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2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信马由缰

[复制链接]

0

主题

7

回帖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发表于 2025-4-25 1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120潘祥红
1:举出五个赋中常用的地名?长安、洛阳、彭蠡、碣石、巴蜀。其中巴蜀最早出自西汉杨雄的《蜀都赋》。
2.举出五个赋中常用的植物名?卢橘、黄甘、枇杷、杨梅、樱桃。其中卢橘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点评

好,简洁明了!  发表于 2025-4-27 0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发表于 2025-4-25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129号  田凯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蜀山《阿房宫赋》
2).阿房《阿房宫赋》
3).骊山《阿房宫赋》
4).咸阳《阿房宫赋》
5).函谷《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秋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2). 木兰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3). 申椒、菌桂、蕙茞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离骚》
4). 杜衡、芳芷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离骚》
5). 秋菊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6). 薜荔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离骚》

点评

作业的目的是多涉猎一些赋作。不要拘于秦汉,唐宋及以后好赋多多。  发表于 2025-4-27 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发表于 2025-4-25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期第二讲作业 :
作业练习:
110号学员范鸿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A,京师,洛川-曹植《洛神赋》
B,苍梧,涨海,紫塞-《芜城赋》鲍照
C,房陵,海右-《恨赋》江淹
D,富阳,相庐-《与朱元思书》吴均
E,偃师,京洛-巜述行赋》蔡邕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A,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
B,邓林之扶疏-巜鹦鹉赋》祢衡
C,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巜叹逝赋》陆机
D,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萌-《闲情赋》陶渊明
E,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罥涂-《芜城赋》鲍照

点评

不错!作业的目的就是多涉猎历代赋作。但需要注意,《与朱元思书》是骈文,不是赋。  发表于 2025-4-27 0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4-25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志鹏101
辞赋中经常出现地名
1、姑苏‌:在古诗词中泛指苏州,春秋时曾是吴国的都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才人辈出‌。
2、‌京城‌:一般被认为是长安城,即今西安的古称,唐朝时牡丹花盛开时的美景令人惊叹‌。
3、‌长安‌:即今西安,隋唐两朝的首都,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壮观的都市之一‌。
‌锦官城‌:泛指成都,唐朝时繁华且浪漫的城市‌1。
4、‌塞下‌:指西北边塞,常用来描写卫国戍边的情怀‌。
5、‌衡阳‌:在范仲淹的词中指的是湖南衡阳市,描写了边塞的风景和思乡之情‌。

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
1、‌江离‌:生长在江水里的香草,全株有浓烈香气,常被用作香囊的填充物‌。
2、‌辟芷‌:义指幽香的芷草,一般指白芷,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祛病除湿、活血止痛、排脓生肌‌。
3、‌木兰‌:高大的香木,花内白外紫,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寓意高洁、端庄、优雅‌。
4、‌宿莽‌:一种可以杀虫蠹的植物,叶含香气,常用于驱虫‌。
5、‌留夷‌:即芍药,被誉为“花仙”和“花相”,象征友谊和情爱‌。

点评

作业的目的是多涉猎一些赋作。不要拘于秦汉,唐宋及以后好赋多多。  发表于 2025-4-27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回帖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5-4-26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期第二讲作业 :
作业练习:
学号:15号 叶松梅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丹阳(张惠言《黄山赋》丹阳之南,蛮障之中,有黟山焉,是曰“ 三天子之都”。)
(2)昆仑山(屈原《涉江》“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3)怀州。悬囿(张九龄《登天井关赋》“长风下扫夫怀州,若昆仑悬浮峣以无限。”)
(4)黄麓山(王勃《春思赋》“黄山半入上林园,元灞斜分曲江水。”)
(5)苍梧山(李白《悲清秋赋》“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紫牡丹(清.金应麟《藕花赋》色可争与绿萼,艳且迈夫紫锦。)
(2) 国香 兰花 ( 晚唐.舒元舆《牡丹赋》“ 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冶葛蔓延。” )
(3) 郁金香 ( 清.施闰章《粤江赋》“其草木则郁金馥烈,”)
(4) 芙蓉 (宋.王炎《 石菖蒲赋 并序》( “ 亦有芙蓉,美芳池兮,红衣素裳,美且都兮,下视其本,着泥污兮。” )
(5) 朝槿  木槿花 ( 明.徐献忠《布赋 并序》“ 朝槿不思其暮落,寒灰尚恋夫冬烘。”)

点评

很好!作业的目的正在于此,多涉猎历代赋作,开阔视野,深入了解辞赋的内涵。  发表于 2025-4-27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回帖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0
发表于 2025-4-26 2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51沐承(王华登)
1.(1)咸阳: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②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张衡《西京赋》)
   (2)长安: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寔曰长安。(班固《西都赋》)
   (3)南阳:分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廋信《哀江南赋》)
    (4)武昌: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5)姑苏:吊东幸之翠华,蒙尘枳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夏完淳《大哀赋》)
2.(1)橘: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荅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司马相如《上林赋》)
(2)菊: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
(3)松: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芙蓉:飞木兰之画楫,驾芙蓉之绮船。(王勃《采莲赋》)
(5)杜蘅:江南之杜蘅兮色已陈,愿使黄秸兮报佳人。(江淹《去故乡赋》)

点评

好的!作业的目的就是多涉猎各个时期的辞赋。  发表于 2025-4-28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QQ
发表于 2025-4-26 2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122,齐志敏
第二讲作业:
一、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溆浦‌ 出处‌ 屈原《涉江》《山鬼》等篇目创作于此地,是屈原流放期间的重要栖居地。
2、‌沅陵。出处‌:源自《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3、江陵‌。原为楚国国都“”,后称荆州,是楚文化核心区域。后来,刘禹锡诗中江陵延续了其历史厚重感,与屈原时代的地理背景呼应。
‌4、南浦‌:在《楚辞·九歌·河伯》中有“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南浦,成为了代指送别的场地,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意。
‌5、扶桑:‌扶桑在辞赋中主要象征着日出之地和东方神木‌。在《楚辞》中,扶桑被描绘成日出其间的东方大树,象征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例如,在《九歌·东君》中,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的诗句,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苔藓。它不是一种金贵的植物,无花无果,靠孢子繁殖,全世界有两万多种。苔痕藓迹,是中国诗人盎然诗情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古人诗人写到苔藓的诗句极多,大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刘禹锡《陋室铭》中所写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才华横溢,擅长诗赋,因赵飞燕的嫉妒,被逼入东宫。宫中清冷的她作诗写赋,把自己比作卑微的生命,如秋草似苔藓,传世作品《自悼赋》中一句“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更是掀开了中国文化对苔藓的歌咏先锋,让苔藓有了诗性,有了情感和文化认同感。
2、柴胡。柴胡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山坡地上,不耐水浸。《战国策》说:“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
3、玉兰。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常一起提到,象征君子志行。“木兰”类的木材肌理细腻,加工性质好,可制作各种器物。
4、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蒜。《离骚》中将大蒜与肉桂、蕙等香木、香草并提,大蒜在此也应该属香草范畴。大蒜自古即用于去除鱼肉的腥膻味,并可为食物增加香味,视为香草实至名归。
5、荇菜。《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QQ
发表于 2025-4-26 2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122号,齐志敏
第二讲作业:
一、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溆浦‌ 出处‌ 屈原《涉江》《山鬼》等篇目创作于此地,是屈原流放期间的重要栖居地。
2、‌沅陵。出处‌:源自《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3、江陵‌。原为楚国国都“郢“”,后称荆州,是楚文化核心区域。后来,刘禹锡诗中“江陵”延续了其历史厚重感,与屈原时代的地理背景呼应。
‌4、南浦‌:在《楚辞·九歌·河伯》中有“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南浦,成为了代指送别的场地,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意。
‌5、扶桑:‌扶桑在辞赋中主要象征着日出之地和东方神木‌。在《楚辞》中,扶桑被描绘成日出其间的东方大树,象征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例如,在《九歌·东君》中,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的诗句,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

二、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苔藓。它不是一种金贵的植物,无花无果,靠孢子繁殖,全世界有两万多种。苔痕藓迹,是中国诗人盎然诗情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古人诗人写到苔藓的诗句极多,大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刘禹锡《陋室铭》中所写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才华横溢,擅长诗赋,因赵飞燕的嫉妒,被逼入东宫。宫中清冷的她作诗写赋,把自己比作卑微的生命,如秋草似苔藓,传世作品《自悼赋》中一句“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更是掀开了中国文化对苔藓的歌咏先锋,让苔藓有了诗性,有了情感和文化认同感。
2、柴胡。柴胡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山坡地上,不耐水浸。《战国策》说:“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
3、玉兰。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常一起提到,象征君子志行。“木兰”类的木材肌理细腻,加工性质好,可制作各种器物。
4、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蒜。《离骚》中将大蒜与肉桂、蕙等香木、香草并提,大蒜在此也应该属香草范畴。大蒜自古即用于去除鱼肉的腥膻味,并可为食物增加香味,视为香草实至名归。
5、荇菜。《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点评

作业的目的是多涉猎一些赋作。不要拘于秦汉,唐宋及以后好赋多多。  发表于 2025-4-27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9
发表于 2025-4-27 08: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23史玉兰 第二讲作业练习: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洛阳,长安,咸阳,会稽,姑苏。
其中咸阳,别称秦都、渭城。“昔汉祖之临咸阳,方肆志以遨游。父老乃遮道而留,愿沛邑之为帝丘。”出自唐·王棨的《沛父老留汉高祖赋》。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梅,竹,梧桐,芙蓉,蒹葭。
其中芙蓉,多指荷花。如“玉溆烟开,金潭影湛。泛芙蓉之水,披菡萏之风。”出自唐·王勃《采莲赋》;又如“”芙蓉之渚,有美一人。擢秀清湍,含芬夕露。”出自明·袁宏道《芙蓉赋》。

点评

简洁明了  发表于 2025-4-28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6
发表于 2025-4-27 11: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5号吴志亮
1、列举5个辞赋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云梦
《子虚赋》(司马相如)中虚构的楚国猎场"云梦泽",以"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的夸张描写,构建出纵横九百里、包容山川万物的神话空间。该地名的文学价值在于开创了汉赋"体国经野"的铺陈范式,后世常以"云梦"代指理想化的自然奇观。
2.会稽
枚乘《七发》借"八月之望,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引出越国故地会稽,通过"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的历史典故,将地理坐标转化为承载吴越争霸记忆的文化符号。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使会稽成为辞赋中江南地域的典型意象。
3.昆仑
屈原《离骚》"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的神山意象,在汉代拟骚体赋作中演变为天人沟通的终极场域。扬雄《甘泉赋》"攀璇玑而下视兮,行游目乎三危"的描写,使昆仑成为连接世俗与仙界的文学地理坐标。
4.长安
班固《西都赋》以"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界定长安地理格局,通过"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的铺陈,将都城空间转化为大汉王朝的政治图腾。这种都城书写模式深刻影响了《两京赋》《三都赋》等后世京都赋创作。
5.洞庭
王褒《九怀•匡机》"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的洞庭秋景,继承《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抒情传统,使洞庭湖在辞赋中兼具自然景观与怀古幽思的双重意蕴,成为文人寄托羁旅之思的典型空间。
2、列举5种辞赋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并说明其中一个出处。
1. 兰(秋兰)
出处: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象征:秋兰被编织为佩饰,象征君子内修德行的自觉。汉代贾谊《吊屈原赋》“兰芷幽而独芳”延续此意,使兰成为士人精神洁癖的物化表达。其幽香特质更被引申为“不与俗世同流”的隐喻。
2. 桂(桂枝)
出处: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象征:深山桂树与猿狖雾霭构成隐逸空间符号。张衡《思玄赋》“咀石菌之流英兮,撷金芝之芳蔼”进一步将桂枝与仙草并置,构建出世外求道的意象系统,成为辞赋中「隐遁」主题的核心载体。
3. 芙蓉(荷)
出处: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象征:以荷花为衣的奇特意象,开创“以植物为精神甲胄”的书写传统。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将荷花升华为天人感应的媒介,其出淤泥不染的特性成为文人自喻的经典范式。
4. 杜若
出处:屈原《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象征:杜若与石泉、松柏共同构成山鬼的超自然居所,其芬芳暗喻巫祭文化中的通神特质。后世如江淹《青苔赋》“嗟青苔之依依兮,无色类而可方”,延续以香草构建异质空间的传统。
5. 蒲柳(杨柳)
出处:谢灵运《撰征赋》:“对蒲柳之先零,顾桑榆之云暮。”
象征:蒲柳早凋的物候特征,被转化为生命易逝的哲学隐喻。此意象突破楚辞香草体系,开创六朝辞赋“以植物观照时空”的新维度,如庾信《枯树赋》更将其发展为家国兴亡的象征。

点评

作业的目的是多涉猎一些赋作。不要拘于秦汉,尽量抛开《离骚》,唐宋及以后好赋多多。  发表于 2025-4-28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5-10 01:10 , Processed in 0.0583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