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知音姐姐

唐韵词学院十一期词班探骊组第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45

回帖

2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57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09: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作业
探骊12~以玛内利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诗、词、曲既然在韵文领域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因此必然会发生分疆划界问题。

当每体兴起之初,都是合乐的歌辞。后来发展成熟,才各具特点;但面貌上总还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很难举出一个简单条件把他们区别开来。
假如从体段、音律去看,有些词简直就是一首诗,例如:

杨柳枝(唐·温庭筠)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浪淘沙(唐·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采莲子(唐·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竹枝(五代·孙光宪)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以上四首词,前两首与七绝无异;后两首也只多“举棹”、“年少”、“竹枝”、“女儿”等和声。其他如《纥那曲》与五言绝句无别,《瑞鹧鸪》即七言律诗,且前结后起二联仍保存对偶的形式。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但较一字句稍微多一些,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如: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用“平平”、“仄平”、“仄仄”的也有,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其他如《满庭芳》换头“销魂,当此际”(秦观),魂字协韵,应当看作二字句。但亦有填此调连为五字句者,即不存在是否二字句的问题。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5

回帖

2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57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09: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作业
探骊12~以玛内利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诗、词、曲既然在韵文领域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因此必然会发生分疆划界问题。

当每体兴起之初,都是合乐的歌辞。后来发展成熟,才各具特点;但面貌上总还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很难举出一个简单条件把他们区别开来。
假如从体段、音律去看,有些词简直就是一首诗,例如:

杨柳枝(唐·温庭筠)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浪淘沙(唐·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采莲子(唐·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竹枝(五代·孙光宪)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以上四首词,前两首与七绝无异;后两首也只多“举棹”、“年少”、“竹枝”、“女儿”等和声。其他如《纥那曲》与五言绝句无别,《瑞鹧鸪》即七言律诗,且前结后起二联仍保存对偶的形式。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但较一字句稍微多一些,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如: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用“平平”、“仄平”、“仄仄”的也有,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其他如《满庭芳》换头“销魂,当此际”(秦观),魂字协韵,应当看作二字句。但亦有填此调连为五字句者,即不存在是否二字句的问题。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5

回帖

22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57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09: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音姐姐 于 2021-8-4 09:14 编辑

第二讲作业
探骊12~以玛内利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诗、词、曲既然在韵文领域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因此必然会发生分疆划界问题。

当每体兴起之初,都是合乐的歌辞。后来发展成熟,才各具特点;但面貌上总还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很难举出一个简单条件把他们区别开来。
假如从体段、音律去看,有些词简直就是一首诗,例如:

杨柳枝(唐·温庭筠)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浪淘沙(唐·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采莲子(唐·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竹枝(五代·孙光宪)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以上四首词,前两首与七绝无异;后两首也只多“举棹”、“年少”、“竹枝”、“女儿”等和声。其他如《纥那曲》与五言绝句无别,《瑞鹧鸪》即七言律诗,且前结后起二联仍保存对偶的形式。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但较一字句稍微多一些,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如: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用“平平”、“仄平”、“仄仄”的也有,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其他如《满庭芳》换头“销魂,当此际”(秦观),魂字协韵,应当看作二字句。但亦有填此调连为五字句者,即不存在是否二字句的问题。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回帖

7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4
发表于 2021-8-4 0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作业
探骊12~以玛内利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诗、词、曲既然在韵文领域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因此必然会发生分疆划界问题。


当每体兴起之初,都是合乐的歌辞。后来发展成熟,才各具特点;但面貌上总还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很难举出一个简单条件把他们区别开来。
假如从体段、音律去看,有些词简直就是一首诗,例如:


杨柳枝(唐·温庭筠)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浪淘沙(唐·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采莲子(唐·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竹枝(五代·孙光宪)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以上四首词,前两首与七绝无异;后两首也只多“举棹”、“年少”、“竹枝”、“女儿”等和声。其他如《纥那曲》与五言绝句无别,《瑞鹧鸪》即七言律诗,且前结后起二联仍保存对偶的形式。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答: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答: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但较一字句稍微多一些,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如: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用“平平”、“仄平”、“仄仄”的也有,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其他如《满庭芳》换头“销魂,当此际”(秦观),魂字协韵,应当看作二字句。但亦有填此调连为五字句者,即不存在是否二字句的问题。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答:《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赏荷》
文,以玛内利(刘喜荣)


且看芙蓉俊俏,
赢得湘君示好。
任画舫飘摇,
依恋塘湖美貌。
醉倒,醉倒,
静听花仙谈笑。


点评

首拍点题,次拍用比拟修辞方法来写。脉络清楚连贯,注意二字句第一个字多用平声字,多看例词。转句结句多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21-8-4 23:25
以玛内利学友好!前四题回答的很认真很好!小词填的很好,格律无误。  发表于 2021-8-4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回帖

7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4
发表于 2021-8-4 1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十一期第二讲作业
探骊02-天星


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就写出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心情,让人不由想同她一道荷从荡舟,沉醉不归,这首词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小院
探骊02-天星


墙院黄鹂鸣树,对客青枝炫羽。
沉醉夕晖中,花蝶瓜藤起舞。
环顾,环顾,胜住人间别墅。

点评

请参考!  发表于 2021-8-4 23:28
墙院黄鹂鸣树,对客青枝炫羽。 沉醉晚风中,花蝶柳枝起舞。 环顾,环顾,胜住人间别墅。  发表于 2021-8-4 23:27
试改一下: 如梦令•小院 探骊02-天星  发表于 2021-8-4 23:27
天星学友好!第一回答题疏忽了没答。其他回答题很全面、很认真。填词格律无误。这首词不错。通过小院观景诸物生情。小词流畅。  发表于 2021-8-4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回帖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6
发表于 2021-8-4 1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 发表于 2021-8-2 21:14
词十一期词班第2讲作业:
唐韵探骊组21宁静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 ...

心语老师好,感谢您两次辛苦评阅,您有空的时候能详细地说说我的出律问题吗?麻烦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回帖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1-8-10 0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骊15-无一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回帖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2-3-29 2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韵第二讲作业
探骊组06-无一

1.从格律和思想艺术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某一近体诗和某一词的相似之处。
答:我们能否从这些例子对于诗、词、曲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征有所体会呢?事实上也很难,即如“无可奈何”一联,就成了问题。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示张寺丞王校勘(宋·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上面一首词和一首诗同是晏殊所做,其中就有三句相同,只差一字。虽然张宗橚曾说过:“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做七律,未免软弱矣。”也不敢断然肯定这不像一首诗,如果诗、词的分别很明显,晏殊在写作时就不会两用了。
2.从读过的词中,找出三个二字句。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3.举例说明二字句和二字领词的区别。
词中的二字句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但较一字句稍微多一些,它在字声方面用“平仄”的较多,如:
莺语,花舞,春昼午。——温庭筠《诉衷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姜夔《惜红衣》
用“平平”、“仄平”、“仄仄”的也有,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雨微,鹧鸪相逐飞。——顾夐《荷叶杯》
其他如《满庭芳》换头“销魂,当此际”(秦观),魂字协韵,应当看作二字句。但亦有填此调连为五字句者,即不存在是否二字句的问题。
 
词中以二字领起的也常见,其特点是总是用虚字,所以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如: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柳永《戚氏》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4.简析一首《如梦令》
《如梦令》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从“常记”二字写起,说明作者对词中所写之事印象深刻,经常回忆起。前四句为一个整体,甚至二三句的顺序都可颠倒,这也是酒醉之人的常态,虽说经常回忆起,但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也不需要特别分辨“沉醉”和“兴尽”谁先谁后。叠句得两个“争渡”,反复表明了当时作者身处藕花深处的焦急状态,可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渡”,仍是徒劳无功,在此把作者当时的焦虑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的结果只是“惊起一滩鸥鹭。”全词到此戛然而止,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从中发掘出一种情趣,所谓“常记”,可能只记得一滩鸥鹭骤然惊飞,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强烈震撼,想来不禁莞尔。
5.写一首《如梦令》,要求用词林正韵,钦谱。题目自拟。
如梦令   过年

祝福不分老小,
不问红包多少。
好运送亲人,
全国团圆真好。
热闹,热闹,
忘却一年忧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4-4-29 08:31 , Processed in 0.0577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