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六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 点评老师:掬心

  [复制链接]

72

主题

949

回帖

428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85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鱼幼稚水 发表于 2024-11-17 09:29
抱歉这次搞忘了,55号一条咸鱼(于钦丞)

无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09沐承(王华登)

①辞赋的起源: 辞赋起源于商周时期的祭祀辞、祝颂辞、卦爻辞等原始辞歌。后屈原在这些原始辞歌的基础上,结合楚国当地的辞歌,创造了“楚辞体”;屈原的弟子,则吸取了楚辞体的精华,结合了《诗经》的体裁,又融合诸子百家散文的论辨样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并以“赋”命名。后人将屈原与宋玉创造的文体合称“辞赋”。

《神女赋》节选: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姣,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帷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神女是何等姣美艳丽啊!她集天地间的美色于一身。她穿上文彩华丽的服饰是多么合体漂亮啊,仿佛翠鸟振翅飞向高空。她的形象仪态世上无双,她的美貌秀色天下无比。毛嫱舞袖弄姿,与神女比,也不值得效法了;西施掩面动人,与神女比,也显得没有姿色了。近看既姣美,远看亦漂亮。骨相奇异不凡,应是匹配君王。天下尽管美女满目,到处都是,但有谁能超过她?我满心喜悦,快乐无比。只是交往稀少,恩爱疏浅,不能向她诉说衷肠。别人不能亲眼目睹,只有大王能饱览她的美丽。她体态庄严高贵,怎能用言语描述完?面容丰满,端庄美丽;肤色洁白,温润如玉;眼睛明亮,炯炯有神。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特别好看!她的眉毛弯弯的,就好像蚕蛾的触须;她的嘴唇红红的,就如同鲜艳的丹砂。她本性朴素纯正而又温厚诚实,意志懈弛安泰而娴雅。她既处于幽隐的深山仙境,又在人世间逗留盘旋。高堂大殿之上,最适合于她无拘无束,自由伸展。飘舞着薄雾般的轻纱,缓缓漫步;衣裳轻拂着台阶,沙沙作响。她久久地注视着我的床帐,两眼如秋水将要掀起波澜。她挥动长袖,整理衣襟,伫立徘徊,心神不定。她神情安静而和顺,性格沉稳而不烦躁。她时而闲适自得,时而举止不定,使人摸不透她的心思。她看似有意要靠近我,却又远远离开;好像要向我走来,却又回身转去。我撩起床帐,请求陪伴她,正想尽情地倾吐诚挚的衷肠。但她怀着坚贞高尚、纯洁清白的节操,最终还是离开了我。她用嘉美的言辞回答我的问话,她的谈吐宛如兰草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我和神女精神上交接往来,内心无比快乐。然而虽有心灵的沟通,却没有实际的结合,我感到孤独无依,心绪烦乱。她虽曾许诺,但并不心甘情愿,因此叹息不止,哀伤不已。最终她收起笑容,微露怒色,态度矜持,表现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

《九章•惜诵》(楚辞):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忘儇媚与背众兮,情与貌其不变。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忠何罪组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行不群以巅越兮,又兆众之所咍。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心郁邑而不达兮,又莫察余之中情。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设张辟以娱兮,愿侧身而无所。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不纡轸。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痛心啊,由于进谏而招来不幸,我要倾诉心中的激情和怨情。如果我的话不是出于忠诚啊,我愿上指苍天让他来作证。让五方神帝来公平裁决吧,我愿面对六宗神祇把事理说清。请山川众神都来听证做陪审啊,命法官皋陶把是非曲直判明。我竭尽忠诚来侍奉君王啊,反被小人看作是多余的瘤肿。我不懂奉迎谄媚而惹恼小人啊,只有等待明君体察我的衷情。我的一言一行都有迹可查啊,我表里如一从不变更。所以考察臣子没有比得上君王的啊,因为这种考察在眼前就可得到印证。我坚守人生道义是先君后己,竟然被众人怨恨仇视。我心中思念的只有君王您啊,众人却把我当做仇敌。我忠诚专一毫不迟疑,可结果却不能保全自己。我极力地亲近君王别无他想,却成了招灾惹祸的根基!为君王着想没人比我更忠心啊,我竟然忘却了自己人微才疏。侍奉君王我从不三心二意啊,根本不知什么取宠邀幸的门路。忠心有何罪竟遭惩罚啊,这真是我心中从未意想到。行为不同俗随流就要跌跤,还要受到群小的讥讽嗤笑。一连串的责怪,不断的诽谤啊,真使我愁肠百结不平难消!心情郁郁难以倾诉啊,君王受蒙蔽忠心难剖。心头愁闷失意潦倒啊,又有谁理解我心头的苦恼。本来有说不完的话却无法投寄啊,我愿陈述心志却无路使君王知晓。隐退沉默吧,可谁又明白我呢?上前呼喊吧,可谁又听我的呼号?一再的失意使我心烦意乱啊,满怀的愁绪呵,难写难描。从前我曾梦中飞游苍天啊,魂悠悠中途遇河却无渡船。我请大神替我占卜啊,他说:“你有大志可惜无外人助援。”“难道我就终将孤独被君王疏远?”他说:“可以为君王着想却不可依仗。因为众口一词可以把黄金熔化啊,当初你就是这样忠诚才遭受到危险。被汤烫过的人见到凉菜也要吹气,为什么你不把初衷改变改变?想不用天梯就打算登天,你的态度一丝没改还像从前。众人害怕你,不与你同心同德,为什么会和你做伴?虽同事一君但你们路途各异,为什么会给你助援?晋国的申生是个孝子啊,父亲把他逼死就是听信了谗言。鲧为人刚直不活转,他的功业因此不得实现。”我听说尽忠君王容易与人结怨,对此我毫不在意以为是夸大。手臂多次折伤的人可能成良医,如今我才明白这话一点儿不差。如今这个世道,天上利箭横飞,地上张罗设网。处处暗设机关陷害君王,哪里有我立足容身的地方。我徘徊不去以求留在君王身旁啊,又怕更大的祸患落在头上。我想抽身远走高飞啊,又怕君王诬我说:“你背叛我,要去什么地方?”想放弃正路像小人那样乱窜啊,可我一向心坚志专又不忍心。我的前胸和后背就像裂开一样啊,我心头郁闷难舒,绞痛难忍。捣碎木兰,揉碎蕙草啊,舂碎申椒做干粮。再播种下江离栽上菊花啊,待到春天做成干粮芬芳。唯恐我的真情得不到表达啊,所以三番五次表明衷肠。保持自己的美德,离群索居吧,我反复想过隐身远藏。

②<1>《离骚》思想内容: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关于《离骚》的内容层次,历来有各种不同的分法。大致说来,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再加一个礼辞。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岂余心之可惩”,是以独白和自我形象的出现开始。诗人先自叙高贵的身世,表示自己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美”。再叙自己的道德和才干,具有先天禀赋,又有后天修养,早就该立志献身干一番大事业。接着叙述对楚怀王的期望,期望他修明法度,驾上骏马奔驰向前,诗人愿为楚国的变法图新作一个开路的先驱者。可是当时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存在着革新和守旧两派的斗争。诗人举出贤君激励怀王效法,举出暴君的做法警戒怀王。但由于怀王昏聩守旧,弃约变心,结果是“党人”猖獗,世风腐败,连诗人精心培养的人才,也都从俗变节。诗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遭遇排斥。面临险恶的政治环境,诗人曾产生过退隐的念头,但最后仍表示为坚持正义而九死不悔,决心坚守自己修洁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嫒兮”至“余焉能忍与此终古”,是以女媭形象的出现开始,由现实境界转入虚拟的幻想境界。女嬃看诗人如此痛苦,异常激愤,她从爱护诗人的愿望出发,劝诫诗人应当以鲧的悲剧为戒。在没有是非曲直的社会里,忠贞不会见容于世,甚至会遭杀身之祸。因而要他不要那般耿介,而要明哲保身,随波逐流。诗人听后不以为然,并未动摇信念。女媭不能真正理解诗人,这表明人间已无知音。于是诗人便向超现实的境界去追求真理。他渡过沅湘,向舜帝重华陈辞,历数夏商周数代王朝的兴亡事例,陈诉肺腑,表明自己的“美政”理想。他为自己壮志未遂而叹息流泪,即使身死但坚持理想的决心不变。陈辞完毕后转而借幻想的形式遨游天地,上下求索,以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和实现理想的途径。最后上下寻求全归于失败。天上人间,都是一样“溷浊”,蔽美称恶,嫉贤妒能。第三部分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蜷局顾而不行”,是从灵氛、巫咸形象的出现开始。诗人周游求索,扣阍求女,相继失败之后,满怀孤愤,便向神巫灵氛问卜,再请巫咸降神。灵氛和巫咸都启示他远行,择明君而事,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告诫他要及早行动,不要犹疑不决。诗人确信自己留在楚国毫无出路。于是,他按照灵氛的吉占和指引的出路去选择吉日良辰。发轫去国,再次进入了“浮游求女”“周流上下”的幻游境界。诗人经历了一番漫长而艰难的道路远行。就在他驱使神灵、驾驭龙凤、远走高飞、乐舞娱兴、自适惬意、忘掉一切之际,却忽然望见了故乡。局面陡变,情况急转直下。诗人悲从中来,面对祖国山川,他再也不忍离去。诗的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至此达到高潮。
      “乱曰”至末尾一小节为礼辞。诗人在国内不能见容,却又不忍心去国,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有一死了之。最后,就在这去留的极端矛盾中充分显现了诗人眷恋祖国和决心殉国的高尚精神。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人物形象:
《离骚》既是一篇政治抒情诗,又是一部伟大心灵的悲剧。在这部诗剧的舞台上,自始至终活跃着一个英雄主角,就是诗人伟大人格的化身,全诗除了女媭、灵氛、巫咸几个人物的对话,几乎全由这个主人公的活动与内心独白构成。屈原在诗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高大。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有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描写的依据。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是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形象。他有明确的“美政”思想,这与屈原改革弊政、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及前王之踵武”,使历史上曾兴旺发达的“三王”政绩发扬光大,亦即由楚国统一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美政思想的实质是要巩固楚王的统治,它充满了儒家美好政治的色彩,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求。屈原不但有美政理想,也有实现它的具体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君明臣贤”。要有好的国君,还要有忠于国君并且有才干的大臣加以辅佐,君臣和谐才能成功。因而他歌颂“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他极力主张选贤任能,赞美古代贤君“举贤而授能”,称颂“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同时他还主张废斥群小,这也是实现“美政”的重要保证。他在诗中极力揭露群小的罪恶,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他还主张“循绳墨而不颇”,强调以法度治国。他为此奋斗终生,充分显示了这一形象的政治家风度。
        这一形象还体现了诗人勇于同黑暗腐朽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诗人清楚地知道,楚国的不幸命运,以及自己的不幸遭遇正是楚廷群小造成的。诗人对之极为愤恨,因而不遗余力地反复加以揭露和抨击,斥责他们“好蔽美而称恶”,竞进贪婪,嫉妒成性,朋比为奸,随波逐流,黑白颠倒。诗人还揭露了楚君的过失,说他反复无常,荒唐糊涂,宠信奸臣,疏远忠良,善恶不辨,致使诗人的“美政”理想落空。
        这一形象也是追求光明和真理的美好形象,体现了诗人坚持正义的刚毅不屈的伟大精神。他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虽然“路曼曼其脩远兮”,但他始终是“上下而求索”。他清楚地知道,他的高洁的品格,以及超群拔俗的崇高理想,都“不同于今之人”,因而招致“谣诼”诽谤,遭受种种迫害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连他亲近的人都劝其随俗浮沉,不要“博謇好脩”。可是,诗人却在诗中反复申明他决不能随波逐流的态度,在打击和迫害面前决不动摇,岿然如山,坚强不屈。诗中描写屈原三次求女嬃,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不懈地探索真理,寻求志同道合者。这种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与热爱的精神,正是他终生奋斗的力量源泉。
        诗人还通过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自己思想感情的波澜。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浑身披覆着香花和美玉的洁身好修,幽美芳香,妩媚奇特的超人,用来象征其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屈原内在美质的表现,最感人的就是他那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自幼就立下为国尽忠的理想,他为此自修美德和才能,祖国被“党人之偷乐”搞得“路幽昧以险隘”,他为之而伤心,他一再表白“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为祖国的前途而忧心忡忡。他被群小打击迫害而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虽然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痛苦忧伤,但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和君王,他始终系心楚王,不忘楚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凭着屈原的杰出才能,他投奔别国也许会成为将相高官,但他否定了一切离楚远游的想法,非常形象而真挚地表现了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艺术成就: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无论是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内容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以及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和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抒情主人公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壮、悲,是前无古人的,尤其是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若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若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政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四句,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诗人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诗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里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生和被疏的事实,后两部分里更虚构了女嬃詈原、陈辞于舜、上款帝阍、历访神妃、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西天等一系列幻境,便使这首抒情诗具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看来似乎山穷水尽,眨眼又是一番新的景象,波澜起伏,百转千回,从而把叙事诗和抒情诗融为一体。

2>《九歌》内容主题:
       关于《九歌》的内容、主题,主要与志在报秦、祭祀之歌、寄托讽谕这三种观点。
        志在报秦   孙常叙在他的三篇论文中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作者认为,《九歌》的主题是“穆愉上皇,战胜秦国,收复失地”。具体分析是这样的:“《东皇太一》《云中君》,写寿宫祠祭、太一降临,是为迎神之辞;《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7章,写汉中沦陷,地入强秦,湘汉一家,忽成异国,夫妇离散,相会为难,司命亲临,神助其合。然而於山(商於之山)神女无与偕归,风雨空山,犹然向隅,是为愉神之辞,乃是‘穆愉上皇’的‘九歌’主体,是为娱乐皇太一而演出的一个‘歌舞剧’,表示楚国不但要收复汉中,而且还要收复商於;《国荡》一章,写楚军将士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借东皇太一的褒扬,激励北上报秦的士气,是为慰灵之辞。《礼魂》一章,作为尾声,是为送神之辞。”孙文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有助其说者,也有提出异议的。李延陵对于孙文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认为《九歌》个别篇目有报秦之心。于省吾认为《国荡》志在报秦,《东君》也有报秦之心。
        祭祀之歌  这是传统看法,但在具体解释上也有不同。李延陵认为:“《九歌》的内容是巫觐炫耀自己的,她(他)们炫耀自己与神有亲密或密切的关系,炫耀自己能令沅湘、飘风,使江水、冻雨;能驾飞龙、乘玄云;……她(他)们炫耀自己,以期获得群众的敬畏,从而骗取群众的财物。”在《九歌》是民间祭歌还是宫廷祭歌的问题上,大多数同志仍认为是民间祭歌,屈原可能加工过,如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中就是持这种看法。也有人认为是王室祭歌,陈子展认为:“《九歌》是屈原奉楚怀王之命而写的王室祭典所用的巫歌。”孙作云也认为《九歌》非民歌,“《九歌》是楚国的祭神歌,绝对不是民间的祭神舞歌,与屈原放逐于江南更是渺不相涉”。
        寄托讽谕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同意将《九歌》看成纯粹的祭歌,认为《九歌》寄托着屈原的爱国思想。孙元璋认为:“它虽然利用了宗教祭歌的内容和形式,却并非无讽谕之意,更不是随意杂凑的集合物。”不同意陈子展所说的“其中没有放逐的感愤,没有特意讽谏的意思”,并分析了具体篇章,认为有讽谕之意,如《湘君》《湘夫人》中写的爱而不得的悲剧,“与《离骚》中求宓妃、爱简狄、娶二姚的情节颇为相似”。蒋南华也认为:“《九歌》不是巫歌,不是祭祀诗,而是民族、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杰作,是清新绮丽、奇特浪漫的生活和政治抒情诗。”谭介甫说:《九歌》是屈原“寄托着思想上观点来表达他个人的情绪,也借以抒发其胸中所蕴藏的不平之气罢了”。

        艺术特色:
      《九歌》是一组题材特殊、风格独异的美妙奇崛的抒情诗,它在精神实质上与《离骚》一脉相承,而在艺术上却又独具特色。
       人格化的神灵形象诗人以流传于楚国民间的神话故事为背景,主要通过神灵形象的塑造,借其口而抒情。《九歌》包含着先秦文学中少数几篇完全以神话为素材,又经过文学化的改造,以神的生活表现人类生活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抒写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刻画出神灵形象因所爱不可得而产生的思念、怨恨、犹疑、伤感等复杂情绪,描绘了这些故事的悲剧结局,寄托了自身君臣难以遇合的悲怨。《九歌》所塑造的集神异与人格特征为一体的众神灵的艺术形象,成为后世许多此类型文学形象的垂范。
        清新幽怨的意境 诗人的艺术之笔善于把景物的描绘、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美的意境,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如《湘君》《湘夫人》《少司命》《山鬼》等篇,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孤寂冷落的哀怨之情和凄迷苍茫的悲凉之景,互相融合,格调清丽,形成了优美而惆怅的意境。较为特殊者是《国殇》,此篇礼赞为国阵亡者之神,描写了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歌颂了楚国卫国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它刚健雄浑、深沉质朴、激昂扬厉、悲歌慷慨,洋溢着爱国激情和英雄精神,笼罩着浓郁的悲壮气氛,形成了壮美的意境。
        浓烈的表演性《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首先,《九歌》中不乏对舞乐的描述,例如《东皇太一》中对歌乐舞同时表演的记录。其次,在很多篇章中既有像《山鬼》中抒情主人公的独唱,也有类似于《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表心迹的对唱和合唱,可以看作是分角色演唱的先声。这些痕迹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成为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
       风格鲜明的语言《九歌》的诗句虽以六言为主,但也多有五言、七言之句,长短适意,婉转动听。其押韵亦颇灵活,韵脚变化频繁,或四句一转韵,或六句、八句一转韵,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如聆金玉之声。特别是“兮”字用于句中,几乎代替了所有虚字的功能,不同于《离骚》之用于句末而专为语助。这种地域风格鲜明、形式统一的语言特点,体现了先秦时期诗歌语言技巧的进步。

③1)《登徒子好色赋》(节选):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
2)《九歌&#8226;湘夫人》精彩句子:袅袅其秋风,洞庭波兮木下 ;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秋风轻轻吹拂天气初凉,树叶凋零洞庭微波荡漾;沅水有茝草澧水有兰花,湘夫人思念你啊无法讲。)
3)《高唐赋》精彩句子: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15709;。(巨石累累,水波冲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激流吞没巨石,巨石在水中时隐时现。波浪滚滚,巨浪高掀,水波荡漾,盘旋曲折,如云如雾,涛声阵阵。)
4)《风赋》精彩句子: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它吹动花草,散发香气,在桂树和椒树之间往来回旋,在疾流的水徊上缓缓飞翔。)
5)《钓赋》精彩句子:昔殷汤以七十里,周文以百里,兴利除害,天下归之,其饵可谓芳矣;南面而掌天下,历载数百,到今不废,其纶可谓纫矣;群生浸其泽,民氓畏其罚,其钩可谓抅矣;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改,其竿可谓强矣!(上古之时,殷王商汤凭借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周代的文王凭借方圆百里之地,惩恶扬善,兴得避害,天下之民纷纷归附,他的钓饵可以说是香极了;南面称王,掌握天下,经历数百年,功业至今不衰毁,他的鱼线可以说是够坚纫的了;万物众生蒙其恩泽,天下之民畏其刑罚,”他的钓鱼可以说是够弯曲了;功业成就而不毁败,英名树立而不改变,他的鱼竿可以说是强健有力的。)

④下里巴人&#8204;: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8204;阳春白雪&#8204;:指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的文学艺术,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8204;曲高和寡&#8204;:比喻曲调高雅,能跟唱的人少,后比喻知音难得,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云雨高唐&#8204;: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中讲的故事。
       &#8204;登徒子好色赋&#8204;:出自宋玉的作品,其中“登徒子”成为好色者的代名词。
        &#8204;宋玉东墙&#8204;:比喻貌美多情的女子,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点评

很不错,认真了,详尽,看出用功了,继续保持,加油,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949

回帖

428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85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02 -若兰(曹雪艳)
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赋,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事物的表现手法。或摹景,或叙事,或抒情。《诗》也可以作为赋的源头之一,东汉班固《两都赋》的序言中写道:“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可见赋与《诗》的渊源。辞赋最初来源有三:诗、辞、文。辞赋是融合了这三种文学形式的创新体裁,是一门集万象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期又不断融合骈文、古体诗、散文。形成了骈赋、律赋、诗赋、文赋。 这是老师的讲义所言。我自己理解,辞赋为诗词文词的集大成,辞赋能写好,其他肯定也不错。辞赋需要学识和功夫。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我打印下来,先通读,读懂。

九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
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
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选几篇抄下来,篇幅短小的。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宋玉东墙: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2、宋玉悲秋:出自宋玉《楚辞·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生于公元前290年,卒于公元前223年。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3、宋才潘面: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点评

作业完成的还好,继续保持,加油,奖励小花一朵,一题有自己的见解,不错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39

回帖

16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61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发
14(卓尔不群)杨超群   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赋,最早源于周公辅成王时期,每有重大事件发生,成王都会命人写一篇祝颂辞,这就是最早的辞赋。
战国末期,屈原根据楚国的民间辞歌和祝颂辞、卦爻辞,创造了“楚辞”;而宋玉师从屈原,结合《诗经》体裁,又融合了诸子散文的答辩样式,创作了多篇“以赋之名”的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后人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人的作品合称辞赋,辞赋一体由此而诞生。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一些片段情节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表现手法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也大量的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屈原的《九歌》包括11篇诗歌,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和《礼魂》。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根据汉民族民间祭神乐歌改做、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的神的形象。屈原《九歌》多数篇章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则是悼念和赞颂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九歌&#8226;湘夫人》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九歌&#8226;湘夫人》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九歌&#8226;国殇》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宋玉悲秋。
出自宋玉《楚辞&#8226;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臣伤江枫
出自宋玉《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巫山云雨
出自宋玉《高唐赋》序,讲述楚怀王梦见神女的故事。意思原指楚王与神女的幽会,后指男女幽会。

点评

作业还不错,继续保持,加油,以后请看好帖子再发,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60蓟水渔翁(于良建)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赋起源于先秦时期,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在诗、乐、舞逐渐分化独立的过程中诞生。其来源主要表现诗经,汉散文,楚辞三种之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朵奇葩。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主要体现在屈原对理想、正义的不懈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愤懑。通过自述身世、遭遇和心志,表达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兴楚美政,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坚强意志。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悲叹。离骚,九歌异曲同工
,悲情忧患。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3,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5,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九歌·少司命》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惑阳城迷下蔡
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能够使阳城下蔡&#8204;的众人所倾倒。
2,阳春白雪
宋玉对楚王说高雅的《阳春》《白雪》,和者甚少,后指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3,下里巴人
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楚国民间流行歌曲,后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点评

一和二加了自己的见解,不错,继续保持,加油,良建作品不错了,欢迎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期辞赋第一讲作业
76九色鹿(逯秋华)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赋,存在于中国两千三百余年,是中国古老的一类文学体裁。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
    赋---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事物的表现手法。 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 是中国古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述了屈原为崇高的理想境界而奋斗终生的思想,强烈抒发了作者自己遭谗言诽谤被害的苦恼郁闷的矛盾情绪,以表现自己为国献身,家国情怀共存亡的情感,同时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正义的斗争精神,揭露了当时楚王为首的贵族集团的腐朽,抨击了他们妒贤嫉能、邪恶误国的滔天罪行。
《九歌》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根据民间祀神乐曲加工润色而成的诗章,也是楚国南部流传已久的一套民间祭神的乐歌。
《九歌》包括11章,具体内容如下:
1、《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         2、《云中君》:云神。
3、《湘君》:湘水之神。               4、《湘夫人》:湘水之神。
5、《大司命》:主寿命的神。           6、《少司命》:主子嗣的神。
7、《东君》:太阳神。                 8、《河伯》:河神。
9、《山鬼》:山神。                     10、《国殇》:阵亡将士之魂。
11、《礼魂》:送神曲。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①、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思是: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②、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离骚》
           意思是:像他们那样竭尽全力去争权夺利,实在不是我内心所要追求的东西。
③、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意思是:表达自己高洁品格和美好德行的句子。
④、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的《九歌·东君》,
          描绘了诗人身着青云白裳的飘逸形象,并展现了他高举长箭射向天狼的英勇姿态。既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又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⑤、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中的《山鬼》。
          意思是:飒飒的风声呀吹着树木发出萧萧的响声,此情此境下思念着公子啊只不过是内心情不自禁的流淌出离别的忧愁之苦而矣。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超然独处〗 成语典故: 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2、〖尺泽之鲵〗 成语典故: 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3、〖蕃篱之鷃〗 成语典故: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4、〖瑰意琦行〗 成语典故: 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5、〖阳阿薤露〗 成语典故: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点评

作业不错,每个都有注释,表扬,希望继续保持,加油,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玉华 于 2024-11-17 15:46 编辑

学号96.田玉华
作业:

①辞的来源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
赋,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事物的表现手法。或摹景,或叙事,或抒情。《诗》也可以作为赋的源头之一,东汉班固《两都赋》的序言中写道:“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可见赋与《诗》的渊源。
战国末期,屈原和宋玉两大文学家。屈原根据楚国的民间辞歌和祝颂辞、卦爻辞,创造了“楚辞”;而宋玉师从屈原,结合《诗经》体裁,又融合了诸子散文的答辩样式,创作了多篇“以赋之名”的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后人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人的作品合称辞赋,辞赋一体由此而诞生。
(2)、五个佳句:
看离骚有感悟答:1.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5.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聘兮。摘自《离骚》我感觉岁月如梭,转眼就是百年,能跟着您学习辞赋此生无憾。我是学机械老了对诗词感兴趣,对辞赋不了解,想不荒废余年
才被诗词吸引,但辞赋不懂,学起来要慢。学识太浅。
(3)、宋玉三个成语典故
答:1.曲高和寡: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思想言论或文艺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2.下里巴人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空穴来风。:比喻消息,谎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点评

省略了第一题,加油,继续努力,奖励一朵小花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 013葵花子(赵永赶)第一次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
《初学赋源感》
从学掬师韵,开篇探本源
商周爻祭兴,屈吕楚辞喧
宋玉诗文合,华悠赋始繁
今人温习创,意律节为尊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作为屈原的代表作,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其中,“九问”部分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引人深思。屈原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楚国政治的腐败和官员的贪婪。他问道:“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实际上是在讽刺楚国政治中的勾心斗角和朋党之争,表达了对于政治清明的渴望。同时,“九问”也反映了屈原对于个人遭遇的无奈和悲愤。他问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表达了他坚持清白、宁死不屈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他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相传为屈原所作,共包含十一篇祭祀神灵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屈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九歌》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璀璨明珠。
屈原在《九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这些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神秘氛围,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九歌》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女性形象,如湘夫人、山鬼等。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和优雅的气质,还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屈原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女性地位的关注。通过阅读《九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屈原的思想和创作,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九歌·国殇》

“&#160;何忧,&#160;何不课而行之?”《楚辞·天问》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出自《九歌·少司命》&#160;&#160;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阳春白雪&#8204;:指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的文学艺术,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曲高和寡&#8204;:比喻曲调高雅,能跟唱的人少,后比喻知音难得,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宋才潘面&#8204;:指宋玉的才华和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出自清代李渔的《奈何天·虑婚》。

点评

2有自己见解,不错,3有出处,4有注释,继续保持,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5 天前
诗围绕“初学赋源”这一主题,阐述了从商周至现代赋的发展历程。 依次提及商周、屈吕、宋玉等阶段,展现了赋的起源和演变。 最后指出今人学习应注重创意、韵律和节奏。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31.张晓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从源头来看,可以分为辞和赋两部分。辞更接近于诗歌,赋则更接近于文。当今的诗家常把楚辞体归类为诗歌,而辞赋家也往往以楚辞体为滥觞。从继承关系来看,楚辞体对后世的辞赋作品影响比对诗歌更为深远。而赋则是源自诗经和诸子散文,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说理文。
辞,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远在屈原和《楚辞》之前已经产生。
赋,原本是“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事物的表现手法。或摹景,或叙事,或抒情。《诗》也可以作为赋的源头之一,东汉班固《两都赋》的序言中写道:“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可见赋与《诗》的渊源。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答:以兮字句为特色,大量运用象征、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的独特的楚辞体。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8203;
&#8203;宋玉给楚襄王的回答,就引出了“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下里》、《巴人》是通俗歌谣,听者众多,几乎人人会唱,而《阳春》、《白雪》乃高雅之作,能够跟唱的人不过几个,有“曲高和寡”之意。
宋玉东墙,好色之徒,源于&#8203;辞赋《登徒子好色赋》
&#8203;

点评

作业还不错,可以看出有翻阅讲义和查找,继续保持,加油,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4-11-22 21:44 , Processed in 0.0583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