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九讲、十讲作业
48 梅雪心儿(史玉兰)
古城宣化,乃京西第一府。夏属幽州,秦为上古①。唐建武州,明为宣府。巨镇司于元明,重兵控之北弩。康熙亲政,宣扬德政之仁;宣化定名,感化黎民之寓。所谓社稷长存,江山永固。城墙不减其巍峨,隍堑犹存其威武。神京屏翰②,悬于镇朔鼓楼;要塞九边,屹于长城烽戍。 ——东曰:玉兰啊,不是“上谷郡”吗?当地有俗叫成“上古”的,对吗?这个地方你可以这样注注。不然“谷”便落韵,“古”便注释不合啊!这个绿色的句子,如此造法不行的,实在不行就不论真假滴造成个七字挑担句,曰“成巨镇而值朱明,步重兵而控北弩。”
是故人文旧址,城阙林园。频望楼而沉醉,轻踱步而流连。清远楼③,声通天籁以钟鼓;时恩寺④,斗拱单檐乃于殿前。于是古今相映,山水共欢。凤凰山⑤之而独峻,青边口⑥则壮观。相国庙街,柳川书院;皇城桥下,府志云烟。方知中轴线,南北端。古城文化,新韵新宣。柳水穿城而经其北,洋河绕岭而过其田。柳川河⑦,聚江南之秀;宣德府,合城阙之喧。 ——东曰:可细领会下“柳水”句我给你加的两个“而”字。
况乃四面依山,三河环岛。清水潺潺而灌之葡萄,肥泥厚厚以生以谷稻。城中“漏斗”⑧,攀房舍而相依;城外老藤,与清河而嬉闹。于是牛奶葡萄,半城珍宝⑨。由万里而远来经西域之栽培⑩,跨千年而不倒。爽脆如酥且肉厚,风味犹存;嫩香似乳且汁多,美称频报。且复两岸香,群坡茂。杂谷百田,杏桃千坳。源于丰壤,珍黍稷之收;起于民生,感科农之道。
终是经年寒暑,几度沧桑。长城如带⑪,古韵若觞。经风霜而屹立,饮琼露乃迆扬。高楼林立于城乡,老区盛貌;高铁纵横于繁市,古郡新装。犹复山河无恙,岁月悠长。承千载之光芒,蕴含典雅;启文明之宣化,如意安康。嗟乎!此乃一方厚土,不朽华章也。 ——东曰:玉兰该赋甚好,好、佳、彩。个别虚字问题,以后写时稍一细致吃摸也就自己搞定了。
注:
①上古:明代都御使罗享信所撰的《宣化新城之记》碑文记载:“宣府古幽州属地,秦上谷郡,元宣德府。”
②神京屏翰:乾隆皇帝 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围场,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匾,高2.4米,长6.6米,悬于镇朔楼北侧,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
③清远楼:又名钟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宣化古城内偏东一侧。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1983年经历两次大修。1988年1月13日,清远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④时恩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镇朔楼西侧,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2006年5月25日,时恩寺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⑤凤凰山:传说是凤凰栖息之地,坐落于赵川镇的北部,主峰海拔1997.1米,为宣化县境内最高峰。
⑥青边口:宣化古长城,始建于明初,属兵家必争之地。
⑦柳川河:是穿越宣化区城中心的一条重要河流,属永定河流域的洋河上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崇礼区南部。
⑧“漏斗”:宣化葡萄架为“漏斗形”栽培方式,称漏斗架,也叫莲花架。宛如一个巨大的漏斗立在地上;也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漏斗型葡萄架,底部中空、上半部分修葺成圆形,架体搭建成立体的方形,呈现“外圆内方”,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⑨半城珍宝:宣化素有“半城葡萄半城钢”之称,其独特的牛奶葡萄栽种方式——莲花架更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之以半城珍宝来形容。
⑩经西域而栽培:相传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通过“丝绸之路”从大宛引来葡萄品种,经过当地果农世代精心栽种而繁衍。 ⑪长城如带:出自张瑞玑(1872-1928)的《宣化府·长城如带拱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