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11讲第12讲作业 点评老师:慕远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回帖

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6
发表于 2025-3-14 1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晓晓 于 2025-3-14 10:33 编辑



爱竹赋(以“何可一日无此君”为韵)
张晓


冉冉霜前,猗猗绿此。斑箨来鸾凤之仪,翠筠蕴湘娥之美。虚心若谷,抗严霜而不凋;劲节含贞,友寒梅而共旖(此)


昔者子猷偏重,雅性自多。惟此君之独契,岂他好之能过?居幽篁以低咏,对苍色而高歌。淇澳烟深,恍聆卫风之韵;潇湘月冷,如闻楚客之哦。(何)


夫其三径潇然,千竿修密。 风采谁同,表仪第一。碎影落于琴书,清凉侵之牖室。松风竹露,听蕉叶雨其安闲;琴韵茶烟,伴读书声之雅逸。(一)


而其虚中直外,净植清株。君子之仪犹在,俗尘之滓渐无。暑溽减消,自是如居阆苑;形神澄澈,何须更觅醍醐?​(无)


至其凤尾龙吟,朝晖夕日。露浥筼筜而入诗囊,烟笼翡翠而鸣锦瑟。临桃杏之一春,不羡丽容;并松梅之三友,皆钦贞质。(日)


继而其姿为正,其喻为君。已将劲直拟其骨,犹以虚怀喻而文。趋诸贤之雅尚,知标格之不群。抱朴含真,自得乾坤之清气;凌霜傲雪,长存天地之翠氛。(君)




始信白傅诗间,东坡案左,久恋之非虚,暂离而不可。渭川千亩,当为林下之宾;蒋径三弓,犹结岁寒之琐。(可)

点评

注意标点小瑕疵:东坡案左,应为句号。  发表于 2025-3-14 11:05
主题鲜明,文脉流畅,不错的赋作!点赞!  发表于 2025-3-14 1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7
发表于 2025-3-14 11: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12讲作业

48梅雪心儿(史玉兰)




北方有竹赋
(以“纤细灵秀”为韵)


       余在少时,竹为梦呓。是则塞外山城,秋冬寒岁。多有冰霜,难于生计。幸遇农学科助之光,又逢南竹北移之势。于是园林幽径,风摇竹叶而婆娑;庭院长廊,竹映花容而绮丽。亦当春日临风,翠衣舞袂。雨落霏霏,叶开细细。经寒暑而不凋,过风霜而砥砺。
       可谓节高骨傲,体小形纤。方知心寄远,气凝甜。娇而不弱,细而实坚。持几节虚心而壮志,守一方净土而自廉。叹南山竹海之丰腴,浓情几卷;吟北竹稀荫之清瘦,幽梦一帘。
      若其叶脉含情,竹竿毓秀。独守清馨,远离浮垢。身姿修练于林园,志向追寻于云岫。不争春色,纤姿若玉而冰清;不慕繁华,绿意如绸而锦绣。
      终是北风呼啸,万物凋零。唯其青绿,独此安宁。北竹于岁寒而改命,群芳于逆境而现形。雪落园林,覆竹稍而不屈;风侵庭院,摇玉叶则不冥。且复日出云走,雪霁风停。白青辉映,天地画屏。墨客常存其风骨,文人青睐其箴铭。幽竹一丛,身姿飘逸;俗尘万象,竹意空灵。




点评

需注意几方面的问题:1、错字“覆竹稍而不屈”,应为“覆竹梢而不屈”;2、句子的排列组合方面,壮句最好放在紧句之前。  发表于 2025-3-14 11:38
作业整体尚可,点赞!  发表于 2025-3-14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2
发表于 2025-3-14 12: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75号张垲邤
竹赋(以“空阁珠翠”为韵)
        山川四季,竹林万丛。默默生于幽壑,悠悠立于苍穹。入地千尺,根盘九地之脉;参天数丈,影落千岩之风。修篁挺秀,劲节凌空。沐云霞而饮露,披霜雪以惊鸿。
       若夫幽谷含烟,新篁解箨。知何数载盘根,得以一朝映阁。筛凉月以婆娑,翠扫琅玕;拂虚檐而潇洒,新妍碧落。直干如戈,虚心重诺。经雨涤而弥皤,任风欺而愈灼。尔乃七贤栖隐,六逸吟哦。抱贞心于晚岁,寄雅意于沧波。
        观其春雷惊箨,夏雨垂珠。秋声漱玉,冬雪凝肤。伴松梅而称友,离蔓草以自殊。是以东坡宁舍肉,子猷每呼徒。抱节元同君子志,裁竿不钓俗尘污。
      呜呼!浮世高歌,人生妙意。引灯一室而生香,观竹四时之叠翠。流传千古,格物以清心;刚直一生,修身之雅志!

点评

问题如下:1、注意句式,隔句的骈尾平仄还没有掌握;2、韵字出现平仄混押的情况,如第二段。  发表于 2025-3-14 18:24
完成作业即不易,点赞!  发表于 2025-3-14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回帖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25-3-14 14: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72号   田凯

竹赋
(清风朗月韵)
盖夫岁寒之友,君子之评。荡天地之浊气,还乾坤以明清。立天地以直节,出幽谷而含贞。如涛入海,列阵出迎。暮观其形,似守山岳之奇刃;夜聆其语,如闻太古之幽笙。飒飒惊山鸟,铮铮遏云卿。偶穿竹海而行,碧浪翻卷若龙越;时坐幽篁而啸,素影婆娑如鹤鸣。与风月为契,同松梅作盟。实乃得竹为友,可寄平生也。
昔者生于大荒,不择枯壤。朝承霞绶,暮倚星朗。冬披霜雪,夏举翠杖。七贤林下扫尘,东坡壁上画像。郑燮挥毫题瘦骨,板桥听雨拄黎杖。
至若曦光破梦,暮雨收虹。不惧寒霜之苦,能收悬崖之风。坐看新竹之破土,仰观穿云之飞鸿。或弈残局于竹坞,或抚焦尾于疏桐。乃是云起水穷处,俨然武陵同。
皑若高山之落雪,皎如云中之弦月。破千竹以传后世,集万册开启垂发。如剑如戟,护我中原之龙骨;似刀似刃,制我手握之斧钺。
赞曰:敲若瘦骨,其声如洪,铮铮然君子貌,浩浩兮意无穷。

点评

问题如下:1、关于骈句,还没有理解到上下骈的对仗;2、谋篇方面,还很稚嫩。  发表于 2025-3-14 18:28
为完成作业的你点赞!  发表于 2025-3-14 1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5-3-14 15: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22号高克文
竹赋(以山歌贵地为韵)
夫竹者,不择地而生,或挺秀于平地高山;或卓然于泉畔林间;有爱竹者,种之于屋后房前。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维独坐幽篁里,长啸把琴弹。
嗟夫!其翠色凝枝,倩影婆娑。夏日浓荫蔽,冬日迎风歌。其叶修长,展清矍之美,也似娇花婀娜;其竿劲直,显刚正之气,无惧岁月蹉跎。竹者刚柔相济,不逊于荷。
竹之为竹,可雅可俗。可谓上得厅堂,有文人墨客,以竹为笔,絵丹青之画;下得厨房,有妙手食神,以笋为材,烹佳肴美味。可烟火人间,抚慰众生;可凌霜傲雪,不畏权贵;亦可与梅兰为友,比肩花卉。
夫竹之德,余心所向,亦当效之。其心虚怀若谷,容纳百川;其竿节节相承,昂然天地。竹经四季而常青,立破岩而坚毅;遇艰难不改其节,处困境不移其志。呜呼!其为君子之所托!

点评

1、骈句不成骈句;2、谋篇方面更稚嫩。  发表于 2025-3-14 18:30
克文啊,仔细看看讲义,打牢基础啊  发表于 2025-3-14 1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5-3-16 1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国玉 于 2025-3-16 11:40 编辑

竹赋(以草中君子为韵)
28号北极星(张国玉)
        竹者,木质茎,形如草。叶细剑长,根鞭龙老。一支秀,玉立亭亭;一山生,碧云灏灏。
       其性钢,挺直而傲雪;其质韧,不折而抗风。鞭若龙形,盘盘绕石;笋若笔立,郁郁空中。若乃浴霞光则楚王有梦,行暮雨则宋玉怀东。
       竹之德,众有云。正直谦虚,板桥画端之复复;高风亮节,徽之笔著之殷殷。林下有七贤之雅,溪边聚六逸之君。牵松梅,成三友之列,伴兰菊入四君之群。
       南国汝生,娇如女美。君子谦,吾慕绮绮。如若可行,移君塞紫。



点评

一是注意,壮句尽量不要安排在文章开头;二是个别句子,没有完成:牵松梅,成三友之列,伴兰菊入四君之群。  发表于 2025-3-16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5-3-27 1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国玉 于 2025-4-2 08:07 编辑

作业修改重发竹赋(以草中君子为韵)11,12讲作业
28号北极星(张国玉)
竹者,木质柔茎,身形禾草。叶细剑长,根鞭龙老。一支秀,玉立亭亭;一山青,碧云灏灏。
其性钢,挺直而傲雪;其质韧,不折而抗风。鞭若蛇长,盘盘绕石;笋若笔立,郁郁书空。若乃浴霞光则楚王有梦,行暮雨则宋玉怀东。制筅抗倭于浙闽海畔,代刀诛将于长乐宫中。
竹之德,众有云。正直谦虚,板桥画端之复复;高风亮节,徽之笔著之殷殷。林下有七贤之雅,溪边聚六逸之君。耐岁寒则与松梅相好,高品质亦同兰菊名
盈盈江南,娇娇处子。君子依依,修身绮绮。朝霞旭日与之荣。烟雨轻风与之美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5-19 01:17 , Processed in 0.0593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