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帖 点评老师:掬心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班第七期作业(一)  学号:115刘志华一、二题(略)三、摘抄六句自己喜欢的句子: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离骚》)2、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离骚》)3、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离骚》)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6、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九歌·山鬼》)四、收集三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1、空穴来风:出自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指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或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2、邻女窥墙: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战国时宋玉的邻居家有个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里此女子经常爬上墙头偷窥宋玉,但宋玉从未动心过。后以此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之情。3、倚天长剑:出自战国楚·宋玉之《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意为一巨人手持光芒闪耀的长剑,倚在天边,以此用来形容巨人的形象,后来“倚天剑”也成为宝剑的代称。常用来代表强大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威势。

点评

还不错,就是排版错开就好了,表扬,典故看到一个出新。很棒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静39
第一次作业
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释义: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摘自《九歌  国殇》
2、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释义: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摘自《九歌  湘夫人》
3、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释义: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摘自《九歌  湘夫人》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释义: 时光迅速逝云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摘自《离骚》
5、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释义:为什么这样美好的琼佩,人们却要掩盖它的光辉
    摘自《离骚》
6、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释义: 只有我的佩饰最可贵啊,持它的美德直到如今。
   摘自《离骚》

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宋玉伤怀
  出自《楚辞》卷八《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宋玉在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引用,用以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2、嘨起青萍
    出自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风赋〉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啸起青萍”描述了风的生成过程:风从地上产生,开始时在青蘋草的末端轻轻飞旋,然后逐渐增强,最终成为强劲的风。这个典故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还寓意着事物从微小开始,逐渐发展成显著的变化或影响‌。
3、曲高和寡
    出自《对楚王问》,意为曲调越高雅,能理解和欣赏的人就越少。宋玉借此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难以被普通人理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孤独与无奈。

点评

作业解释比较详细,还不错,典故看到一个出新,表扬,继续保持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回帖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38.董生辉(罔川)
作业练习答案
一、了解辞赋的起源
辞赋起源于先秦时期,受楚地民歌、巫文化及《诗经》赋比兴手法影响,在《诗经》和《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当时文人在创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文学体裁。屈原为奠基人,其作品奠定了辞赋的抒情传统与华丽风格。先秦辞赋经典篇章除了《离骚》《九歌》外,还有《天问》《九章》等。

二、重点掌握篇章《离骚》《九歌》
《离骚》:屈原的自传体长诗,以浪漫笔触抒写政治理想与家国忧思,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
《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的组诗,共十一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展现楚文化的神秘瑰丽。
三、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出自屈原作品)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
5.“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四、收集3个与宋玉有关的成语典故
1.曲高和寡   
出处:《对楚王问》
典故:宋玉以音乐为喻,说明自己的志向高远难被理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下里巴人、阳春白雪
出处:《对楚王问》
典故:宋玉用“下里巴人”(通俗民歌)和“阳春白雪”(高雅乐曲)对比,喻指艺术审美的差异。
3.巫山云雨
出处:《高唐赋》
典故:宋玉描绘楚王与巫山神女的邂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借指男女之情或自然奇景。

点评

作业还不错,都有注释,也有出处,表扬,继续保持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掬心辞赋课作业练习(01):
一、摘抄6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再次给我加上罪名。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只要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或理想),即使为之死多次也绝不后悔"‌。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我怨恨君王如此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人民的民心。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那些女人嫉妒我的美貌啊,造谣诽谤说我善于妖冶媚态。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6、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我要让我的马在神话中的咸池饮水,还要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二、收集4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其一
典故:宋玉伤怀 
典故出处:《楚辞》卷八《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其二
曲高和寡
典故出处:宋玉《对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其三
邻女窥墙(宋玉东墙)
典故出处: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其四
巫山云雨
典故出处:宋玉《高唐赋》《神女赋》  
    楚怀王游云梦泽,梦遇巫山神女自荐枕席,临别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宋玉陪楚襄王复游此地,襄王亦梦神女,却求而不得。  

点评

典故看到出新不错,摘抄有注释出处不错,表扬,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0钱横眉
第一课作业:
1、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赋的来源:《诗》以及先秦的诸子散文是赋的源头,大规模用赋作为篇名的是宋玉。宋玉尝试将辞和赋融合在一起,创作了一种文体方式,即辞赋。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表达了要使楚国强大就必须推行美政的治国思想。表达了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满不悔情绪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
全诗中心:推行美政。
叙述文路:努力准备、失败悲愤、反思不悔;再试遇挫、徘徊无望、他投不忍、以死明志。
全诗结构:
上半部五个,《屈原引路》、《屈原被屈》、《屈原不屈》、《屈原被怨》、《屈原说理》;
下半部五个,《屈原叩天》、《屈原求女》、《屈原问卜》、《屈原请神》、《屈原他投》。
《九歌》是屈原的作品,屈原借用旧题,吸取了民间乐歌的精华,一共写了11篇诗,总题为《九歌》。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十种神灵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神——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5、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班香宋艳
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2朝云暮雨
《高唐赋》中神女化云雨朝夕变化,喻世事无常。
3宋玉悲秋
《九辩》以秋景抒怀才不遇,开悲秋文学传统。
4大王雄风
《风赋》讽喻阶级差异,将风分为“王者雄风”与“庶民雌风”。
5楚馆秦楼  
源于《高唐赋》高唐观,后泛指歌舞风月场所。
6云雨高唐
《高唐赋》中神女居所,后为文学中情爱场景象征。
7微辞讽谏
指其赋作中隐含讽喻的写作特色,如《风赋》的阶级批判。
8赋圣之誉  
与屈原并称“屈宋”,被尊为楚辞到汉赋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9铅华弗御
出处:宋玉《神女赋》 。
寓意:表示不施粉黛,保持天然的容貌,形容女子质朴自然之美,也可引申为不追求外在华丽修饰,注重内在本真。
10秋士悲、宋玉才、宋玉墙、登徒子、邻女窥墙、嫣然一笑、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巫山云雨、神女入梦、空穴来风、兰台公子、青苹之末、才过屈宋、宋才潘面、曲高和寡

点评

12都有解释,3有出处,不错,4典故超额完成,而且出新,表扬,奖励小花一朵,继续保持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号15.叶松梅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辞赋是中国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文学体栽。商周时期是祭祀辞,占卜辞,祝颂辞是原始辞歌,与时并进。战国末期,出现屈原和宋玉两大文学家。后人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作品合称辞赋,辞赋一体由此而诞生。汉代以散体大赋和小赋为代表,西汉时期出现“赋圣”和“辞宗”司马相如,太史公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至唐代发展成科举制度,盛行骈赋、律赋、文赋、诗赋。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1.《离骚》答:是战国楚人屈原辞赋著名作品。主题思想表达了:
1.表达爱国忠君,诗中多次提到希望楚王能够效仿先贤,避免重蹈覆辙,体现了屈原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2.“美政”理想:提出了一系列理想的政治改革措施,如选贤任能、修明法度等,旨在使楚国更加强盛。然而,这些理想并未实现,反而遭到了贵族的阻挠和楚王的误解,这使他深感悲愤。
3.个人奋斗与坚持:在面对困境和误解时,屈原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即使在被流放和误解的情况下,也未曾放弃。
4.批判现实与反思:通过《离骚》对楚国的政治环境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特别是对那些腐败的贵族和昏庸的君王进行了揭露。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表达了对不公待遇的哀怨。
5.寻求精神解脱与最终选择: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和痛苦后,屈原最终选择了离开楚国,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一决定反映了他对现实的绝望和对理想的坚持。
《离骚》不仅是屈原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楚国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通过这部作品,屈原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政治理想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抗争。
2.《九歌》答:是战国楚人屈原辞赋著名作品。主题思想表达了:
1.是一首代表其晚年艺术成就的杰作,通过对神的祭祀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君主的忠诚。这部作品融合了楚国的民间信仰和屈原的个人情感,展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2.祭祀与娱神
《九歌》通过盛大的祭祀场面,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祈福。屈原改造的《九歌》不仅保留了娱神的传统,还通过精细的场面描写和音乐活动,表达了对天神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政治与宗教的交织
在屈原的《九歌》中,政治意图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通过对神灵的祭祀,屈原不仅表达了对政治理想君主的渴望,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遭遇的哀怨。
4.情感表达
《九歌》中的各篇通过对神和神祇的描绘,实际上反映了屈原的内心世界。例如,《湘君》和《湘夫人》通过描述神祇之间的思念和无法相见,象征了屈原对自己理想君主的追崇和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5.人神共通的情感
《九歌》中不仅表现了人对神的敬仰和祈福,也通过神的形象和行动,探讨了人性中的忠诚、勇敢和牺牲等美德。这些主题与屈原个人的遭遇和价值观紧密相关,使《九歌》不仅是宗教作品,也是一部情感深沉的文学作品。
通过《九歌》,屈原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融入到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之中,展现了一位爱国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追求。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答: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
4.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5.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九歌》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宋 玉 东 墙:
【出处】《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2.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楚国民间流传的名叫《下里》和《巴人》的通俗歌曲。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3.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楚国名叫《阳春》和《白雪》的两首高雅深奥歌曲。后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艺作品。 2.指档次较高的、为上层人士所欣赏的东西。参见“曲高和寡”。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基础释义 来自聚典平台 - 《成语辞海》

点评

摘抄有出处不错,表扬,典故也有注解,继续保持,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3 天前
12都有诠释,不错,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玉华 于 2025-4-16 22:54 编辑

作业:
19田玉华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辞赋是存在于中国两千三百余年的文学体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出耀眼的光芒。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不少以辞命名的祭祀辞、占卜辞、祝颂辞之类的原始辞歌。出土于河南殷墟的甲骨文,就是距今约三千六百年前的“甲骨卜辞”。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答:《离骚》、《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民间辞歌和祝颂辞、卦爻辞,创造了“楚辞”。《离骚》和《九歌》是《楚辞》诸多篇章之中的章节。
3.摘抄5句喜欢的句子。
答: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译文:日月匆匆一刻不停,春秋更替永无止息。
感悟:日月匆匆催人老,转眼春秋又一年。抓紧时间学习才是真。

2)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欣赏:沐芳、若英用词美。(九歌)

3)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九歌)
欣赏:菲菲满堂、五音纷繁、欣欣乐康,词美。

4)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欣赏:嫋嫋秋风、洞庭波木叶下,词美。

5)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九歌)
欣赏:荒忽远望、流水潺湲。词汇简美。
4.宋玉三个典故
答:
1)“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
宋玉通过《对楚王问》在与楚王的对话中,用音乐比喻人的志趣和品行。
2)“宋玉东墙”出自《登徒子好色赋》。吾之东邻,有女窥墙,其貌甚美,然吾心有所属,未曾与之交往。
3)“神女之梦”,出自《高唐赋》。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吾亦曾作《神女赋》,以记此事。自此“巫山云雨”之典,便寓男女欢合之意。

点评

典故也有解释,很棒,表扬  发表于 3 天前
12也有诠释,不错  发表于 3 天前
摘抄还有欣赏,不错,表扬,大赞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26号 包艳玲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出自《离骚》
惟:思虑。 迟暮:衰老。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
曼曼:路遥远的样子。修远:长远。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3)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出自《离骚》
方:正。上下:到处。
趁着我的佩饰还很盛美,我要周游观访上天下地。

4)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出自《离骚》
婉婉:在前进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委蛇: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驾车的八龙蜿蜒地前进,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

5)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出自《离骚》
皇:天。   赫戏:形容光明。
旧乡:指楚国。
太阳东升照得一片明亮,忽然看见我思念的故乡。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
袅袅:绵长不绝的样子。
波:生波。下:落。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生波啊树叶飘落。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空穴来风
出自《文选。宋玉。风赋》:
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后比喻流言乘隙而入。如:「那些空穴来风的传闻,不足以采信。

2)延年益寿
《文选。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也作「益寿延年」。
延长寿命,多为颂祝人长寿的用词。

3)嫣然一笑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王逸《楚辞注》曰:「嫣,笑貌。广雅曰:嘕嘕欯欯,喜也。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点评

典故看到一个出新,表扬,奖励小花一朵  发表于 3 天前
摘抄有注释,出处,很棒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前天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09.张伊麟 于 2025-4-18 08:09 编辑

张伊麟第七期公益辞赋班第1讲作业

1、了解辞赋的起源,熟读经典的先秦辞赋篇章。
答:辞赋是存在于中国两千三百余年的文学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出耀眼的光芒。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不少以辞命名的祭祀辞、占卜辞、祝颂辞之类的原始辞歌。辞赋是中国古老的一类文学体裁。它介于诗歌和古文之间,讲究辞藻,铺排,对仗,韵律等特征,归属于韵文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有辞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文赋、诗赋等体裁。从源头来看,可以分为辞和赋两个部分。辞更接近于诗歌,赋则更接近于文。

2、重点掌握《离骚》《九歌》。
答:作者介绍:屈原(约公元前339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楚国贵族。他聪明好学,悟性高,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明治国之道,心怀大志。年轻时曾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但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罢免、流放屈原。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创作背景:《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3、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答:(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屈原的《离骚》,是为后人常引用表明心志的名句
(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芰荷”和“芙蓉”都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理想。屈原用它们来比喻自己追求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决心。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表达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在诗中,屈原强调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表明他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5)、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他希望能够远离尘嚣,找到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但现实的困境让他感到迷茫和无助。因此,他选择了暂时放任自己,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4、收集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1)、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阳春白雪: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点评

摘抄和典故都不错,加油,继续保持  发表于 前天 08:30
1和2详细,注释也全面,表扬,不错  发表于 前天 0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前天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98号 陈树芬
第一期辞赋作业
一  摘抄5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离骚》,以饮露餐菊暗喻自己清高不同流俗的人格人品。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离骚》,抒发了诗人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哀伤。

3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体现了屈原对真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4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描写出秋风阵阵、秋叶飘零、洞庭湖水波荡漾的秋日之景。

5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九歌·少司命》,表达出离别之悲和相知之乐。

二    以下是3个关于宋玉的成语典故:
兰梦之征
- 出处:相传宋玉的母亲曾梦到兰花而怀孕生下宋玉。《左传·宣公三年》有“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的记载,后人据此引申出与宋玉相关的“兰梦之征”,寓意美好的征兆,常指怀孕得子。
- 含义:代表着因祥瑞之梦而有生育之喜或美好事物即将降临的预兆。

雅态妍姿
- 出处:宋玉在《神女赋》中形容神女“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细致描绘了神女高雅美丽的姿态。
- 含义:形容女子姿态优雅,容貌美丽动人。

赋客骚人
- 出处: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辞赋大家,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屈原的作品并称“屈宋”,后人用“赋客骚人”来指代像宋玉这样擅长写赋和具有骚体文学风格的文人。
- 含义:泛指擅长辞赋、诗词的文人墨客,体现了宋玉在文学领域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点评

摘抄有出处不错,典故三个都出新,表扬,大赞,继续保持,加油  发表于 前天 14: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4-19 19:06 , Processed in 0.0526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