝诫类
作品:扬雄(前53年—18年)[1],字子雲,姓名又作楊雄,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人,西漢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作品《逐贫赋》。特点:通过虚构与"贫"的对话,讽刺社会嫌贫爱富之风,劝诫世人安贫乐道。
2.抒情言志类
作品:贾谊(前200年-前168年),世称贾生,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作品《吊屈原赋》特点:借悼念屈原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3.咏物状景类
作品: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生于湖北江陵[63]。中国南北朝后期官员、文学家,南梁中书令庾肩吾之子。作品《枯树赋》特点:以凋零的树木象征时代动荡与个人身世,融咏物与抒情于一体。
4.宫廷颂美类
作品:司马相如(?—前118年),原名犬子,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另一说法为巴郡安汉(今四川蓬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外交官。作品《上林赋》特点:铺陈汉帝国苑囿之壮丽、天子狩猎之盛况,歌颂王朝威仪。
5.哲理思辨类
作品: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作品《赤壁赋》(前/后赋)特点:通过赤壁夜游的意境,探讨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辩证关系。
3. 收集1篇讲义外关于美人描写的辞赋,并摘抄其中喜欢的句段。
我选择一篇《丽人赋》。
《丽人赋》是沈约的作品。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辞赋中与美人幽会的題材,自宋王以来,历代都有,如宋玉《神女赋》、马相如的《美人賦》、张衡的《定情赋》、王粲的《神女赋》、曹植的《洛神赋》。这类以美人为題材的賦、就写作程式而言、都是以讲故事或转述的形式展开。就描写内容而言、多着重炫耀外貌之华丽,姿态之窃窕。与前作相比。沈约的《丽人赋》,有继承,也有独特之处。描写的对象也是都市艳丽美人、全篇也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展开,转述美人的美貌和幽会情景。其独特之处在于在外貌描写上、不重夸饰,而着力于细微的动态中表现其感情和心理的变化。比如我喜欢的一句,就是:“响罗衣而不进,隐明灯而未前”。“落花入领,微风动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