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苏华
发表于 2025-3-10 17:50:35
第二讲作业
92.廖苏华(南昌)
一.辞赋中经常出现的5个地名,并说明一个出处
1.平阳: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車书,无救平阳之祸。
2.咸阳: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兰陵:韩愈《进学解》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逸于楚,废死兰陵。
——东曰:此题苏华兄作滴好!韩文公《进学解》,题目虽无赋字,然却恰是赋体!兄此题为诸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信息。
4.夏口:苏轼《前赤壁赋》西望夏口。
5.松江:苏轼《后赤壁赋》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芰荷: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
2.杜衡:屈原《九歌湘夫人》缭之兮杜衡。
3.春兰: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
4.橘:庾信《哀江南赋》橘则园植万株。
5.梅花:王勃《春思赋》雪裹梅花犯雪妍。
——东总评曰:苏华兄所作,十题全部引句,费心矣。且“兰陵”一题所作,妙不可言!好、佳、彩、妙!推荐大伙学习该作业,并空时自行学习韩文公《进学解》。
吴有芳
发表于 2025-3-10 18:40:54
151号吴有芳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
答:黄河(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北京(北平)、南京(金陵)、东京(开封)、西都(长安),出自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的《西都赋》。
2,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
答:竹、梅、兰、菊、莲,(萧译《采蓮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东曰:有芳老哥,你把梁元帝那个一个眼瞎爆仗的名字写错了。该赋不长,前几句是“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我群里对你和大伙简单聊聊这个萧绎去。
吴秀阶
发表于 2025-3-10 18:57:45
江西辞赋学会公益培训班第二次作业
学号475:吴秀阶(修水)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九域:指中国九州:冀、兖、青、徐、扬、豫、梁、雍。后为中国的代名词。
蜀川:蜀地一带。
秦川:是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是横贯陕西中部.甘肃东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八百里秦川”。
巴峡:巴县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也就是《华阳国志》里的巴郡三峡。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河湖泽,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文水底蕴的地理概念。
其中九域出自王勃《春思赋》中:“若夫年临九域,韶光四极。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芳椒:椒实而香,故名“芳椒”古人用于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芳香。
薜荔:桑科、榕属攀援,有祛风除湿,通血活络的药用价值。
辛夷:又名望春花,木兰科植物。
百合:百合科植物,食药二用。药用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
荷花,属山龙眼目、莲科.。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而著称,是骚人墨客吟咏的广泛题材之一。其中薜荔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罔薛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东曰:秀阶老哥所作内容丰盈,又完全符合作业要求。好!
芸之
发表于 2025-3-10 19:35:36
辞赋班第二次作业241孙洪芸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①芜城,指广陵,今江苏扬州。鲍照《芜城赋》“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②邯郸: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③昆仑:我国西北部的著名大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东延入青海境内。宋玉《对楚王问》“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④长安,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北征赋》“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杜笃《论都赋》“是时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也。”⑤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庾信《枯树赋》“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①木槿,陆机《叹逝赋》“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日及:木槿的别名,其花晨开暮谢。②竹,班彪《梁王菟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临广衍,长冗坂,故径于昆仑”③芍药,江淹《别赋》“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④石榴,张惠言《黄山赋》“若乃黄柑丹杏,桃栗杜樼,枇杷棠梨,若榴木兰。”⑤菡萏,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发秀吐荣,菡萏披敷,绿房紫菂,窋咤垂珠。”——东曰:洪芸所作作业,认真详细,字体也大,跨朝代也多,大见用心,一看就知道是用电脑作的、而不是手机作的。这就是学赋的正来头。该作业,我基本抡不出锤来,硬寻鸡蛋里的骨头,就是某处漏去了“班彪”二字!好、佳、彩!全班表扬,借以引导班级学风!
莺莺10
发表于 2025-3-10 19:50:59
488号李全英(江西抚州)第二次作业
一、列举5种辞赋中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泰山
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2、楚国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3、咸阳
咸阳为当时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4、邯郸
邯郸为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5、洛川
曹植《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之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秋菊
2、芙蕖
3、幽兰
曹植《洛神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灼若芙蕖出渌波。……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4、桂椒
5、惠草
宋玉《风赋》: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东曰:全英所作,本也是大认真之作。按昨天时候我眼神要求是百分之百当得“好佳彩”三字的啊。然而啥货物都是怕货比货哩,咱们赋家赋人之作品更是如此,我之所以这样对全英说,是因为刚见洪芸在上头哩,洪芸她所列举的那个张惠言的年代问题,恰是最主要的因素。依旧给全英的作业挂“好、佳、彩”红字!
王文春.
发表于 2025-3-10 20:55:41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轘辕,曹植《洛神赋》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2.兰台,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兰台,最早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台名,其上建有宫殿。
3.巫山,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陶牧,王璨《登楼赋》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5.阿房宫,杜牧《阿房宫》蜀山兀,阿房出。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橘,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来服兮。
2.白芷,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任秋兰以为佩。
3.豫章,樟树,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柟豫章,桂椒木兰,蘖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
4.秋菊,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5.梧楸,梧桐树和楸树,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东曰:洪芸和全英手机一艾特我,我忘记这谁的作业了呢。这份作业,作滴也相当好。十题皆引,足见认真仔细。好,佳!仲宣的名字,应为“粲”也,似乎无玉字旁啊!借这份作业,咱大致说说规范的引文吧!1.轘辕: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许幼菲
发表于 2025-3-10 21:33:01
381号许幼菲作业练习
一、楚辞中经常出现的地名,有如下几个:
长安:作为中国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辞赋中频繁出现。如班固的《两都赋》中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描绘了长安周边的繁华景象。它代表着国家的核心与昌盛,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洛阳:同样是重要的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张衡的《东京赋》就是以洛阳为背景创作的,赋中 “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等句,展现了洛阳的都城风范和文化气息。在辞赋中,洛阳常与王朝的兴衰、文化的传承等主题相关联。
潇湘:“潇” 指潇水,“湘” 指湘江,潇湘一带风景优美,富有诗意。在辞赋中,潇湘常被用来寄托文人的情感,如屈原的作品中就多次提及潇湘,以潇湘的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忧愁和情思。后来的辞赋家也常以潇湘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哀怨或旷远的意境。
云梦泽:是古代著名的大泽,范围广阔,涵盖今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对云梦泽的辽阔和丰富的物产进行了夸张而生动的描写。云梦泽在辞赋中往往象征着大自然的广袤和神奇,是文人墨客抒发豪情壮志、感慨自然伟大的重要意象。
赤壁:因赤壁之战而闻名,成为了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符号。苏轼的《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通过对赤壁景色的描写和与客人的对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在辞赋中,赤壁常被用来借古讽今,抒发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兰:《离骚》中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里的 “秋兰” 是兰花的一种,屈原以佩戴秋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兰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代表着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2、蕙:同样在《离骚》里有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常与兰一起被提及,用来比喻君子的美德和才能,也代表着一种高雅、纯洁的气质。
3、荷:源自《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荷即荷花,也称莲花,它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常被用来象征纯洁、高尚、正直等品质,在辞赋中常被文人用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4、竹:在《全汉赋》中多篇出现,如班固的《竹扇赋》等。竹子具有坚韧、挺拔、中空等特点,象征着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的精神。由于其广泛的用途和独特的形态,成为辞赋中常见的意象,体现了古人对其品德和实用价值的赞赏。
5、菊:如曹植的《洛神赋》中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以极其细腻华丽的语言将洛神比作秋菊和春松,生动地描绘出其如秋菊般荣艳、如春松般华茂的姿态,展现出植物之美与人物之美的交融。
——东曰:幼菲兄弟这篇作业,内容相当丰富,虽然其多数东西都是直接搜来,然而还是十个词语有九个引啊,所以得说“全”、夸“好”!缺的一个就是缺“潇湘”!哈哈哈,今番我班兄弟姐妹娃们作作业想到“潇湘”的人,真不少,但无一人提供其出处呢。“潇湘”在辞赋里究竟出现于哪篇最早啊?因为我也不知道,所以刚才我自己与自己上劲了一下,哪怕弄不到最早、起码也得找个较早!哈,寻找这个问题,费老劲啦!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尔乃南奠衡霍,北距沮漳,包括沅澧,汲引潇湘。”此人是梁武帝萧衍的女婿。
赵文超
发表于 2025-3-10 21:37:07
第二讲作业练习学员:赵文超学号:260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长安:古代京城,班固《两都赋》洛阳:洛阳也是一个重要的古都,张衡《二京赋》。赤壁:古战场,苏轼《赤壁赋》。云梦泽:古代湖泊沼泽之地,司马相如《子虚赋》。崤函:古代争战险要之地,张衡《西京赋》。“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梅:象征坚韧、傲骨、寒冬、高洁。谢朓《梅花赋》
兰:象征高洁、美好。屈原《离骚》
芙蓉:象征美好、洁身自好,遗世独立。鲍照《芙蓉赋》“会春帔乎夕张,搴芙蓉而水嬉。”
竹:象征坚韧、虚心、高洁。庾信《小园赋》
菊:象征高洁、与世无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东曰:文超的作业原本乱码一片,我给他整理滴可俊啦!该作业两条作引,十题举篇,皆有词语扩展解释,所以该作业得说作滴挺好!
周国昌
发表于 2025-3-10 22:29:15
辞赋培训班第二次作业
77号 周国昌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巫山。出自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2、长安。
3、雒邑(洛阳)。班固《两都赋序》“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义。
4、衡恒。出自谢朓《高松赋》,“瞻衡恒之峻极,不让壤于尘微。衡恒,即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5、咸阳。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咸阳是当时秦朝的都城,壮观的阿房宫就建于此。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江离。一种香草,出自宋玉《高唐赋》: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菁。
2、留夷。一种香草,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3、文杏。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4、幽兰。谢朓《高松赋》:搴幽兰于夕阳,咏耸干于琴朝。幽兰,即兰花。
5、杞菊。枸杞与野菊。出自陆龟蒙《杞菊赋》:“惟杞惟菊,偕寒互绿。”
作者以杞菊自喻,体现安贫乐道,不向世俗低头的精神。
——东曰:周公老哥所作,十个题目引辞赋段落九条,得说作滴相当认真,相当仔细,相当超额完成作业矣。好、佳、彩!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弟俺滴眼神提高了啊,所以该对老哥哥说不满,还得说啊,比方老哥哥有的有引号、有的无引号,有的有“出自”二字、有的无,这不统一啊,老哥哥,我们搜得后、需要自己再加工它们方是。当然,这一点也恰恰说明了老哥哥,搜寻之多来源化啊,更能体现出其做作业的认真态度,比百度直接搜搬而来的一些弟弟妹妹们认真多矣!所以必须在“好、佳、彩”后,再加一句向周公老哥哥致敬。
孺子牛
发表于 2025-3-11 10:53:10
辞赋第二讲作业
学号167 孙树发(江西景德镇)
一.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武昌 苏轼《前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呼"。
2.荆州苏轼 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3.洛川曹植《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4.咸阳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5.平阳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车书,不抵平阳之祸"。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松柏 宋玉《风赋》"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2.秋菊 曹植《洛神赋》" 余告之曰: 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3.春苔 江淹《别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4.幽兰 韩愈《幽兰赋》"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5.梅花 梁简文帝萧纲《梅花赋》“梅花特蚤偏能识春,几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被银“。
——东曰:树发兄长作业修改后,已臻大好!还有一个问题,兄长以后注意一下,如下:2.荆州:北宋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