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书院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放鹤

江西省辞赋学会首届公益培训班第四讲作业 点评老师 慕远

  [复制链接]

0

主题

6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3-23 20: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49号  任改云
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登”
句子:“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出处:王粲《登楼赋》

(2).“抚”
句子:“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出处: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3).“游”
句子:“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出处:张衡《归田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之: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洛神赋》
其: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
于: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洛神赋》
以: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洛神赋》
而: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洛神赋》
则: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洛神赋》
乃: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洛神赋》
者: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锺鼓之铿耾。《吴都赋》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出处:谢庄《月赋》

故能居然而辨八方。(出处:左思《三都赋》)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出处:杜牧《阿房宫赋》)


点评

第二题要求自己造句,而非摘抄句子。  发表于 2025-3-24 13:29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11

回帖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3
发表于 2025-3-23 2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371号方跃明作业: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东坡·前赤壁赋)
②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欧阳修·秋声赋)
③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宋玉·高唐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之、其:婺邑之南,有洲肆芳。车通浙皖,水达湖江。云川拱其北,海口护其阳。
于、而:岁序轮回,屹雷霆于不让;风云变幻,共宇宙而翱翔。
以、则:以诚待人,则无往而不胜。
乃:徽州之白岳,乃齐云山之别称也。
者:有勇无谋者,匹夫耳,不足为虑。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东坡·前赤壁赋)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东坡·前赤壁赋)
③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欧阳修·秋声赋)

点评

第三题全部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1
第二题的造句满分,虚词运用比较纯熟。赞一个!  发表于 2025-3-24 13:31
第一题满分  发表于 2025-3-24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0
发表于 2025-3-23 2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466王小满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1)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庾信《哀江南赋》)
(2)获仁厚之麟角,克俊秀之南金。(颜之推《观我生赋》)
(3)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魏徵《道观内柏树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之(行曲径之逦迤,踏山野之明媚)
其(闻其香而馥郁)
于(阴晴风雨不同,季节轮序于此)
以(水如镜面以滟,天若茵蓝而新)
而(既而攀坡以近观,涉涧以相抵)
则(蒹葭摇首,则欲白头相偕)
乃(五彩斑斓之颜,乃眼花缭乱而视)
者(春暖花开,丽景者纷至沓来)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1)可谓不远自来,自无而有。始萦盈于阶砌,终散漫欲林薮。(林滋《小雪赋》)
(2)斯则寒暑推移,衰荣可知。(黄涛《秋色赋》)
(3)当使兰泽先暖,苹洲早晴。(王棨《江南春赋》)

点评

第三题全部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3
第二题的“者”造句不是很贴切,其余尚可。  发表于 2025-3-24 13:33
第一题全部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3-23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46号 王莉(江西景德镇)
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屈原《离骚》
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于予初习辞赋者,其难度之大,而发语词则更是闻所未闻,以吾薄识真乃云里雾里也。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前赤壁赋》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庄子·逍遥游》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6
第二题乱码太多,看不清楚  发表于 2025-3-24 13:36
第一题的3小题错误  发表于 2025-3-24 1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3-23 2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作业  山东肥城253号顾文武


一、古人辞赋作品中三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
1、 “张 罗绮之幔帷兮,垂 楚组之连纲。”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并序》。“张” 有张开、设置之意,“垂” 即下垂,描绘出宫殿中幔帷张开、连纲下垂的华丽陈设。
2、“悲 时俗之迫阨兮,愿 轻举而远游。” 出自先秦屈原的《远游》。“悲” 是悲悯、悲伤的意思,“愿” 表示愿望,诗人先表达对世俗的悲叹,接着说出想要轻举远游的愿望。
3、“抚 长剑兮玉珥,璆 锵鸣兮琳琅。”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抚” 是抚摸的意思,诗人通过描写抚摸长剑的动作,展现出一种庄重、威严的形象,同时也为下文描绘祭祀场面的盛大和庄重做了铺垫。

二、用虚词 “之、其、于、以、而、则、乃、者” 造句
以下是一个包含这些虚词的句子:“今者,有一人焉,其性善,于人友善,以诚信为本,而无狡诈之心,乃众人所敬者也。若行事则必思之周全,虑其后果,方可得善终。”

三、三个带发语词的句子
1、“夫将者,国之辅也。” 出自《孙子・谋攻》。“夫” 是发语词,引起下文对将领作用的论述。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盖” 作为发语词,有大概、大约的意思,引出对自己游览经历和所见所闻的描述。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出自《庄子・逍遥游》。“且夫” 是发语词,进一步申述、议论,强调水积不厚就无法承载大舟的道理。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8
第二题的造句基本正确,然段落的后半部分,牵强了  发表于 2025-3-24 13:38
第一题全部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发表于 2025-3-24 07: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淮阳页川 于 2025-3-24 07:47 编辑

江西萍乡234号学员彭福顺
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拟六铢而披拂,伴仙女而降夜。”——唐侯喜《秋云似罗赋》
(2)“掩日而难分薄雾,开帘而不辨轻尘”——唐林滋《小雪赋》
(3)“视以四目,而明乎中外;听以四聪,而达乎远迩。”——北宋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
余之故邑,号曰芦溪;芦溪者,古萍乡县治也。其地接湘赣二省,水分东西两系:西流者入湘江而汇于洞庭,东逝者入赣江则注入鄱阳。始出武功名山,弯弯绕绕;终归长江大海,浩浩汤汤。噫嘻,疑似分道扬镳,实乃殊途同归。以此观世,诚宜察矣!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
(1)“且夫利器久翳,铦锋不全。”——李程(唐)《金受砺赋》
(2)“原夫托玉羽以潜游,历丹霄而暂憩。”——宋言(唐)《鹤归华表赋》
3)“尔乃负舟无力,载酒何如。”——陆瑰(唐)曲水杯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49
第二题的造句,用法正确,语句流畅,点赞!假以时日,佳赋可期!  发表于 2025-3-24 13:49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发表于 2025-3-24 0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165号  付应科
一,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三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见钟鼎于金张,闻弦歌于许史。
庾信《哀江南赋》
2,秉士德而绍王,丽旭日以承天。执帝柄而司命,聿岳镇而辰悬。扫旄头以静街,鞭角端以定边。
夏完淳《大哀赋》
3,见红兰之受露,望清楸之离霜。
江淹《别赋》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二,用虚词“之,其,以,而,则,乃,者”造句。
暮春之时,梨花既白。其色如芍药,质比芝兰。逶迤映于水际,迢递灿诸山间。思妇因之叹中夜,游子以之湿前衫。加之杨柳依依,暮雨霏霏。白鹭盘桓,紫燕低回。天地寂寥而旷远,山川疏淡而清凄。
余则徜徉于赣水之滨,见草青似茵,树茂如盖。想梨花婉约之姿,见梨花晶莹之态。思梨花淡泊之风,感梨花馥郁之爱。
梨花则仿佛山中高士,天外高人,至于世人喜怒爱憎,得失穷达,皆慰以情怀,无所挂碍。余则不禁叹曰:“此乃梨花纯白之所在者也!”
三,收集三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1,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江淹《恨赋》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苏轼《赤壁赋》
3,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庾信《枯树赋》
4,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51
第二题的造句成段,应该点赞!只是个别语句尚需雕琢。  发表于 2025-3-24 13:51
第一题全部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25-3-24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次作业练习
330王亮(北京)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假青条兮葱翠,借黄华兮舒金。
②咀松屑以高想,捧丹经而永慕。
③视青蘼之杳杳,痛百代兮恨多,故其所诣,哀以情起。
均出自南北朝江淹《青苔赋》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观夫豫章之赋,东武之吟。先秦古调,两汉清音。尚辞溯本,凿星河之正则;因赋结缘,开蹊径之掬心。临屏授业,礼斯文于南斗;秉烛平章,徴群彦于上林。然则师有训,志难忱。劳咄咄乎以嘲讥,其言非乐讽;感殷殷乎而怅望,其意乃良箴。道不孤斟,得西宾乎阔契;时能大嚼,非东老则虚襟。噫!授受而相催者倒可钦矣。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①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出自曹植《洛神赋》
②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出自王勃《寒梧栖凤赋》
③尔乃桀黠构扇,冯陵畿甸。出自庾信《哀江南赋》

点评

第三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53
第二题的造句成段,点赞!然隔句尚需打磨,继续努力吧  发表于 2025-3-24 13:53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3-24 1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280 吴立浪(南昌)

第四讲作业练习: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出自《离骚》;
(2)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出自《九歌·东皇太一》;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苏轼《赤壁赋》 。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
答:吾乃一自小爱读书者,曾于垂髫之年,忽喜《东郭先生与狼》图书,则缠绕大人,欲得其阅读,以遂好奇之心。外婆不忍,予零钱购之,而罢吾折腾。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
答:(1)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出自屈原《离骚》;
(2)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出自《离骚》;
(3)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出自《离骚》

点评

第三题的2、3小题均非发语词  发表于 2025-3-24 14:03
第二题的造句尚可  发表于 2025-3-24 14:02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发表于 2025-3-24 1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课作业练习:
368  胡秀枝(江西上饶)
1、从古人辞赋作品中,摘抄3个不同动词开头的句子,并注明出处。答:

1. “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出自汉赋名句,意为挥洒笔墨,奋笔疾书,陈述三皇的治国之道。

2.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出自汉赋名句,意为弹奏五弦琴,吟咏周公、孔子的经典著作。

3.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出自汉赋名句,意为感慨蔡子的豪迈气概,跟随唐生以解决疑惑。

2、用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者”造句。答:
1. 之
   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其
   例句:其为人也,正直无私。  
   
3. 于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 以
   例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5. 而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 则
   例句: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 乃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  
8. 者
   例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收集3个带发语词的句子,并注明出处。答:
1.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出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为发语词,用于引出议论。
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出自苏轼《前赤壁赋》,“盖”为发语词,用于引出假设或推论。
3.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惟”为发语词,用于引出主题或强调。

点评

第三题的3小题,“惟”此处非发语词  发表于 2025-3-24 14:05
第二题注意,是要求自己造句,而不是摘抄句子  发表于 2025-3-24 14:04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25-3-24 1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唐韵书院

GMT+8, 2025-4-10 15:33 , Processed in 0.09751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