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八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张志明

[复制链接]

0

主题

4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先秦·宋玉《高唐赋》
②“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
③“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东汉·曹植《洛神赋》
2. 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之:观秋之落叶,顿感忧伤。
其:其虽贫,而志坚强。 于:人相隔于千山,情同处于一室。
以:执素笔以寄意
而:君子贱其位而贵其事。
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乃:若事不遂,此乃功浅也。
者: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3. 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盖追先帝之殊遇。”——诸葛亮《出师表》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点评

第二题造句,个别句子取巧了,借用现成的句子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1015 姜义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①、屈原在《离骚》中所用动词开头的有“进不入以机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②、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用动词开头的有“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③、东晋文人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中用动词开头的“济栖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①、之: 天下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其:其如是,何以御之?
③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以: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⑤、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⑥、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自善其身。
⑦、乃: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者: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点评

注意:第二题的造句,需要自己理解虚词的意义,并自己造句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回帖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课后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出自唐王勃的《滕王阁序》
(2)、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出自先秦宋玉的《神女赋》
(3)、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出自西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1)、看秋山,五彩染,皆为自然之馈赠。
(2)、其势巍峨,其貌雄阔,登降陂陁。
(3)、疲惫倚于苍松兮,览瀚海而无穷。
(4)、善以养德,誓立天地之心;书续慧命,继往圣之绝学。
(5)、车行百里,路长目驱,而不知颠簸几何也。
(6)、复行则惊,一瀑飞漱山腰,形似织女缫丝缟。
(7)、时序八月,秋高气爽,邀友三五人。登西山之巅,晨光流露,紫气峦凝。即兴而发,乃咏诗以赞之。
(8)、有桥架于潭上者,潭清水碧,风动荷摇,芙蓉静暖。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出自先秦宋玉的《神女赋》
(2)、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出自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点评

2、第二题的虚词造句,能正确掌握虚词的用法,点赞!最好是造骈句,为以后的骈律赋打好基础。  发表于 前天 07:32
1、注意:《滕王阁序》非辞赋作品。  发表于 前天 0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回帖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何军
改正第四讲第二题作业:
用以下虚词“之乃其而于以则者”造句:

答:麻城肉糕,千载美食。称故乡之地标,乃游子之梦寐。其味勾魂,其香扑鼻。营养又新鲜,亮光而精粹。祈盼于他乡,寄邮于异地。以著名之特产,传深厚之情谊。望之则满面逢春,啖之则千杯不醉。于是肉糕乃游子之欢欣,宴筵之必备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
1010王莉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2、“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恍恍而外淫。” ——司马相如《长门赋》
3、“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曹植《洛神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辞赋于我,甚为深奥,甚觉其难,乃从智者而学,则奋励以求之。”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前赤壁赋》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

点评

第二题造句成段,虽短小,然虚词运用较精准,赞!建议以造骈句为好,为以后的辞赋创作打基础。  发表于 前天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017王明光
第四次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出处: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以“之”造句
余临太河之畔,见浩渺之波,汹涌澎湃,若万马之奔腾。
以“其”造句
余登鲁山之巅,极目四望。其峰峦叠嶂,若巨龙蜿蜒。
以“于”造句
余闲步于芳草园,见繁花似锦,争奇斗艳。
以“以”造句
夫书者,心之迹也。古之贤者,以笔墨抒怀,以文字传情。
以“而”造句
秋夜寂寂,月华如水。余独坐于庭,听风声飒飒,而虫鸣唧唧。
以“则”造句
学道者,贵在持之以恒。若朝勤暮怠,则难有所成;若浅尝辄止,则必无所获。
以“乃”造句
余于博物馆中,睹一古瓷,其胎质细腻,精美绝伦,乃匠人之心血,时光之馈赠也。
以“者”造句
金秋时节,菊绽于野。其色者,有黄如金,白似雪,紫若霞,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点评

2、第二题的虚词造句,整体还是可以的,虚词也基本掌握。“以”偏实了些。还是建议造骈句。  发表于 前天 07:38
1、第一题的《曹刿论战》,不是辞赋作品呀  发表于 前天 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次词赋学习作业:

学号:1008
学员:赵文超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璧之华裾:出自曹植《洛神赋》。
2.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出自张衡《归田赋》。
4. 问花无语,见花无期:出自清代尤侗《落花赋》。
3.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出自唐代王勃《寒梧栖凤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 “之”
登高以望四海,览天地之无穷,感人生之须臾。
2. “其”
幽兰生空谷,其叶濯清露,其香溢山涧,不为无人而不芳。
3. “于”
藏书于金匮之内,求学于圣贤之门,方得真知要略。
4. “以”
以笔墨抒胸臆,以双脚丈山河,不负平生之志。
5. “而”
临清流而赋诗,沐暖阳而长啸,乐而忘归。
6. “则”
顺天则时利,应人则政通,此治国之道也。
7. “乃”
泰山不辞抔土,乃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乃就其深。
8. “者”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善谋者成事,不善谋者败局。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若夫长年神仙,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譬众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出自东汉张衡的《西京赋》。
2.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出自战国宋玉的《风赋》。
3.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秋声赋》。

点评

第二题的造句,虚词运用很准确,d点赞!注意:7、8两小题的隔句,句尾平仄欠妥。以后在讲到“隔句”的时候,请注意分析掌握。  发表于 前天 0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回帖

2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0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包艳玲 于 2025-11-5 21:29 编辑

第四讲作业  
2008 包艳玲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可以播之于万古,可以流之于四遐。”(可以、表示可能、意愿动词)出处:温庭筠《再生桧赋  》。

2)“有味非甘,莫共三山芝校;无香可媚,难将九畹兰争。”(有、无,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动词)出处:陆龟蒙《书带草赋 》。

3)“若转于掌,乃是江妃之珠;如凝于盘,遂成泉客之泣。”(乃是、遂成表示判断动词)出处:白居易《荷珠赋》。

4)“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表示趋向动词)出处:苏轼《赤壁赋》
“狎兰房之伎女,去桂林之云日。”(去、表示趋向动词)出处:王维《白鹦鹉赋》 。

5)“览 九州之传奇,才子佳丽歌颂;观 四海之趣闻,名流义士赞赏。(览、观 表示动作、行为动词)出处:徐渭《梅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1)之:听书声之清脆,观笔影之婆娑。

2)其: 昔其同窗共读,岁月如歌。

3)于:播幽馨于今古,留清气于无垠。

4)以:携芳菲以向丽,沐色润其娇羞。

5)而:相见执手而恭迎,回响登堂而倩笑。

6)则:a、则绿草如茵。b、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7)乃:乃知良田万亩,黑土无垠。

8)者:丁香者,北国花王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于是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出处:苏轼《赤壁赋》。

2)且夫 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出处:司马相如《上林赋》。

3)客有 志业未如,居多不惬。出处:贾餗《庄周梦为蝴蝶赋》。

4)嗟乎!自然灾害人之所为也,世间应警醒矣。出处:

点评

第二题造句,“则”的用法尚需进一步分析掌握。  发表于 前天 0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前天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闲情赋)
②:甲马万蹄,卷飞尘而灭没;琼楼百尺,爆红烬之冥蒙。(馆娃宫赋)
③:浮北阙以光定,写南山而翠横。(曲江池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①之:秋染丹枫,似丹霞之漫野;冬披素雪,如琼树之连岑。
②其:观梅,叹其玉骨天成。
③于:牛羊牧于芳甸,蹄踏水滨;莺燕舞于晴川,影穿池岛。
④而、以:沙柳摇枝,映溪流而弄影;云杉耸干,摩霄汉以鸣琴。
⑤则:春临则乔木新芽,枝头凝露;夏至则苍烟密叶,树下浓荫。
⑥乃:格物乃知穷理,竹菊梅兰;从师而启雅篇,诗书画乐。
⑦者:松者,居岁寒三友之列。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③: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点评

从造句来看,能精准掌握虚词用法,且隔句漂亮,点赞!  发表于 前天 07: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11-8 00:29 , Processed in 0.0480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