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放鹤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掬心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

回帖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8
发表于 昨天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掬心唐韵书院公益网络辞赋班第七期开班课题讲解
作业练习:
28号丁素梅(清馨)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①辞赋的起源

答曰:辞赋起源于先秦时期。它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受到了战国纵横家散文的影响。《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如《大雅·烝民》等,在句式、韵律等方面为辞赋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而《楚辞》尤其是屈原的作品,更是直接为辞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丰富的想象、华美的辞藻、独特的句式等,对后世辞赋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战国纵横家的散文,其铺陈夸张的手法也被辞赋所吸收。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的一组诗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包括天神、地祇、人鬼等,诗中塑造了众多优美的神灵形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五、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一、下里巴人:宋玉在《对楚王问》中提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二、阳春白雪:同样在《对楚王问》中,“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歌曲,后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三、曲高和寡:还是出自《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昨天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树敏 于 2025-4-15 15:27 编辑

学号:33  名字:刘树敏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辞赋,是存在于中国两千三百余年的文学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出耀眼的光芒。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不少以辞命名的祭祀辞、占卜辞、祝颂辞之类的原始辞歌。

二、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是《楚辞》中名篇,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其中诗人用了很多比喻,无情的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同时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九歌》是《楚辞》名篇,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是战国楚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计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国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其余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抚长剑兮玉珥(ěr),璆(qiú)(qiāng)鸣兮琳琅。(出自九歌-东皇太一)
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
珥:指剑柄上端像两耳突出的饰品。璆:形容玉石相悬击的样子。锵:象声词,此处指佩玉相碰撞而发出的声响。
2、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出自九歌-云中君)
在芳香的兰汤中沐浴,穿上五彩的衣服,带上杜若花。
兰汤:兰草沁入其中而带有香味的热水。此下四句为祭巫所唱。华采:使之华丽。若英: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杜若的花。
3、薜荔柏(bó)兮蕙(huì)绸,荪(sūn)(ráo)兮兰旌(jīng)。(出自九歌-湘君)
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薜荔:蔓生香草。柏:通“箔”,帘子。蕙:香草名。绸:帷帐。荪:香草,即石菖蒲。桡:短桨。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4、袅(niǎo)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袅袅:绵长不绝的样子。波:生波。下:落。
5、老冉冉兮既极,不寖(jìn)近兮愈疏。(出自九歌-大司命)
老暮之年已渐渐地来到,不能再亲近反而更加疏远。
冉冉:渐渐地。极:至。寖:同“浸”,渐。
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出自九歌-国殇)
人虽死啊神灵终究不泯, 魂魄刚毅不愧鬼中英雄!
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7、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rèn)秋兰以为佩。(出自离骚)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扈:楚方言,披挂。江离芷:均为香草名。纫: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出自离骚)
想到草木不断地在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一说屈原自指,一说楚怀王)也会日益衰老。
惟:思虑。迟暮:衰老。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离骚)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英:花。
10、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出自离骚)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偭:违背。改:更改。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出自离骚)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绳墨:正曲直之具。曲:斜曲。周容: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12、扬云霓之晻(ǎn)(ǎi)兮,鸣玉鸾之啾啾。
云霞虹霓飞扬遮住阳光,车上玉铃丁当响声错杂。
晻蔼:旌旗蔽日貌。鸣:响起。

四、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兰台公子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2、登徒言  《昭明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3、宋玉悲秋  《楚辞》卷八《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4、朝雲暮雨  
楚懷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並與之媾合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後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
5、班香宋豔  
班,班固。宋,宋玉。班固、宋玉二人皆為中國有名的辭賦家,因其文辭華美,風格富麗,故稱為「班香宋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4
发表于 昨天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99.肖正英
第一讲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意思是选拔有才德的人,重用有才能的人,遵循法度而毫无偏差错离。
    2.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如果心里的情操是美好的,又何必用别人来做媒介?
    3.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方的榫头和圆孔怎么能互相吻合呢?谁会志趣不同还能够想此安靠?
    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意思为人们各有各的爱好,我只爱好修养,把修养当成习惯。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就像我们学习辞赋一样,虽然大家的水平不一,但只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就一定会有收获。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空穴来风——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讬者然,则风气殊焉。”
    它本来是宋玉借题来讽刺顷襄王的,后来的人将它引申起来,而成为事情凭空发生或流言趁隙而入的意思。
    2.青苹之末——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原意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风发展而来。后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
    3.宋才潘面——清李渔《奈何天 虑婚》:“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本自有守才潘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
    原意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点评

句子有注释还不错,继续保持,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昨天 22:33
典故看到出新一个,表扬  发表于 昨天 2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昨天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9号  田凯
作业练习:
①、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②、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③、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5.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7.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8.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④、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邻女窥墙
含义:指女子对男子的倾心爱慕,亦写对美好事物的渴求1。
出处相关:战国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有一位邻家美貌女子偷偷地看了他三年。

2.空穴来风
虽然现在常被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但它原本的意思是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宋玉《风赋》中有“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的句子1。

3.青萍之末
原意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现在常用来比喻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出自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4.宋玉悲秋
含义:宋玉是悲秋先风之士,表达了对秋天萧索景象的感慨和哀伤等情绪。
出处:源自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5.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多用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相对。在宋玉的《对楚王问》中,有“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的记载。

6.宋玉东墙
基本含义:指人的心墙坚固,难以被他人所动摇或侵犯,形容一个人的内心坚强、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秘密、隐私等不易被泄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4-16 00:46 , Processed in 0.0492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