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江西省辞赋学会首届公益培训班第五讲作业 点评老师 掬心

  [复制链接]

0

主题

3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昨天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365号张明凤
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a.……者,……也
夫师者,答疑解惑也。(化用韩愈《师说》之句。)
b.……为……所……
勤乃为通书山之所径。
c.见……于……
败事见毁于怠。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答:《龙文鞭影》之3个典故:
a.重华大孝:出自《史记》《二十四孝》记述舜的后母与异姓弟象屡次谋杀他,而舜却以德报怨。
武穆精忠: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自幼读书习武,立志报国。长大后抗金,精忠为国。
b.霍光忠厚,黄霸宽和:出自《汉书》,都是西汉人。霍光忠诚为国,忠厚为民;黄霸则以宽政爱民著称。俩人都是品德高尚,忠心为民的好官。
c.董昭救蚁:据《齐谐记》《搜神记》记载:三国时杭州的董昭之有次乘船过钱塘江救了落水的蚁王。后董遇难,得蚁王相救;
毛宝放龟:出自《晋书•毛宝传》,晋时毛宝买了渔翁捕来的白龟放生。当毛宝因战败投江时,得白龟救助。
造句:
a.鹏举精忠乎山河共悯,重华大孝而天地动容。
b.宽和效霸,忠厚仿光。
c.蚁落于钱塘江,董昭援手;龟投于渔市场,毛宝放生。

点评

典故化用尚可,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昨天 18:51
造句自己的句子就好  发表于 昨天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昨天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成前 发表于 2025-4-2 22:55
12号龙成前(江西萍乡)第五次作业练习:

谢谢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昨天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36号任燕鸿
辞赋第五讲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答:
(1)、判断句:者……也
夫茶者,生于山野,发乎神农也。
(2)、被动句:为
学习乃自娱,岂为浮名累。
(3)、固定句式:不亦……乎
诗词歌赋,乃吾之爱好,勤而习之,不亦乐乎?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答:
(1)、孟母三迁
三迁之孟母,颂其先知;百忍之张公,嘉其广识。
(2)、孙敬悬梁
孙敬悬梁而苦读,成一代之大儒;孙康映雪而清吟,变晋朝之贤相。
(3)、尧眉八彩
尧眉八彩之流光,垂裳治世;舜目重瞳之照夜,拊石鸣球。

点评

造句和典故化用都还不错,继续保持,表扬  发表于 昨天 1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昨天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点评作业,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昨天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燕鸿 发表于 2025-4-4 18:00
336号任燕鸿
辞赋第五讲作业练习: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点评作业,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昨天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99号 李嘉媛(江西南昌)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一)被动句关联词:
1、“见……于……”
造句:见逸兴赋雪于嘉宾,显豪情吟虹于圣祖。
2、“受……于……”
造句:受君命以安河内于恂,承圣意而固关中于何。
3、“为…所…”
造句:待诏公车,为俗眼所轻而帝心独契;立身台省,为时流所笑而圣眷偏浓。
(二)固定句式特定关联词:
1、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含特定关联词。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2、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关联词的固定句式,如:
(1)孰与,与…比怎么样;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2)无乃…与?恐怕…吧
(3)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4)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5)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6)…之谓也,…说的就是…
(7)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8)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9)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二、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一)义伦清节,展获和风。
[1]义伦清节:典出《宋史·沈伦传》。北宋灭蜀后,沈义伦不肯与其他人一起在当地搜刮财物。回京后,宋太祖查看他的箱子,发现只有几本书,于是对其廉洁大加赞赏。
[2]展获和风:典出《孟子·万章下》。孟子称赞柳下惠既是圣人,又平和温厚。所以,后世称柳下惠是“和圣”,并送他“和风百世”的美誉。
造句:义伦守清节,为宋廷所彰;展获存和风,为鲁国所仰。

(二)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1]商王祷雨:典出《淮南子·主术训》。商汤时期,华夏地区连续出现七年大旱,太史认为多次向上天祈雨而无效的原因是祭品不佳,应当以人为祭品。商汤不忍心杀害他人,于是以自己为祭品,在桑林求雨,祈祷结束后天降大雨。因此,古人认为上天是被商汤不忍杀人的仁慈感动而降雨解救旱情。
[2]汉祖歌风: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荣归故里与父老乡亲饮酒。宴会中,他高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将这首歌命名为《大风歌》。
造句:商王忧旱,精诚动乎九霄;汉祖思乡,悲歌激于千古。

(三)汉称七制,唐羡三宗
[1]汉称七制:典出《文中子》。隋朝学者王通赞扬汉朝的七位君王,认为他们以仁德、宽恕的方式治理天下,让百姓没有反抗的念头,是团结人心治世的代表。
[2]唐羡三宗:分别指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分别对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三个盛世局面。这里指的是治世局面。
造句:高祖约法,已肇七圣之基;太宗怀柔,早蕴三宗之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昨天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骈句一定要对偶,①②缺少对句。掬心老师,谢谢您的点评和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昨天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132号刘辉(抚州)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为…所
       宗祠,历五百年也,为风雨所侵蚀,亟待修缮保护。
2.…孰与…
      秦皇孰与汉武,唐宗孰与宋祖,皆雄甚也。
3.奈…何
      清明微雨,路人断魂,奈流光何!

​二、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1.​相如完璧,廉颇负荆。
骈句:
相如​完璧,智勇双全安社稷;  
廉颇负荆,忠勇可嘉释前嫌。
​2.北山学士,南郭先生
骈句:
​北山学士,东阁酬唱,真才垂青史;
​南郭先生,西席藏拙,虚名化土尘。
​3.书成凤尾,画点龙睛
骈句:
​书成凤尾,文光射牛斗
画点龙睛,气韵上云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发表于 昨天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375陈平安(进贤)第五次作业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1、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也。
2、被动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言而无信,为社会所不容也。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宾语提前:宋何罪之有?俱往矣,帝王将相安在哉?
5、谓语前置:甚矣,汝之不惠(慧)。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1.圣祖吟虹。“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圣祖,是指明太祖朱元璋。朱微服出行,面对天边彩虹信口吟出:“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在旁的彭友信续道:“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朱龙颜大悦,次日便任命彭为布政使。“圣祖吟虹,雄霸江山。”
2.邺仙秋水。唐朝的李泌七岁就能做文章,当时的大文豪张九龄称他是自己的小友。大诗人贺知章见到李泌说:“此稚子目如秋水,必拜卿相。”唐玄宗闻知便召见李泌,命他与大臣张说观棋。张说试探他说:“方若棋局,圆如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随即接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玄宗非常高兴,命李沁的家人“善视养之”。后来李泌官至宰相,封为邺侯。因他生前好仙术,故被称为“邺仙”。“邺仙秋水,洞悉阴阳。”
3.少逸神童。刘少逸是北宋人,十一岁时写文章就文辞精敏。老师潘阆带他拜见大文人王元之、罗思纯,两位文人就试探他对对联。罗思纯出句“无风烟焰直”,刘少逸对“有月竹阴寒”。又出句“日移竹影侵棋局”,刘少逸对“风送花香入酒卮”;王元之出句“风雨江城暮”,刘少逸对“波涛海寺秋”。随后,王元之又出句:“一回酒渴思吞海。”刘少逸对道:“几度诗狂欲上天。”王罗二人非常惊讶,并报告朝廷,朝廷便赐刘少逸进士及第。“少逸神童,才思敏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昨天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辞赋作业五
姓名:安春英
学号:448
1、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式和关联词,并自选3个关联词造句。
答:古汉语的特有句式有:
1.判断句
“……者……也”或“乃、为”等引导。
例:庭菊者,花中之隐士也。
2.被动句
分为有标志性的词语“见、为、被、乎、于”和没有标志性的词语。
例:而君幸于赵王。
3.成分省略句
a.主语和谓语省略。
例:(秋云)映婺女而扇薄。
(其形若)荣耀秋菊,(其形若)华茂春松。
b.修饰语和中心语省略。
例:(其)目如秋水,(其)眉似春峰。多行不义(之事)必自毙,子姑待之。
c.定语与兼语省略
例:杞子自郑使(人)先于秦。
d.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e.分居的省略。
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4.倒装句
a.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不吾知其亦已矣,苟于情其信方。
b.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何陋之有?
c.介词宾语前置。
例: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d.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前置。例:宋何罪之有?
e.普通宾语前置。
例: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f.定语后置
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g.状语后置
例: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h.谓语前置
例:甚以汝之不惠。
i.其他固定句式

造句练习
1.“若……何……”:天灾将戾,父母尚馁,若稚子何?
2.“……孰与……”:汝谓南山孰与北斗寿?
3.“何以……为”:今皆以方寸之屏传信,何以尺素为?
4.“得无”:
君日日守其株,得无复有兔触之耶?
5.“奚以……为”:杀鸡之事,奚以牛刀为?
6.“与其……宁”:与其生而不可见,宁死。

2、收集3个《龙文鞭影》的典故,并用典故造骈句。

典故:
1.烹茶秀石,漉酒渊明。
南宋冯坦,雪水烹茶。晋陶渊明,葛巾漉酒。形容田园生活。
造句:秀石烹茶于松下,渊明漉酒于篱边。
2.卫鞅行诈,羊祜推诚。
战国商鞅以旧情行骗于魏公子昂,夺河西之地,为不仁不义之辈。晋羊祜视敌陆抗为友,克日而战,拒绝谲言。抗疾送药,抗饮其酒言祜岂以酒杀人哉?仁义著称。
造句:失义卫鞅行其诈,守仁羊祜推其诚。
3.马当王勃,牛渚袁宏
唐王勃经马当山至南昌,途经滕王阁,作《滕王阁序》一举成名。晋袁宏,于牛渚山夜诵经史,得征西将军谢尚赏识,声名鹊起。
造句:牛渚袁宏之经史,马当王勃之文章。
敬请老师批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4-5 06:36 , Processed in 0.0511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