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江西省辞赋学会首届公益培训班第四讲作业 点评老师 慕远

  [复制链接]

0

主题

9

回帖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7
发表于 2025-3-26 21: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严长京 于 2025-3-26 21:10 编辑

14号严长京第四次《辞赋》作业练习: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1.“守三光而效祉,彰五色而可嘉。”摘自[唐]李程《日五色赋》。
2.“临紫宸兮千门洞照,出黄道兮八极增光。”摘自[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
3.“凌浩渺之元气,挂峥嵘之远色。”摘自[唐]卢肇《天河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1.之:煦煦春风,来自上天之厚德;濛濛春雨,酿成间世之嘉珍。
2. 其:农人更有其耕,辛勤乐业;社稷渐成其盛,逸乐兴文。
3. 于:苍鹰翔于天际,乌雀落于林梢。
4. 以:溪谷煮烟,水寄田园以梦;茶林蒸雾,山依岁月以耕。
5. 而:普惠九州之地,而心感上苍;欲求五色之粱,而福临故土。
6. 则:今则乾坤皆朗,天地同春。
7. 乃:相思缕缕,河畔之皎皎佳人,聚散年年,桥边乃翩翩仙客。
8. 者:乐游者行于山川之畔,喜静者隐于市井之中。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1.原始发语词若夫:“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摘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2. 提引词观夫:“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摘自[宋]苏轼《留侯论》。
3. 感叹词嗟夫:“嗟夫!天道幽昧,差错缪于参差。”摘自[魏晋]张华《永怀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09
第二题的“而”用得不好  发表于 2025-3-27 19:09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25-3-26 23: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246号姜红(山东)
第四次作业练习: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此句中,动词“举”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赤壁之下,与客人们一同饮酒赋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2.        “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 出自南北朝谢运灵的《山居赋》。动词“拂”和“挥”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的清风拂过树林,激起水波,白沙飞扬的动态画面,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3.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消忧。”出自东汉王粲的《登楼赋》。动词“登”生动的展示了作者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 之:春竹之韵,清新而雅致。
2. 其:山川壮丽,其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令人心驰神往。
3. 于:竹林之于隐士,为避世之桃源,得以修身养性。
4. 以:学海无涯,以勤奋为舟。
5. 而:古道边,行者匆匆,怀揣梦想,勇往直前,而林间小径,则幽静深邃,引人遐想,探寻心灵之静谧。
6. 则:花开四季,则万物顺应天时,展现自然之韵律。
7. 乃:春日乃万物萌生之时,草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8. 者:山水之间,隐逸者筑庐而居,逍遥于天地自然,怡然自得。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出自庾信的《枯树赋》(发语词“若夫”)
2.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出自屈原的《离骚》(发语词“兮”)
3.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发语词“夫”)

点评

第三题,2小题错了  发表于 2025-3-27 19:10
第二题用法基本掌握  发表于 2025-3-27 19:10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3-26 23: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3-27 05: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488号李全英(金溪)第四讲作业练习:(修改)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植東國以流泳,出西極而擅名。(南朝(梁)·江淹《莲花赋》)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托命牛衣,巢身蜗室。吊东幸之翠华,蒙尘枳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明·夏完淳《大哀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吊母
观夫自先父逝去矣,吾辈兄弟姐妹争相陪伴于慈母膝前,以尽其孝道。然则今岁,堪怜老母病入膏肓,终因医治无效,不幸仙逝于乙巳二月廿二,享年八十有五。
呜呼哀哉,为人之子女至亲者,乃悲乃怆乃呼乃号,泪如井泉喷涌,无不因伤母离世而痛心不已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先秦·宋玉《风赋》)
2)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先秦·屈原《离骚》)

点评

第二题的虚词运用基本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3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2
第二题的造句,还是拖沓,建议从短句子入手,先不要着急成段  发表于 2025-3-27 19:12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3-27 05: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
修改作业重发,请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3-27 06: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394莫小花(河北张家口)
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望中庭之蔼蔼兮,若秋季之降霜。出自西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动词:望。
2.对庭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个里,愿援手而同归。出自南北朝谢惠连的《雪赋》。
动词:对、瞻、践、怜、驰、愿。
3.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出自南北朝江淹的《别赋》。
动词:见、望、巡、抚。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一江春水之柔,濡滋两岸风光之大美。新柳丛中之双燕,婉转齐鸣;百花蕊上之数蜂,翩跹共舞。风来则枝梢摇曳,芳影参差;日出乃花朵妖娆,暗香浮动。雨霁悬之朝露,天晴散以清香。于是粉蝶欢,黄蜂乐。双翅翩翩起落于桃花上,或嬉戏或匆忙,而成就美图一幅,使之巴山再著新篇。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出自南北朝谢惠连的《雪赋》。
2.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文相视。出自南北朝江淹的《别赋》。
3.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出自魏晋曹植的《洛神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4
第二题的“者”呢?  发表于 2025-3-27 19:14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1
发表于 2025-3-27 08: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作业
460号陈金亭(河北沧州)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①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屈原《离骚》
②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司马相如《子虚赋》
③写长源于远江,派深毖于近渎。-谢灵运《山居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东篱有菊,独艳于百卉凋零之季。其岁寒傲霜而茂盛,达观自乐而激昂。淡泊以明志,洁身以自好。早植则晚放,实乃隐逸者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①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司马相如《上林赋》
②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泰武乎上囿。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班固《两都赋》
③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曹植《洛神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5
第二题的用法掌握了  发表于 2025-3-27 19:15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3-27 1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练习:
392号黄淑慧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均出自屈原的《离骚》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夫阳春者,乃四季之中最美也。三月之天,一时之景。野芳发以幽香,佳木萌而吐叶。欣其所遇,则草木应时而换新装;喜于所言,则主宾相视而生浅笑。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宋玉的《风赋》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宋玉的《神女赋》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6
第二题尚可  发表于 2025-3-27 19:16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25-3-27 16: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26号吴建(江西萍乡)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句子:“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出处:屈原《离骚》(战国)
        赏析:“扈”字开篇,以披挂香草的动作,象征诗人高洁品格的修养,奠定《离骚》“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
(2)句子:“登巉巖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
        出处:宋玉《高唐赋》(战国)
        赏析:以“登”字领起,描写登高俯瞰的动态视角,展现巫山险峻地貌与江流奔涌之势,体现汉赋铺陈山水的笔法。
(3)句子:“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出处:曹植《洛神赋》(魏晋)
        赏析:“忽”字表现洛神骤然消逝的恍惚感,将现实与幻境交织,强化人神殊途的怅惘意境。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1)学生之学也,专注为先。(2)其志远,其谋深,为当世之伟男子。(3)求学于京师,四载而归故里。(4)以竹为舟,渡清溪而不没。(5)风骤起而云不散,雨欲来而鸟先藏。(6)心不专则业难精,志不坚则事易废。(7)登高远眺,乃见群山如黛。(8)善画者必先观其形,善书者必先习其骨。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陶渊明《闲情赋》
(2)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7
第二题不错,虚词掌握了  发表于 2025-3-27 19:17
第一题,3小题错误  发表于 2025-3-27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8
发表于 2025-3-27 17: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25号龚慧珠
辞赋第四期作业练习: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2、“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陶渊明《闲情赋》
3、“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二、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春草萋萋,其色染湖畔之幽;燕语呢喃,而声穿云天之外。以细雨润物,则桃李含羞乃绽;借东风拂柳,则碧波泛皱成纹。凡花者,或红如霞,或白似雪。于山间,落英缤纷,乃神清也。

三、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屈原《离骚》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江淹《恨赋》

点评

第三题,1小题错了  发表于 2025-3-27 19:19
第二题尚可  发表于 2025-3-27 19:18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7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4-4 22:23 , Processed in 0.0506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