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回复: 145

江西省辞赋学会首届公益培训班第五讲作业 点评老师 掬心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167

回帖

200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作业为期一周 截止到下周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0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496 张苏琴(美国)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①因……所……
因春雨所滋,百花齐放。
②每……都……
每见花开,都闻蝶恋。
③不但……而且……
不但和风拂拂,而且澍雨连连。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①药笼中物【仁杰药笼(龙文鞭影)】
出处:《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借药笼中备用的药材,比喻备用的人才。
人才优秀则备,公事灵光而通。

②舜妃啼竹【湘妃泣竹(龙文鞭影)】
出处: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二妃泣帝,泪垂竹子而成斑;一度断肠,情殉湘江其伴帝。

③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龙文鞭影)】
出处: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
浑水摸鱼其恶作,滥竽充数之低能。

点评

典故,2帝重复了注意句尾,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发表于 5 天前
造句子如果用虚词好看,这一组造句,诗句成分大点,跳出来,课后好好看看关联词部分,加油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5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3843720215 于 2025-3-30 06:29 编辑

20号 史忠和
第五次作业练习: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真乃、实为”:
聘怀于斯,感自然之奇妙;揽胜于此,叹岁月之迁延。真乃湖湘之灵壤,实为天下之大观。
”若...则”:若春风之拂柳。则万物之欣然”。
2、”恍似、宛如”:阔水连天,恍似碎金散于湖面;白云匝地,宛如玉镜镶之尘间。
”盖因...是以”
盖因孔孟之宏道,是以儒风之远扬。
3、”尽是、不乏”:尽是天然之画帙,不乏绰约之丰肌。
”然...而”:然繁华之易逝,而淡泊之恒存”。
二、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一部蒙学读物,包含众多典故。以下选取三个典故,并创作骈句:
1. 孙康映雪
典故:晋代孙康家境贫寒,无钱买灯油夜读。在冬天的夜里,他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最终成为饱学之士。
骈句:车胤囊萤,奋勤心以成俊采;孙康映雪,孜苦志而著贤文。
2. 孙敬悬梁
典故:东汉孙敬好学,为防夜读瞌睡,将绳一端系发,一端绑梁。犯困头低,绳扯发痛即醒,终成饱学之士 ,其刻苦精神传为佳话。
骈句:孙敬悬梁,潜心而兴族旺;苏秦刺股,发愤而振家声。
3. 、文姬辨琴
典故: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有一次,蔡邕弹琴时,琴弦忽然断了一根,正在隔壁的文姬立刻判断出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又故意弄断一根,文姬又准确说出是第四根弦。
骈句:文姬辨琴,妙解商宫之密;相如鼓瑟,精研辞藻之华。


点评

作业完成的还好,看的有功底,电话不错,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24号学员葛志强第五次作业

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乃…也
夫求学问之道,诵章句、识字义,乃为学之始基也,学者当勤勉而弗懈。


况…乎
况乎欲致君尧舜、济世安邦乎?

非……焉
非有砥砺前行之决心、焚膏继晷之勤勉、高瞻远瞩之卓识,焉能达此宏愿哉?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一、【毛义捧檄】
典故:东汉毛义接到任职文书时喜形于色,待母亲去世后立即辞官,方知当初做官只为奉养母亲。

骈句:捧檄娱亲,岂慕朱门鼎食;挂冠尽孝,唯求白发承欢。

二、【伯俞泣杖】

典故:汉代韩伯俞受母杖责时忽然哭泣,因察觉母亲气力衰弱而感伤。
骈句:泣杖感衰,孝察慈亲力竭;奉亲知老,情牵寸草心悲。

三、【陶母截发】

典故:晋代陶侃之母剪发换钱,以丰盛酒菜款待范逵,成就"截发留宾"美谈。

骈句:截发延宾,宁舍青丝饰鬓;封鲊诫子,但存素志清心。

点评

完成的不错,继续保持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第五次作业:
123号兰志芳(江西崇仁)

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答:①……者,……也

闻其野色之芬芳者,庭中玉桂也;瞻其烟村之秀丽者,湖畔灵山也。(判断句)

②为……所……

百花为甘露所润,竞展芳颜;群鸟为春气所引,畅抒清啼。(被动句)

③ 如……似……

古今之明月,天意何安排?(我观月)偶如圆玉,(我观月)又似弯钗。(成分省略句)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答: ①孙敬闭户:汉朝孙敬,常闭门读书,困倦时以绳系发悬于梁上,防止打瞌睡,终成一代名儒。
骈句:孙敬闭户,励志惜时求学问;车胤囊萤,苦心向道探真知。

②祖逖闻鸡:晋代祖逖与刘琨为友,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后来都为国家建立了功业。
骈句:祖逖闻鸡,挥剑练身图报国;陈平宰肉,分均显智志兴邦。

③项橐称师:项橐年仅七岁,就凭借非凡的智慧难倒孔子,被尊称为老师。
骈句:项橐称师,幼龄展智惊先圣;甘罗拜相,年少出奇震众僚 。

点评

典故的1小题,如果遵循平仄仄平那就比较好看,还不错,继续保持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洪霞 于 2025-3-30 08:40 编辑

第五讲作业练习:
121-郑洪霞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判断句:者……也,
渐闻清脆之叫声者,檐前新燕也;偶见婆娑之素影者,夜半月轮也。
(2)被动句:见,为,被,乎,于
君王而无德,恐失信于天下。
言而见信,德而被敬,能无朋乎?
(3)倒装句: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孰、何、安、恶、焉、胡、奚、曷”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固昔日之名也,而今谁记乎?
何错之有?
路奚自通?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1)汉祖歌风
刘邦称帝后返乡作《大风歌》,以“安得猛士守四方”抒怀帝王之忧,成为咏怀壮志的名篇。
知四海以荡平,方归故里;问一方之守护,可有精兵。
(2)子房辟谷
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修道,放弃权位追求超脱,展现道家“功遂身退”的智慧。
子房辟谷,生归去之心;公信采薇,觅逍遥之境。
(3)少逸神童
北宋刘少逸十一岁以“几度诗狂欲上天”等妙对折服文豪,被赐进士及第,凸显少年才情。
一回酒渴,论李白之壮怀;几度诗狂,叹神童之豪气。


点评

典故比较隐晦,总得来说还不错,继续保持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课作业练习:
钱远兴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判断句:
今唐韵之师者,乃楚湘之才女也。
2,被动句
句浅为文言而左,
心诚以唐韵而师。
3、关联词
得无师者之教,何以为文乎。
二、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1、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重华即舜,是个大孝子;武穆指岳飞,精忠报国。
造句
前人莫及重华之孝。
后者谁如武穆之忠。

2、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王伦奉命前往金国议和,被扣留后宁死不屈;魏绛劝阻晋悼公出兵,主张和戎政策。
造句
王伦使虏,秉忠而不屈以死他邦;
魏绛和戎,怀善以诚言而议己政。

3 、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
精卫是炎帝女儿,化为精卫鸟填海;麻姑是神话中的仙女,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造句
填瀚海,公主舍身而作精卫;
证桑田,仙娥入眼尽化农耕。

点评

3典故,尾巴要是仄平平仄就好看,尽化这句可以带虚词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6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吕少文 于 2025-3-30 10:22 编辑

351号吕少文(江西上饶)第五次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答曰:古汉语有着其特殊句式,比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等,按其语气和用途分,又可分为“陈述句”、“感叹句”、“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等。
①、判断句,以“…者…也”造句:
掬心者,唐韵书院校长,中华赋界名师也。
②、被动句,以“见、为、被”等造句:
兰,被君子之所誉;菊,为隐士之所名。
③、反问句,以“孰与、孰若…”等造句:
其赋也,挺连城之价,孰与比贵?掬学者之心,孰若同光?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答曰:
从张校长第五讲讲义中摘取三组典故:
①“书成凤尾,画点龙睛。”
②“卢携貌丑,卫玠神清。”
③“卫鞅行诈,羊祜推诚。”
并以这三组典故创作骈句如下:
①“书成凤尾,画点龙睛” 典故:
书成凤尾:指王羲之等人精妙的书法艺术,其字迹如凤尾般优美。
画龙点睛:源自张僧繇画龙的传说,点上眼睛后龙即飞升而去。
骈句:
凤尾书成矣,墨痕自染凌云气;
龙睛点就兮,画韵犹闻破壁声。
②“卢携貌丑,卫玠神清”典故:
卢携貌丑:唐代卢携虽貌丑,但才学出众。
卫玠神清:晋代卫玠仪表堂堂,神采奕奕。
骈句:
卢携貌丑,貌丑焉能遮盖其才高八斗?
卫玠神清,神清方有玉人之誉冠千秋。
③、“卫鞅行诈,羊祜推诚”典故:
卫鞅行诈:卫鞅(商鞅)变法时采取严厉手段。
羊祜推诚:晋代羊祜以诚信待人,德行高尚。
骈句:
卫鞅行其诈术而名垂千古;
羊祜推其诚信乃誉满九州。

点评

典故,2遵循尾巴仄平平仄就好看,总得来说不错,加油  发表于 5 天前
第一题这是夸我呢啊,谢谢,夸张了,我们共同进步,加油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万明 于 2025-3-30 11:49 编辑

212号文万明

第五次作业练习

答: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判断、递进、转折三类句式)


古汉语中有其特殊的句式,比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介词后置句”,每种句式又细分多种句型,按其语气和用途,又可分为“陈述句”、“感叹句”、“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等。这里依题只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判断句式("...者,...也")
造骈句:"医者,仁术也;师者,明灯也。"
创作说明:通过并列判断句定义两种职业本质,"仁术"与"明灯"形成隐喻对仗。

2.递进句式("非惟...,抑亦...")
造骈句:"非惟江海善下而百川归,抑亦君子虚怀而众望集。"
创作说明:用自然现象(江海)与人文品质(虚怀)构成递进关系,"善下"与"虚怀"形成意蕴呼应。

3. 转折句式("虽...,然...")
造骈句:"虽骐骥困于盐车,然志在千里;虽兰蕙掩于深谷,芳泽自远。"
创作说明:两组"虽...然..."构成扇对,"困于盐车"用典与"掩于深谷"形成意象叠加,也适习了被动句之一。

二、《龙文鞭影》典故骈句

1. "商王祷雨"(典出《尚书》)
骈句:商王祷雨,甘霖沛于桑林;周帝忧民,嘉禾生于岐野。

2. "卞和泣玉"(典出《韩非子》)
骈句:卞和泣玉,荆山抱璞而悲;季子挂剑,徐墓践诺以诚。

3. "陶母截发"(典出《晋书》)
骈句:陶母截发,延宾彰显慈范;孟邻择居,教子成就儒风。

附:典故说明
1. 商王祷雨:商汤因大旱,以身为牲祷于桑林
2. 卞和泣玉:楚人卞和献璞玉,先后被刖双足
3. 陶母截发:陶侃之母剪发换钱招待客人

注:所有骈句均严格遵循"平仄相对、句式相仿、用典精准"的创作规范,每个分句均为四字或六字的标准骈文句式。


点评

造句还行,注意骈句最好遵循马蹄  发表于 5 天前
隔句子,遵循尾巴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这两种,总得来说还好,骈句遵循马蹄规则就更完美,加油,典化用还算不错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65  付应科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自选三个关联词造句。
1,不亦……乎
文天祥兵败被俘,拒高官,鄙厚禄。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人若此,不亦巍巍乎!
2,……者……也
梅林者,山岭峻秀,竹木茂盛,怪石崚嶒,溪涧清幽,南昌后花园也。
3,孰与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为人处世,惴惴焉,惶惶焉,谨惧若此,孰与守朴藏拙,厚宽淡泊,坦荡度日。

二,收集三个《龙文鞭影》中的典故,并运用典故造骈句。
1,欧母画荻,仁爱终育英子;
范增举玦,明智难启愚君。
2,亡秦胡亥,贵胄难有祚终;
兴汉刘邦,贱民亦得机始。
3,太公钓渭,心静可钓时势;
伊尹耕莘,意坚方守田园。

典故运用:
欧母画荻:指欧阳修幼年丧父,家贫。其母以荻画字,辛苦育子,使修终成贤才。
范增举玦:指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举玉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趁机剪除刘邦。
亡秦胡亥:指秦二世胡亥在赵高等人帮助下,弑兄篡位,昏聩暴虐,致秦灭亡。
兴汉刘邦:指刘邦建立大汉王朝。
太公钓渭:指商朝未年,姜尚垂钓渭滨,以待时机。后遇周文王,并获重用。
伊尹耕莘:指伊尹在有莘之野耕地,被商汤发现并重用,其后助汤灭夏、建商。

点评

造句和典故都还不错,典故化,隔句遵循尾巴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就这两种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4-4 04:23 , Processed in 0.0534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