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董国根

[复制链接]

0

主题

18

回帖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发表于 2025-5-10 0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海燕 于 2025-5-10 00:48 编辑

83号孟海燕第七期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2)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璧之华裾。”
(3)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 :
牡丹,花中之王!
(2)其 :
悟道者,其必曰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3)于 :
生于盛世,何其有幸!
(4)以 :
民以食为天!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5)而 :
辞赋很高雅, 而学习却需要下大功夫!
(6)则 :
遇邪恶之人则应避之!
(7)乃 :
我乃孟氏家族第七十二代传人!
(8)者 :
爱好诗文者 均属雅士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2)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战国末期楚国 · 宋玉《神女赋》
(3)尔乃桀黠构扇,冯陵畿甸。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青袍如草,白马如练。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
——南北朝 · 庾信《哀江南赋》

点评

学习了。第二(5),可斟酌,失之于白话化。  发表于 2025-5-10 0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2025-5-10 05: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59.池秀荣
一.从古人辞赋中,摘抄三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临帝子之长沙,得天人之旧馆.        王勃《腾王阁序》       
3.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盟教》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之:无聊之事当不去理会.
2.其:  母恨其不成才,常愤恨辱骂之.
3.于:  中古文博大精深.于我很深奥.
4.以:前行不辍,以求进步
5.而:  游于山溪,水质清澈,遂捧水而饮
6则:  脑疲则运动,体累则歇息
7乃:博览群书,乃出口成章
8者:  丢西瓜捡芝麻乃愚者行为.
三.收集三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夫: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
2.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而色《未壁赋》北宋.苏轼
3.且: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战国·庄子

点评

学习了。二题(1)(3),可斟酌,失之于白话化  发表于 2025-5-10 0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发表于 2025-5-10 09: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109.张伊麟 发表于 2025-5-8 18:53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4讲作业
109.张伊麟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

感谢老师尽心评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发表于 2025-5-10 16: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105号 吴志亮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历千代其五匹,超古今而特章。思《桃夭》之所宜,愿《无衣》之同裳。
——阮瑀《止欲赋》
2、振莎衣而出门兮,缨委绝而靡寻。察前载之是云兮,何美论之足慕?
——阮籍《首阳山赋》
3、伤秦政之为暴,弃仁义而自亡。
——傅咸《吊秦始皇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是谓唐贤由是延伫,宋哲因之遐征。仙道斐斐于千古,玄风晔晔乎八紘。功德成神,商通琳宫之府;商帮托足,香沐禹甸之庭。则不言而人化,传八宝于帝典;咸仰而气成,冠九州以国经。泽得仙风,光启九有而曜曜;源逢胜地,缉熙八政其荣荣。煜煜者奥区之贾业,昭昭者新建之神精。祝以明净,嘏以谧宁,乃扬蕤于俪景之渐陆,永祺于万寿之椿龄矣。
——摘自拙作《西山万寿宫赋》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姣服极丽,姁媮致态。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的砾而炤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纡清阳。亢音高歌,为乐之方。——傅毅《舞赋》
及将祀天郊,报地功,祈福乎上玄,思所以为虔。肃肃之仪尽,穆穆之礼殚。——张衡《东京赋》
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班固《西都赋》

点评

学习了,点赞!(“则不言而人化,传八宝于帝典;咸仰而气成,冠九州以国经”,句脚仄仄平平,不合隔句走马蹄律要求,或可斟酌)  发表于 2025-5-10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6
QQ
发表于 2025-5-10 2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志敏 于 2025-5-10 20:36 编辑

122号,齐志敏,第4讲作业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出自张衡的《归田赋》。‌
‌2、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璧之华裾‌。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3、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出自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水陆草木之花,吾爱者多矣。
2、水有大小之分,故称其为江河。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以吾之名,召唤上古神祇;借助天命,昭告世间风云。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夫七里香者,芸香之秀,草木之英。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出自唐代杜牧《阿房宫赋》。此处通过假设和反问,强烈地表达了对统治者不恤民力的批判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2、呜呼!天地之大,日月之明,知理者百世而一遇也!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在此感叹知音难觅,真理难求。
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作者以此感叹,表达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和对时局的忧虑。

点评

学习了。第二题要求造句,非收集句子(如3/5/6/7等均为成句);第三题第2(“呜呼!天地之大,日月之明,知理者百世而一遇也”),当不出于《报任安书》,不详出处,呵呵  发表于 2025-5-10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5-5-10 2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摘抄古人辞赋作品中以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
  1.“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 《哀郢》,出自屈原的作品。句中动词“步”为行走、漫步之意。
  2.“揽涕而穴睇兮,哀民生之多艰。” - 《离骚》,也是屈原的作品。这里动词“揽”是持、拿的意思。
  3.“追首阳于往古,亦清洁于当时。” -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所作。动词“追”表示追念、追溯。
二、用虚词造句
  1.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其:其志若磐石,不可动摇。
  3.于:于乱世之中,方显英雄本色。
  4.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5.而: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乃:乃知此中真意,欲辨已忘言。
  8.者:为政者,当以民为本。
三、收集带发语词的句子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逍遥游》,庄子所作。“且夫”为发语词,起到提起下文的作用。
  2.“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 《左传·宣公二年》。“夫”是发语词。
  3.“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 《尚书·洪范》。“惟”为发语词。

点评

学习了。第二题,要求造句,所以现成的句子尽可能避免(如第4第5第6),即偶尔引用词语,也可表情达意(如第5第7),作遣词造句练习之用。  发表于 2025-5-10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回帖

2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42
发表于 2025-5-11 0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51沐承(王华登)
1.(1)表动作行为:①挺芳桂於月轮,横扶桑於日域。(卢照邻《病梨树赋》)
②播二气而是分晷度,立五则而在审权衡。(刘禹锡《平权衡赋》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无游女兮长攀,有行人兮暂息。(欧阳修《黄杨树子赋》)
(3)表示心理活动:①贪壮岁之娱游,惜繁华之易度。(司空图《春愁赋》)
②爱静中而人且语,愁曙后而鸡已鸣。(陆龟蒙《中酒赋》)
(4)表示判断:乃凶祲之不令,曷休征之有焉?(张说《奉和圣制喜雨赋》)
(5)表示可能、意愿:愿争雄于爪趾之下,冀得隽于笔砚之间。(白居易《鸡距笔赋》)
2.  夫春风者,造化之神工,人间之巨臂。受命东君,光临大地。群芳以是娇红,树海因之叠翠。携温入户,家家乃换新装;带雨归田,户户将思瑞穗。得小旬,兴大利。万姓崇名,八方晓义。惠于世而谋全,成其功则欲避。此高德,虽千金不得易也。
3.(1)原始发语词:①若夫西海夸父之林,南海蚩尤之树。(卢照邻《病梨树赋》)②原夫深穴初开,空庭始夜。(李远《蝉蜕赋》)
(2)提引词:①由是散乱清景,光芒碧空。(王棨《珠尘赋》)②尔其舂容鼓怒之音,千石万钧之实。(郑锡《长乐钟赋》)
(3)起寓词: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点评

学习了,点赞!!第一题第三题分类而例证详尽,第二题短赋文谨严(“巨臂”之拟或可斟酌)  发表于 2025-5-11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回帖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发表于 2025-5-11 1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86李政道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洛神赋》   (动词“揽”描写执缰驻马的眷恋之态)  
2.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苏轼《前赤壁赋》  (动词“击”表现船桨划破月影的灵动)  
3.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前赤壁赋》  (动词“寄”暗喻生命短暂如蜉蝣寄世)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 之
春水之潺湲,夏木之扶疏,皆造化之妙笔。(助词表修饰,相当于白话"的")  
2. 其
「观其文如见其人,刚毅其骨,温润其心。(代词指代前文,兼表推测语气)  
3. 于
青萍于水末相逢,皓月于山巅独照。  (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  
4. 以
以诚待物,物必报以芳华;以诈处世,世终还以荆棘。(介词表凭借,连词表承接)  
5. 而
风疾而知草劲,岁寒而见松贞。  (连词表转折/递进)  
6. 则
积水成渊则蛟龙生,积善成德则神明自得。(连词表条件结果)  
7. 乃
三更灯火乃见苦读,十年磨剑乃试锋芒。(副词表顺承,相当于"才")  
8. 者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善饮者微醺即止杯。(代词指代"...的人/事")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发语词“夫”开启议论,提领天地光阴的宏大主题)  
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苏轼《前赤壁赋》  (发语词“盖”表推测语气,引出辩证哲思)  
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复合发语词“且夫”强化递进,深化说理层次)

点评

学习了,点赞!造句用心!  发表于 2025-5-11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回帖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
发表于 2025-5-11 1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雪心儿 于 2025-5-11 17:08 编辑

23史玉兰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磁石以御冲,赪壤以飞文。出自南朝宋·鲍照《芜城赋》
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出自战国·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岩廊而隐辚,映玉树以玲珑。出自唐·颜真卿《象魏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吾母者,乃唐县人氏。是故偶遇良人,结为连理。以勤俭而持家,以礼诚而教子。三餐瓢饮,常闻其炊下唤儿;数日寒宵,每见其灯前补屣。然则甲戌来临,病魔向迩。亦既逝于冬,悲于此。寸草有心,春晖没齿。奈何未报之恩,终负孝行之旨。怀其笑貌,不复人间;念其温情,唯余梦里。嗟!恰萱草以逢时,祈愿云汉垂祥则瑶光不止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出自元·赵孟頫 《修竹赋》
然则饮啄必异,嬉游每殊。出自唐·浩虚舟《木鸡赋》
况乎六府会昌,我秉其刚;九牧纳贡,我称其良。出自宋·范仲淹《金在熔赋》

点评

学习了,点赞!赋文属对谨严,辞达而情深(“是故”、“然则”或可斟酌)  发表于 2025-5-11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回帖

2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42
发表于 2025-5-11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沐承 发表于 2025-5-11 00:13
51沐承(王华登)
1.(1)表动作行为:①挺芳桂於月轮,横扶桑於日域。(卢照邻《病梨树赋》)
②播二气 ...

多谢老师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7-12 09:27 , Processed in 0.0541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