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董国根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

回帖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草月正央 于 2025-5-6 21:14 编辑

99号  肖正英
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唐·贾餗《日月如合壁赋》:“激朝辉之杲杲,发夜色之蔼蔼。悬异象于人间,吐荣光于天外。”
      ②近代·赵藩《月中桂树赋》:“望玉露之初垂,遥疑滴沥;听金风之乍起,远若飕飗。”
      ③宋·苏轼《老饕赋》:“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好春仍在,酥雨漫滋,薄雾于山间而出。溪流不断,野岸其青。宿鸟栖迟之鸣啭,游人俯仰以跻攀。恰风翻雨霁,则晴阳初露,天空乍明,繁花争艳,乃赏春佳日者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魏晋·曹植《洛神赋》:“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②唐·王维《白鹦鹉赋》:“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
      ③南宋·赵孟頫《修竹赋》:“盖其媲秀碧梧,托友青松。”

点评

学习了。短文语句凝练而优美,点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树敏 于 2025-5-6 21:49 编辑

33号  刘树敏
掬心辞赋第4次作业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出自谢庄的《月赋》
2、香芬茀以穷隆兮,击薄栌而将荣。 出自杨雄的《甘泉赋》
3、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   出自班固的《西京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聆掬师之教诲,观同好之佳作。
2、其==彼闻其言,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3、于==通经典于博闻,取精华于经典。
4、以==挥拙笔以成句,陈旧词以成章。
5、而==性质朴而讷言兮,知勤奋以藏拙。
6、则==春则种,夏则生,秋则收,冬则藏。
7、乃==群山裂翠,乃天地造化也。
8、者==幽居者,性寂也。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出自陆机的《文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若夫王孙之属,郤公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 ==出自左思的《三都赋》
      


点评

学习了,点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董国根
http://www.tyscdxlt.com/forum.ph ... &fromuid=431630
(出处: 唐韵书院)

112司志全     第四讲作业: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飞炼石之奇,洗胃肠之妙。《病梨树赋》(并序)唐·卢照邻
(2)含天地之精气,吸日月之淳光。《庭菊赋》唐·杨炯
(3)掩冥灵之光价,夺若木之芳荣。《豫章赋》唐·敬括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之;博山之颜神者,姓颜名文姜,齐国人,侍奉公婆,孝妇,唐太宗钦封“贞德夫人”也。
其;  身长九尺,力能举鼎,村人无出其右者。
于;午后亲率士卒于城门侧广埋鹿角。
以;以狼石击敌,敌退,西山随三日少宁。
而;德配见多仁纵吏,随眦目而大呵曰:“尔欲何为?”
则;风停则水静,雾散则山高。
乃;吾乃平头布衣,世居凤凰山下漾瓶河东岸。
者;立马横刀者,大汉德主刘公德配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若夫西海夸父之林,南海蚩尤之树。《病梨树赋》唐·卢照邻。
(2)当其金乌戢耀,玉兔腾光。《五色露赋》唐·白行简。
(3)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洛神赋》魏晋·曹植。

点评

学习了,点赞,造句的内容很有意思,呵呵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回帖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作业练习: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登昆仑兮食玉英"(屈原《九章·涉江》)
2. "驾八龙之婉婉兮"(屈原《离骚》)
3. "揽騑辔以抗策"(曹植《洛神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余尝观天地之浩渺,察其山川之灵秀。寄情于林泉幽壑,骋怀以舒胸臆。临风而长啸,闻鸟鸣则忘机。见流云乃释怀,悟真趣者何求?且夫朝霞饮露,夕照归舟,往来者皆为过客,动静间自有玄机。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宋玉《风赋》)。
2.“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曹植《洛神赋》)。  
3.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点评

学习了,短文点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6.王方文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董国根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鼓为动词。出自屈原《渔父》。
2.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王曰……短为动词。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3.掩青蘋,游清风。陶阳气,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掩、游、陶、荡、逐、集皆为动词。出自枚乘《七发》。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山阳之枝,何其茂也。
2.其:观其言,知其行。
3.于:吾闻于师:直道而行,虽千万人吾往矣!
4.以:以上率下。
5.而:迎风而立,飒飒之声不绝于耳。
6.则:事无巨细,则大可不必。
7.乃:经过亭台水榭嘉木,飘落于华美卧榻,此乃大王之风也。
8.者: 曹操者,枭雄也。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夫风,始安生哉?夫为发语词。出自宋玉《风赋》。
​2.呜呼哀哉!逢时不祥。呜呼为发语词。出自贾谊《吊屈原赋》。
​3.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且夫为发语词。出自贾谊《鵩鸟赋》。

点评

学习了。第一题当以动词开头,第1和2尚有距离;第二题,“经过”和“飘落”等词可斟酌,与整句不很协调。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21潘祥红

1从古人辞赋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唐代王勃《腾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岳。控蛮荆而引瓯越。窜梁鸿于海曲。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取之不尽。其意已明。取之于民。日以尽矣。失手而错。出侧难控。此乃天意。动手者小人也。
3收集3个带发语的句子。
答:嗟夫自卫者上乘之智。噫嘻此乃天公之做美也。俄尔穿过眼前,倏尔不见尾。

点评

学习了。第一题,最好是完整的句子,不是单句;第二造句,重在体会虚词的用法,所以最好是完整的,体现文言方面的遣词造句能力;第三题,是收集发语的句子,不是造句。呵呵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掬心唐韵公益网络课第四讲辞赋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学员20梁春华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出自战国未宋玉《高唐赋》
2、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出自班彪《北征赋》
3、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出自南北朝江淹《别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信者则有之,不信者则无。
2、听其言而知性,观其行而知礼。
3、于天下事常难测,于天下人常难知。
4、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人轻而不交。
5、凡丈夫者,乃能事天下人难能之事。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出自南北朝北朝北周庾信《枯树赋》。
2、于是乃使剸诸之伦,手格此兽。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3、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出自两汉贾谊《鵩鸟赋》。

点评

学习了,点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9刘静
第四次作业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表示趋向的动词开头: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动词”起“开头,描写风初起之态)
     出处:宋玉  《风赋》
2、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开头: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动词”攘“开头,意为”挽起衣袖“)
    出处:曹植  《洛神赋》
3、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开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动词“黯”的使动用法,虽为形容词活用,但句首动作性强)
   出处:江淹  《别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春之将尽,花皆落。
     2、其:与其闭门造车,不若尽览山河。
     3、于:行于山水之间,得天地之灵气。
     4、以:以书润心,如春雨润物无声,滋养心灵。
     5、而:食不可贪多,而读书亦不可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
     6、则:多读则明智。
     7、乃:苦读三载,乃通圣贤之道。
     8、者:登山者志在顶峰,观海者意随潮涌。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起寓类发语词:士有不羁之才,世有遗贤之叹。(“士有”引出人物特质,后接对比句式)
          出处:《昭明文选   七启》
          意思:士人有不受拘束的才华世间常有遗漏贤才的感慨。
     2、提引类发语词:然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然则”引出哲学思辨,强化递进逻辑)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
          意思:如此看来,天地万物连一瞬都不能停留。
     3、原始类发语词:观夫素娥巡天,桂华流照 。(“观夫”引导神话意象铺陈)
          出处:谢庄《月赋》
          意思:望见嫦娥巡游天际,月光如水倾泻

点评

学习了,分得细致,注得明白,点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玉华 于 2025-5-9 14:07 编辑

第七期第四次作业
19田玉华
一、从古人词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摘自《楚辞》离骚
(2)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摘自《楚辞》离骚
(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摘自《楚辞》离骚
二、用虚词“
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辞赋乃华夏五千年之国粹,其精湛在于用词绝妙以韵律贯穿全文则使文章精悍。几千年传承而经久不衰。有掬心老师热肠古道教授,有信心成为一名传承者。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摘自《楚辞》九歌山鬼
(2)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摘自《楚辞》九章橘颂
(3)昔有霍家妹,姓冯名孑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摘自汉诗.辛延年作《羽林郎》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天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5)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曰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摘自《岳阳楼记》范仲淹

点评

学习了。短文个别词语尚可斟酌,如“精绽”(应是“精湛”的笔误)、“热心”(过于口语化)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班第七期第四讲作业:115刘志华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观祀事于国典,仰明灵于有昊。”出自唐代•萧颖士《至日圜丘祀昊天上帝赋》2、止立行宫,裁舒帐殿。出自南北朝•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3、“瞻山河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出自明末•夏完淳《大哀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观翩翩之歌舞,闻袅袅之琴声。”
2、其:“究其奥妙,穷其本源。”
3、于:“行钟情于山水,居沉浸于丹青。”
4、以:“勿以奢华为傲,但以俭约为荣。”
5、而:“货丰而不乱,色艳而不妖。”
6、则:“能得以面授,此则有幸也。”
7、乃:“因公事杂冗,乃未能观之。”
8、者:“别逝者之眷属,疼生者之同窗。”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一、二、三
1、“于时玄鸟司历,苍龙御行。”出自南北朝•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
2、“矧夫上谷为鼙鼓之场,北海无龙蛇之阵;……”出自明末夏完淳之《大哀赋》。
3、“或有惜佳节,纵良游。”出自唐•王棨《江南春赋》。

点评

学习了,点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5-10 08:49 , Processed in 0.0538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